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少林寺"世俗化"了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经典世俗化理论来检验少林寺的"世俗化"现象,认为少林寺的变化用"入世化"表达更为准确。用衡量宗教组织世俗化程度的最根本标尺——张力来检验少林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认为少林寺兴于文化,但也因此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徽州社会科学》2005,(12):29-29
《扬子晚报》(2005.9.10)〈文化荟萃〉版刊登了《少林寺拍少林功夫巨片》一文。不佞对文中“即将拍摄的《少林寺之僧兵传奇》取材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30年前后)少林寺派出以月空和尚为首的30名武僧加入明朝军队”的说法,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3.
少林文化,是包括少林寺与少林武术等在内的复合文化系统。在该文中,笔者对少林寺的政治行为与商业行为、少林武术的竞技化与大众化、少林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保护与开发等问题进行了考察与反思,试图为少林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弘扬少林走向新世纪──少林寺的文化延伸徐长青少林寺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杰作,在中国的文化史尤其是中原地区的文化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当代,中国古典文化受到了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强烈冲击,有的尽管扛着振兴的大旗一次又一次地组织反冲锋,以期在现代人的经济生活中占...  相似文献   

5.
当代"少林寺现象",是指近年少林寺由于引进了现代经营的理念和实践,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引起诸种争议的现象。争议的实质在于人们对于少林寺的经营行为究竟是"世俗化"佛教还是形成"发展的佛教"的疑虑,具体表现为寺院的生存方式和僧人的生活方式在顺应世俗社会的发展中,如何保持"佛教"自身的特质问题,其核心在于"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的关系问题。少林寺的经营行为表现了当代中国佛教为构建新型的"发展的佛教"所进行的尝试,但它究竟是发展了"佛教"还是"消解"了佛教,能否成为未来"发展的佛教"的有机构成部分,还有待历史的检验。未来佛教的持续发展,有待于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僧才培养机制,并为社会提供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具有竞争力的佛教产品。  相似文献   

6.
"少林寺现象"作为佛教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呈现,对中国佛教而言,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们构成了当代中国人另一种形式的信仰危机.同时,它们亦引出了宗教社会学在中国的重大命题:中国人对佛教信仰的传统认同方式,中国社会对佛教的传统认同方式,佛教神圣资源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配置和利用方式,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走在了变革的边缘.随着少林寺存在模式的变化,世人的佛教信仰方式也随之改变."少林寺现象"恰好说明,在寺庙、和尚与佛教信徒们的信仰之间已经构成了某种认同之间的冲突.于是,何谓佛教?何谓真正的佛教信仰?人们信的是"佛",还是信的是"教"?佛教信仰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究竟存于何处?这就成了当代中国人另一种信仰危机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7.
从1995年起,地方选题的特种纪念邮票开始纳入国家邮票的发行轨道。首套两枚的《吉林雾松》特种邮票一炮打响,而后的《少林寺》、《西藏文物》、《九华胜  相似文献   

8.
佛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今时代重要的旅游资源."农禅并重"到"商禅偕行"成为佛教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主要有"少林寺模式"、"灵山模式"以及"佛光山派"的运作方式,对南京佛教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9.
“品牌宗教”与“因利称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新教伦理产生资本主义精神这一理念相反,现实中西方的资本主义已调转头,开始驯服宗教.而东方中国少林寺则以"品牌化"为轴心主导着中国佛教世俗化.本文剖析当今宗教的"品牌化"(Brand-ing)现象,讨论主导思想"因利称义"的利与弊,并探索这种以"利益"为主导的宗教世俗化的可能性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天地会《会簿》中“西鲁故事”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天地会起源,必然涉及"西鲁故事",因为它隐藏着天地会起源的秘密。故事编者通过少林寺僧帮助清廷打败西鲁反遭残害的悲情故事,激发会众的反清情绪,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因此,正确解读"西鲁故事",便成为解开天地会起源之谜的关键。故事编者鉴于天地会创始者万提喜缺乏个人魅力和社会影响,因而假借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的道宗(达宗)之名作为天地会的创始者。但道宗是"万姓集团"降清的主谋,他的降清劣迹难以被倡导"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所接受,故事编者便利用清初以来福建流传的"西虏犯边"一事,虚构出少林寺和尚征西鲁的故事作为天地会的缘起。官书、档案和天地会《会簿》记载表明,天地会的创始人实际上是洪二和尚万提喜,故结会时多供奉"洪二和尚万提喜"的牌位,天地会《会簿》也把始祖写作"持喜"、"万提起"、"万提喜",并标明天地会"始祖居住福建云霄高溪"。这些均说明"西鲁故事"所隐藏的乃是万提喜创立天地会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中岳嵩山是五岳的中岳。在五岳之中,仅就历史的名胜古迹来说,它是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的。泰岱和常衡诸山都将比之有逊色。该山位于登封北,东瞰汴、郑,西临洛、崤。颖水绕其西,河洛横其北。在一部中国古代史上,一直是历代英雄争夺中原的战略要地。该山东为太室,西为少室,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名震全球的少林寺就是座落在该山的五乳峰下。群峰创立,奇石突兀,“九鼎莲花”的少室山麓,自增加了这座中外闻名的佛教古刹以后,更加声价十倍了。  相似文献   

12.
牛建强  赵长贵 《中州学刊》2007,3(4):162-166
明清两代河南少林武术传播生存境遇差别很大。明代,嵩山少林寺与政府关系密切,而明代中期后商品经济和商业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刺激了人们对少林武术的需求,因而此期的少林武术在报效国家和服务民间的广阔空间中得到迅速发展,并东传日本,达至极盛,可谓少林武术传播发展的黄金期。清代则与之相反,政府对少林寺心存怨尤,对其武术活动多予掣肘,少林武术生存发展的政治途径被切断;后又因中国近代化因素的影响,仅有的民间市场也日益萎缩,河南少林武术由盛转衰。从明清两代少林武术两种不同的发展生存状况可以看出,少林武术的兴衰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史学界分歧很大。这与研究方法不无关系。过去,有些人仅以传说资料来立论。随着档案材料的陆续整理公布,有些则完全撇开传说资料而单纯依靠档案文献。我们认为,这两种方法都带有片面性。我们主张把有关传说与档案材料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这样,至少有二个问题可以得到相印证:第一,关于天地会的起源地。传说天地会创立于广东惠州府一带,如《反清复明根苗》中说:少林寺五名幸存的和尚“来至惠州府云霄家洪珠寺太岁庙,方无清兵来追”;①《西鲁叙事》云:“到了云霄地面”,剩下五人,后来五人“走至广东省惠州府石城县高溪庙中居住。……相议欲结拜天地会”,得遇万云龙,遂“欲竖义旗,同心盟誓”。②而档案资料表明天地会创始人万提喜及其嫡传弟子赵明德、陈丕、陈彪等“在广东等地传教”。⑧早期天地会骨干分子严烟也供说赵、陈等“从广东惠州府至漳州府云霄地方传会”。④二种资料中的一些地名基本相同,而在广东惠州府结拜天地会的说法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天地会是清代著名的秘密结社组织之一。关于它的性质,中外学者一直众说纷纭。近几年来,随着会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天地会性质问题又重新引起了争论。目前争论的焦点在于:天地会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政治斗争工具,还是“互济互助”、“抗暴自卫”的团体?本文拟就此问题略抒已见。(一)天地会结会的目的是什么?其宗旨又如何?这是判断天地会性质的关键。天地会文献在叙述结会缘起时曾有如下一段颇带神迷传奇色彩的记载:康熙年间,“西鲁”寇边。少林寺僧应诏从征。他们立了军功,却受到诬陷。寺庙被焚,百多名和尚惨死,只有蔡德忠、方大洪、马兴超、胡德帝、李色开等人死里逃生。他们逃到龙虎山,途遇马贩吴天成、洪太岁、李识弟、桃必达、林永昭五人帮助,挡住清兵。由于所谓“天神”打救,最终幸免于难。当他们来到广东惠州府时,一条小溪忽然浮现一个白锭香炉,底面写有“反清复明”四字。他们到长林寺借宿,向僧长万云龙诉说了前情。万觉得他们命不该绝,决定效法桃园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