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动力心理学中的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两个主要的概念的阐释入手,分析了<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这一具体行为的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兔子的尾巴     
牟丕志 《快乐青春》2010,(11):57-59
从前,兔子长着一条像长尾猴一样好看的尾巴。 兔子家族以拥有美丽的长尾巴感到自豪。它们认为,自己的尾巴是世界上最优秀、最有魅力、最有价值的尾巴。它们经常组织兔子尾巴选美大赛,获得冠军的兔子就是兔子王国的明星。  相似文献   

3.
黄协安 《兰州学刊》2010,(4):151-153
美国作家厄普代克在“兔子四部曲”中成功塑造了“兔子”这一形象,同通过这个人物的视角,揭示了美国当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兔子”的一生,尤其是他“过早”的死,强烈地反映了受到女权主义运动颠覆的两性社会关系,以及因此产生的男性危机。在性别政治中,女性获得了主动的话语权,而男性则相应地沦落到被动的客体地位,从而产生了焦虑。“兔子”的形象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作为一个平凡“反英雄”,他的人生轨迹昭示了女权语境中的男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乌鸦与兔子     
《快乐青春》2010,(9):68-68
乌鸦整天站在树上,无所事事。 兔子看见了,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  相似文献   

5.
兔子三瓣长大了。离家之前,妈妈反复嘱咐它:“无论如何,都不要吃窝边的草。”  相似文献   

6.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探讨了性爱、家庭、婚姻和宗教等问题。把他的最为人所知的“兔子”四部曲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结合作家的创作初衷,指出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包含的丰富社会文化容量使得它堪称研究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断代史”,认同作者宣称的“我的关于普通人的小说有着比历史书更多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利用mathematic软件通过分析实现狐狸抓兔子问题,并给出该问题的解,并给出证明,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讲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探讨了性爱、家庭、婚姻和宗教等问题.把他的最为人所知的"兔子"四部曲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结合作家的创作初衷,指出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包含的丰富社会文化容量使得它堪称研究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断代史",认同作者宣称的"我的关于普通人的小说有着比历史书更多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王晨 《理论界》2008,114(3):145-147
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最重要和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兔子五部曲”是他的成功代表作,覆盖了20世纪后半个世纪整整50年的美国社会生活史,将一个小人物"兔子"贯入动荡变迁的社会大背景中,并以他的生活为半径,生动地描绘出当代美国社会的现实。20世纪60年代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明显地影响了厄普代克对书中女性人物的态度,小说的写作重心从男权主义倾向转移到女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0.
音符 《快乐青春》2005,(9):3-11
卫星撞地球 瓶子是一个姓徐的男生,长得呆头呆脑,有点迟钝,而且一点也不帅,又因为他是水瓶座的,大家就把他叫做了瓶子.而我,既没有红红的眼睛,也没有长长的耳朵和大大的门牙,整个一活脱脱的美女,却被莫名地叫做兔子.  相似文献   

11.
浅析《兔子,跑吧》中的连锁隐喻和主题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琪 《东岳论丛》2003,24(1):140-142
二战后的美国文学作品中 ,众多作家着力表现“精神流浪”的美国人的形象。作品中的主人公以叛逆、逃跑行为对传统社会的种种道德规范提出置疑与反抗。约翰·厄普代克以现实主义作家特有的敏锐目光 ,聚焦于中产阶级的生活及生存状况 ,展现了美国丰裕社会中人们普遍的精神贫瘠、迷惘状态。《兔子 ,跑吧》创造了“兔子”哈里这个经典文学形象 ,作品中连锁隐喻的运用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多个隐喻看似独立 ,实则关系密切 ,主题的表现和深化与高超的艺术技巧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年人离退休后社会角色的变更,加之社会变革和家庭、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人心理不适应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老年人心理调适工作,是老年人及其家庭、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老年人心理调适的实质 老年人心理调适的实质,就是老年人在心理失衡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使之达到心理平衡。这种心理调适主要有四个要素: (一)心理调适的主体。即心理调适者个人。这个主体的情况是很复杂的。由于每个人文化程度、工作经历、信仰爱好、生活习惯、性格特征、所受…  相似文献   

13.
社会心理是一种人类自身存在的社会精神状态。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具有比较持久的、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社会心理是构成较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是人类的积极品质和美德。人文关怀是实现人与人也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处处需要人文主义的关照和培育,而“心理疏导”又不愧为解决多种社会心理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就要注重促进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养成,要充分吸收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塑造健康的社会心理,把人文关怀与加强心理疏导相结合,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统治心理受其父母、社会环境和自身地位的变化,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在他亲政前不得势时,忍耐、自信、奋争的心理占据主导地位。铲除吕集团,亲理政务后,随其地位的变化,权势欲心理迅速上升,政治头脑也更加成熟,既保留了童年时期的心理特征,又表现出他成年后专权残忍,善于玩弄权术,喜动厌静的心理特质。秦始皇这一时期的统治心理,在他进行的统一战争和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后得到充分体现。秦始皇统治心理的变化,对秦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正负双向效应。在他身上既有导致事业成功的个性心理素质,又有危害社会的心理缺欠,给秦历史的发展既带来了光辉,也涂上了阴影。  相似文献   

15.
处于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师专生,由于独立意识和自尊心逐渐增强,而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在处理学习、交往、友谊、爱情等方面的问题时,相当数量的学生会出现厌学、自卑、冷漠、抑郁、焦虑等异常心理。这些异常心理都与师专生不同程度的挫折心理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旨在对师专生的挫折心理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以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连云 《家庭科技》2013,(12):38-38
很多人认为商品应该是具体的,如书本、食品、日用品等。但在某种情况下,心理也能成为一种消费品,即心理消费。以付出金钱或者其他代价为手段,以获得心理平衡为目的的消费就叫心理消费。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需求,心理消费则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你需要积极、和谐的心理,获得别人的亲近,使你的生活更美好,这就需要必要的心理消费。  相似文献   

17.
论个体心理—社会心理的互动与心理的社会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人的心理是对人的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把握和体验。不同的个体在社会关系网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个体心理首先是社会人的心理,是社会角色心理。通过社会交往,个体形成社会人的心理和实现个体心理的社会化。在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互动过程中,一方面社会心理为个体心理所整合,内化为个体心理,另一方面某些个体心理为社会其他成员普遍接受,升华为社会心理,使社会心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心理的生理机制问题李国庆长期以来,国内外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对心理的生理机制──即产生心理、意识的大脑神经活动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本文打算就现代心理学关于心理的生理机制问题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加以介绍和评论。一、“心理...  相似文献   

19.
, 《家庭科技》2013,(2):43-43
人的心理五花八门,各有不同,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沉着冷静……你的心理如何呢?通过你睡眠的姿势可以得到答案。想想你睡觉时属于哪种姿势,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官员的腐败行为是多种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官员腐败心理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再到心理结构总体质变的过程。官员的腐败心理主要有特权心理、贪婪心理、畸形攀比心理、侥幸心理、过度补偿心理、盲从心理和定势心理等。官员自身的人格缺陷、认知偏差、情感错位和意志薄弱等是其产生腐败心理的决定性因素。对官员的心理干预包括: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培养官员健全人格;建立心理评估机制,关注官员心理健康;调控需要结构,树立官员合理的需要观;开展心理培训和心理训练,提高官员心理素质;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