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人口迁移在中国封建社会移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王朝或政权所采取的民族人口迁移政策作了探讨。文章认为,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民族人口迁移政策主要有两种形式:强制性迁移和招抚性迁移;招抚性迁移是当时社会一种可称道的政策。不过从历史发展趋势上看,无论哪一种政策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观进行了经济学的诠释。认为人类达成共识的可持续发展观,其实质在于依靠人力资本的增进和技术的创新,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批驳了利用可持续发展观鼓吹中国的发展可能成为世界的包袱或威胁的观点,另一方面剖析了中国现实中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上的政策扭曲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要了解中国国情,首先应该研究历史。同样,要制定符合国情的人口政策,也应该对历史人口政策进行系统研究。 一、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国历史人口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人口数量上,追求人口总量的增殖。 刀耕火种是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生产方式,广种薄收则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为了弥补简陋工具造成的低效率,人们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生育政策:几点理论思考左学金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70年代初期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以来,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从80年代开始,计划生育管理是以逐级制定和落实宏观人口控制计划为基础的。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则由以前的计划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迁移的历史研究:1949-1985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中国1986年74城镇人口迁移抽样调查资料,研究中国1949年至80年代中期城乡劳动力迁移的历史过程。文章着重分析了严格限制城乡人口流动的政策形成的历史原因、农村人口迁住城镇的流量的历史波动与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及在严格的户籍制度下农民迁移进城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宜昌市通过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严格一贯地执行政策,真心实意地关爱帮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符合政策生育率连续18年保持在95%以上,近3年均在99%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20年保持平衡,较早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但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任务,宜昌市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推动工作转型,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稳定低生育水平 理性与实践的思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稳定低生育水平进行了界定 ,认为在 2 1世纪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定义低生育水平为等于或低于更替生育水平。作者还结合我国 30年计划生育政策演变的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理性的思辩 ,并指出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30年实践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8.
这部专著是作者长期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的成果。作者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分类、评介 ,并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机制以及劳动政策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中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研究进行了拓展 ,归纳了更加一般的规律性认识 ,得出中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若干结论 ,提出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全书分为五章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动态机制的理论分析 ;第四章 ,对中国工资调整机制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9.
控制人口增长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学习邓小平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论述的体会杨魁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对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作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提出了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带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育政策调整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内容、可行性、合理性等方面对现行生育政策重新进行了审视,讨论了政策调整所涉及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意愿调查、人口控制目标及其与生育政策之间的关系等相关问题,从是否需要调整、调整幅度和如何调整三方面对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婴幼儿死亡率的性别差异、水平、趋势与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对中国婴幼儿死亡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描述了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的历史、区域和民族间的变化,以及婴幼儿死亡率性别差异与一些社会、经济、人口和文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还讨论了中国偏高的女性婴幼儿死亡水平可能导致的人口及社会经济后果,以及它们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新机制,标志着我国人口计生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研究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发展历程,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丰富和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立政策推动机制是新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全面回顾深圳市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预防出生缺陷方面的机构设置、工作方法,分析了深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面临的挑战.并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育水平估计是广为应用的人口统计方法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政策制定者、家庭计划项目管理者和人口学者都紧盯着近年的生育水平和发展趋势,以确定生育水平是否在按期望的方向下降及其下降的速度。在大部分发达国家,现在的生育情况已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人们仍然通过同样的人口统计指标检查生育率是否有向更替水平回升的迹象,以避免未来人口规模的缩减。正是由于人们这样关心人口生育情况,所以很需要了解各种生育指标的优点和缺点。最重要的是,避免在提供误导信息的指标基础上制定政策。 尽管人口学有众多生育指标,总和生育率(…  相似文献   

15.
1《全书》汇编的历史经验,对完善跨世纪的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书》汇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史料,是同类著作中,最完整、最系统、亦是最精选的一本。特别是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转折与发展,基本国策的形成,执行政策的主要经验,以及稳定政策以来的良好人口环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使读者对中国的计划生育道路获得全面、清晰的认识,从而对中国人口发展的前景满怀信心。《全书》翔实记载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几起几落的过程,它明显反映人口控制与政治、经济形势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杨昕 《西北人口》2016,(1):7-12
论文介绍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鼓励生育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社会政策,归纳了这些社会政策传递出的政策制定理念.论文认为,低生育水平国家的实践表明人口政策必须根据一国所处历史阶段的需要做出调整,但人口政策关注的不应当只是人口数量的增加,还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当生育意愿较低时,即使有鼓励政策,生育水平的回升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1985年年中开始,山西省翼城县开始试行在晚婚晚育和延长二孩生育间隔的基础上允许农民生育2个孩子的办法。本文以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和其他有关数据资料为依据,采用历史的和地区的对比方法,对山西省翼城县“晚婚晚育加间隔”生育政策试点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翼城县农村实行农民生2个孩子,总的人口控制效果比普遍提倡只生1个孩子还要好。  相似文献   

18.
在人口分析的基础上,对2000年南京市住宅市场的"历史欠账"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南京市住宅市场的"历史欠账"高达4386.87万平方米。"历史欠账"是南京市住房价格不断上涨的主要原因,宏观调控政策的侧重点应为大幅增加住房供给。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22年中国出现生育主导型人口负增长,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政策评估体系的任务更加紧迫。建立生育支持政策评估体系是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政策建立之初就做好政策评估的理论准备,有助于完善政策体系,保障政策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当前中国关于生育支持政策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有关生育支持政策评估的专门研究尚付阙如。文章以生育支持政策的公共政策属性为切入点,讨论了生育支持政策的概念和政策评估的基本方法,指出生育支持政策是区别于欧洲家庭政策的中国本土化概念,生育支持政策的评估可参考公共政策评估方法。基于欧洲国家生育支持政策的评估实践,从设立评估机构、设计评估标准、反馈评估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提出在政策评估中要充分考虑政策影响的人群差异性、政策间的彼此关联性,以及政策产出的指标综合性。结合中国生育相关政策的评估现状,针对有无必要建立、如何建立、依何建立三个问题,对生育支持政策评估体系提出相应的思考。认为有必要建立国家和地方两个层级的生育支持政策评估体系,明确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其中,评估指标体系是政策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既要做生育支持政策的整体评估,更要对不同...  相似文献   

20.
历史人口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介于历史学与人口学之间,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历史人口学以历史上人口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诸如人口数量变动,人口成分、密度和流动问题,人口再生产的历史过程,以及人口政策史、人口思想史等都属于它的研究范围。历史人口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