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性论基础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问题是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核心和根本问题.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场新的人性论选择.批判旧的人性论,确立反映时代精神的新人性论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斯密的"经济人"和"道德人"因其理论上的偏颇和实践中的困境无法充当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性论基础.从社会价值论角度提出的"价值人"理论,把人看作价值存在,把人的一切活动都归结为从自我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并合理地阐释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是对"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理论超越,具有强有力的理论解释和社会实践指导能力.在改革中,要自觉地以"价值人"为导向和理论基础,分析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制定社会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对人性的主体主义规定,体现为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三位一体"的主体主义理念体系,却包含着解放与异化、启蒙与禁锢、自由与压制的内在矛盾.现代性的理性至上、人性至善、个性至尊的片面人性界定,实质是对人性的抽象主体主义把握,这从根本上僭越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挖掘现代性困境的理念根源,在批判现代性的主体主义理念中重建人的新主体性基础,有助于开启现代文明的和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认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道德,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构成了其客观基础,这无疑是正确而深邃的。这对正确认识道德的终极根源、基本问题,对正确认识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功能,并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伦理学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性历史性地生成,并成为道德发展的主体直接动力。群体利己、个人利他作为"人的依赖"状态下人性的内核导致了"依附型"道德;"物的依赖"时期的主观利己、客观利他的人性状态直接催生了现代性道德。现代性道德决不是一种完满的道德,人之个性自由发展的道德是其发展的方向。只有祛除深陷"经济人"与"道德人"范式而难以自拔的旧的人性窠臼,构建人性内在的良性张力,使主体真正发展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的"价值人",才能迎来人类道德理想的曙光。  相似文献   

4.
"人被宣称为应当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就存在于这种对人类生活的批判态度中."人类道德发展的理想就是人的自我实现,人类的真正财富就在于人性的发展. 一、马克思的自我实现理论 (一)人自我实现的起始点--人的本质 人首先通过劳动实践"生产"和奠定了自我实现的基石.而这一基石正是人超越其他动物的本质所在,是人之补充与融合:厘清现代社会救助体系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5.
道德形而上主义:反思百年文学"启蒙"问题的可能与限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符杰祥 《河北学刊》2004,24(4):189-193
张光芒试图从时代的深层需求入手论证道德形而上主义存在的根据及价值,提出为道德而道德是文化根基的重建,为形而上而形而上是人性上升的路向,而为主义而主义是文化启蒙的终极,他希望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精神要义及其感应时代深层需要的迫切性、艰难性由此引起同情的理解.熊元义则认为历史的进步与道德的进步这对矛盾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它有时出现尖锐对立.因此必须在历史的发展中进行道德批判,而不是相反.任何形式的放弃道德批判都是不可取的.符杰祥试图以"同情的理解"作为批判道德形而上文学的前提,他一方面承认道德形而上主义所表露出来的问题意识是深刻而严肃的,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它的问题限度与回归道德主义的危险.武善增的文章则对"道德形而上主义文学"精神底线的缺失及扭曲人性的可能后果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提出对人性的世俗幸福的呵护与捍卫,才是促进新世纪文学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的发展中进行道德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芒试图从时代的深层需求入手论证道德形而上主义存在的根据及价值,提出为道德而道德是文化根基的重建,为形而上而形而上是人性上升的路向,而为主义而主义是文化启蒙的终极,他希望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精神要义及其感应时代深层需要的迫切性、艰难性由此引起同情的理解.熊元义则认为历史的进步与道德的进步这对矛盾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它有时出现尖锐对立.因此必须在历史的发展中进行道德批判,而不是相反.任何形式的放弃道德批判都是不可取的.符杰祥试图以"同情的理解"作为批判道德形而上文学的前提,他一方面承认道德形而上主义所表露出来的问题意识是深刻而严肃的,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它的问题限度与回归道德主义的危险.武善增的文章则对"道德形而上主义文学"精神底线的缺失及扭曲人性的可能后果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提出对人性的世俗幸福的呵护与捍卫,才是促进新世纪文学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7.
"道德形而上主义文学":究竟要不要精神的底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善增 《河北学刊》2004,24(4):193-196
张光芒试图从时代的深层需求入手论证道德形而上主义存在的根据及价值,提出为道德而道德是文化根基的重建,为形而上而形而上是人性上升的路向,而为主义而主义是文化启蒙的终极,他希望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精神要义及其感应时代深层需要的迫切性、艰难性由此引起同情的理解.熊元义则认为历史的进步与道德的进步这对矛盾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但它有时出现尖锐对立.因此必须在历史的发展中进行道德批判,而不是相反.任何形式的放弃道德批判都是不可取的.符杰祥试图以"同情的理解"作为批判道德形而上文学的前提,他一方面承认道德形而上主义所表露出来的问题意识是深刻而严肃的,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它的问题限度与回归道德主义的危险.武善增的文章则对"道德形而上主义文学"精神底线的缺失及扭曲人性的可能后果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提出对人性的世俗幸福的呵护与捍卫,才是促进新世纪文学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8.
道德语言存在合法性的本体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语言之于人的生存、德性养成和社会和谐究竟有何意义价值,弄清该问题必须先行澄明的前提是对道德语言存在合法性进行本体论诠释。进而,在深度批判不道德语言危害性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语言伦理。  相似文献   

9.
张学本 《理论界》2007,(5):199-200
人德管理的人性假设不是基于简单的人性善恶,而是基于人性假设更高的概括——道德人,剖析传统道德人假设的现代内涵:人是有限理性,但具有无限理性(德性)的潜质;指出人是情感的存在。以“道德人”为人性基础的管理模式注重以人为核心,倡导“柔性”激励,这对于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理念,正确贯彻“人为为人”的管理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价值进行审慎分析的结果.它旨在构建一个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创造才能、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和健全心理素质、感情丰富、充满人性的"现代化的未来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伦理道德诉求主要体现在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关注生命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基于民主、多元与公平的社会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1.
孙旭  孔扬 《社会科学战线》2021,313(7):246-251
马克思和涂尔干都确认了引发现代社会道德与价值危机的原因,但他们在重建问题上却形成理论分野。涂尔干主张在不变革现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着力构建"职业团体";马克思则立足于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态,强调只有走向"自由人联合体",人类才能从历史和自然的必然性的双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一种个体与类、"小我"与"大我"相统一的新型道德与价值共识。涂尔干正确地提出了问题,却没有很好地解决问题。相比而言,马克思在更深层面上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批判,为构建人类新型道德与价值共识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社会政治思想带有极强的“诗性”特征.他试图借助“音乐”(艺术)来清除现代政治、宗教和道德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激发人性当中追求“美”、“善”、“爱”的本能,从而为社会政治的变革提供坚实的心理基础.这种思想延续了“五四”新文学的国民性批判传统,但是也有明显的不同:五四新文学作家主要是以西方现代思想批判国民大脑中的封建思想残余从而实现人的革新.沈从文侧重的是人性底蕴的改造,即通过塑造健康的人心(性)进而建造健全的社会,其社会政治理想本质上是“人的健全”与“社会政治健全”的合一.  相似文献   

13.
何良安 《江淮论坛》2004,1(4):81-85
康德通过自由、实践理性、善良意志等概念为道德奠定了基础,然而它是先验的、空洞的.唯有从道德是人存在的方式这一存在论的根基处人手,才能理解道德并使其获得自身存在的坚实根基,对道德与利益和人性的关系的说明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人性是伦理考问的起点,也是当代伦理大厦构建的基石。重新检讨人性,须从人的自然存在和文化生存两个维度着手。就自然存在而论,人性即人作为自然存在者的物种存在本性、物种生存本性和物种血缘本性;从文化生存来讲,人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文化存在本性、文化生存本性和文化血缘本性。整合论之,人性即人以自身之力勇往直前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朝向,敞开为因生而利、由利而爱。因此,以生、利、爱为主轴,以自由为终极目的,以生己与生他、利己与利他、爱己与爱他的对立统一为"目的——手段"论,构成了人性的完整蓝图。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他从"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理念出发,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着乡村世界与都市人生,在小说创作中凸现出鲜明的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自然人性和营造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和自然家园的生态意识,具有独特的人类思考价值和文化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16.
在道德层次论的视角下,德育在价值取向上逻辑地走向"乌托邦"式的精英德育,导致德育边界的缺失、"务虚"与"务实"两种矛盾实践倾向、德育功能错位等弊病.通过批判和借鉴道德类型学的有关理论,考察道德的实存状态和伦理学的理论构成,立足于道德不同的内涵、功能、作用领域、价值取向,我们可以将回归本真德育确立为当代德育价值取向的应然选择,并从人性预设、德育素养生成、道德价值体系的构成方式方面寻找德育价值取向回归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陆建华 《社会科学》2020,(8):130-136
儒家产生之前中国就有系统的人性学说,其建构者是从商朝末年到春秋时期的政治人物。总体上看,儒家之前的人性学说涉及人性的本质、内容、根据、价值指向等人性学说的所有主要方面;儒家之前的人性学说的建构者认为人性是人先天具有的内在本性,人性的内容要么是"德",要么是情欲,人性的根据是天,人性的价值要么指向"善",要么指向"恶"。这么看,儒家之前的人性学说的建构者把人性问题理解为道德问题,或者说,从道德的维度理解人性问题。这对于儒家无疑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认清人性的本质是组织管理的前提条件。既有的人性假设都是在横断面上探讨人性,存在着"盲人摸象"般的片面性。转换一个角度,从人类演化进程的纵剖面视角,可以揭示沉淀在人类基因上的不同属性,进而提出"层次人"假设:人性是一个综合体——在漫长的蛮荒时代,生活资料匮乏,在生存需要的驱动下派生了自利性;人类进入商品社会以后,交换需要派生了利他性;进入文明时代后,人们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于是派生了第三种属性——道德性。自利是人性的主要成分,道德是人性中最稀缺的属性,利他性介于两者之间。通过在大学生、一线工人和火车站流动人口中的经济学实验,较好地验证了"层次人"假设。  相似文献   

19.
牛庆燕 《学术论坛》2012,35(9):48-52
现代性的到来以"人的发现"为标志,但是人类在现代性中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人性危机是引发生态困境的深层价值论根源。探寻现代性中的人性危机,重寻生态文明时代的"终极实体"———生命自然,进而推进"道德生态人"的回归,是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它超越了"弱肉强食"的"生物自然人"、"个人本位"的"理性经济人",透过"类意识"的觉醒,努力为化解生态难题提供深层的人性价值论的理念指导。合理探讨现代性际遇中的人性危机及其根源,是应对生态困境、构筑人类文明大厦的可能路径,对于构建"两型"社会并积极推进"十二五"环保规划的落实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国近代三位道德哲学家霍布斯、哈奇森和休谟,均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寻求和追问道德的基础,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道德学体系。霍布斯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自爱或自保本性,这种理论却被哈奇森称为自私的道德体系。哈奇森主张从人的仁爱本性出发来解释道德的基础,但哈奇森本人的道德体系因全面否定霍布斯的理论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休谟在批判吸收霍布斯、哈奇森道德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性中的有限同情心的理论预设,并最终超越霍布斯和哈奇森而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仁爱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