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人口普查中,人口死亡容易发生漏报。文章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漏报的社会原因,利用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证明了人口死亡漏报确实存在。为了估计出实际的人口死亡水平,对两次普查的人口数据质量进行了推敲,根据登记的人口和死亡率数据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男性的预期寿命为67.97岁,女性的预期寿命为71.34岁,均比人口普查登记资料算出的结果小1.5岁左右。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自评健康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城乡和地区差异、婚姻状况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口总体健康状况较好,男性老年人健康状况好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变差;城镇老年人健康状况好于农村老年人,各省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异很大,东部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普遍较好,而中西部大多数地区健康老年人的比例相对较低;健康老年人大部分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不健康的老年人大部分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新疆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蕾 《西北人口》2005,(3):22-25
新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自然条件,导致其人口空间分布状况与变动情况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和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建国以来新疆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以求找到实现新疆人口分布合理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全球人口在近一个世纪中先后经历了死亡率下降、规模高速增长、生育率下降、规模增速减缓等不同发展阶段。中国人口变化与全球人口变化大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化历程在时间上大大压缩,在人口规模达到峰值前后,快步进入老龄社会。低生育率、人口低增长或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中国的特有现象,而是全球在21世纪将要共同面对的挑战。中国需要尽快适应人口新变化,并积极应对其带来的各种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美国老年人口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奕平 《人口学刊》2003,35(3):29-35
虽然近10来年美国老年人口的增势减缓,但随着"婴儿潮"人口逐渐进入老龄阶段,美国老年人口问题将渐趋突出,势必影响美国社会经济乃至政治各个层面,使社会福利制度面临更大的挑战。我国人口变动的某些特征与美国有相似之处,美国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0年以来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2000—2010年10年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之1990—2000年有大幅度下降,但不同民族间差异明显,由此导致各民族人口规模变化较大,与2000年比较,人口在1000万以上规模的少数民族由2个增加到4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由20个下降为19个;人口增长率不仅在民族间差异大,而且不同性别间、不同年龄间和不同地区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各民族的老年人口增长率都很高.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在省级行政区间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3.36%提高到2010年的32.84%,但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总体水平还很低,且各民族、各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深度探索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收缩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动因,以期为将来国家发展政策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人口均衡分布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人口收缩形势越来越严峻,呈现出人口收缩范围日益增大,人口增长范围日益缩小、逐渐集中的两极分化特征;(2)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集聚明显弱于中国东南部,城市人口密度重心从孝感市逐渐南移至武汉市中部,人口收缩重心由湖北襄阳市北移到了河北邢台市,且沿“胡焕庸线”两侧形成了带状收缩结构。(3)形成了带状为主、点状为辅、面状固定的收缩格局;随着时间推移,“┣”型带状收缩结构逐渐转变为“X”型收缩结构;且东北地区点状收缩结构逐渐演变为面状收缩结构。(4)城市经济、行政地位、人口迁徙、城市产业结构、就业环境、公共建设投入、公共资源配置和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等因素都是中国城市人口收缩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8.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水平、模式及区域差异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文章运用模型生命表方法对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人口普查和两次1%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的死亡数据建立了时序关系,有规则地进行了调整和修正,并编制了新的简易生命表。文章系统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在不同时期的水平、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将年龄结构死亡模式变化对期望寿命变动的影响做了分解,考察了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变动对期望寿命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历史增长核算法,将经济增长分解为三个贡献要素,即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考察1991~2011年中国实际GDP增长和各贡献要素的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中国过去20年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其次为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而劳动力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负。从未来趋势上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总量变化都将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短期看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更大,中长期则人口总量的影响更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和工作时间的减少将使劳动力利用效率进一步下降;而近年来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放缓,这些因素预示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必然放缓。最后,文章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提升总体劳动生产率,降低非充分就业率提升实际劳动力利用效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春红 《南方人口》2001,16(4):13-16
1990年以来 ,广东人口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符合全国普遍规律 ,有的因受广东特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点。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最新数据 ,分析广东人口在数量、分布、素质和结构等方面的现状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何雄  易成栋 《南方人口》2004,19(4):45-51
本文在回顾我国人口普查传统方法技术基础上 ,分析了新形势下国内外人口普查技术新进展 ,并指出人口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我国人口普查新工作平台。本文探讨了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和系统结构 ,并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如何辅助人口普查工作 :普查登记阶段 ,GIS技术可以辅助划分普查区域 ,绘制出普查地图和调查小区地图 ,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确保地域上的不重不漏 ;利用人口GIS ,可以充分发挥基本单位名录库在普查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人口GIS ,可以拓宽抽样调查和专项调查应用领域 ;利用调查小区空间不变性 ,可以统一普查资料空间基准 ,极大的拓宽普查资料应用范围 ;利用人口GIS ,可以加深人口普查数据的开发利用。未来十年内 ,将会有更多的区域建设各等级人口专题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人口方案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气候变化不是简单的环境或技术问题,而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应该将人口、健康等重要因素纳入框架,以综合的手段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并将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最高目标。文章提出了借鉴中国人口方案的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统筹解决气候问题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李成  米红 《人口研究》2022,46(1):19-36
利用Bayesian分层回归模型估计中国1982年后历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死亡漏报率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0岁死亡漏报率随时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1~4岁死亡漏报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全年龄、5~14岁和15~59岁、60~89岁和90岁及以上死亡漏报率随时间的变化基本近似且同样具有阶段性。受漏报原因和不同时期社会背景的影响,女性1~4岁的死亡漏报率不一定低于0岁的死亡漏报率。人口普查成人阶段各年龄死亡漏报率差别较大,而人口抽样调查则较为一致。2000年人口普查男性和2010年全人口90岁及以上死亡率偏低是由比较严重的死亡漏报造成。死亡漏报对预期寿命计算误差的影响因年龄而异,二者关系在婴幼儿中较弱,其余年龄死亡漏报和预期寿命误差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慈勤英 《人口研究》2003,27(1):28-33
人口普查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国情国力大调查 ,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 ,取得了全面翔实的人口社会经济信息。如何开发利用这些得来不易的宝贵资料 ,牵扯到人口普查资料的管理、使用方式的界定、资料的开发模式以及相应的法律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香港在人口普查数据开发使用上的信息提供、法律建设、实际操作的规范性管理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6.
人口年龄结构是经过多年人口自然增长和迁移变动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客观状况,对未来人口发展的速度和趋势以及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1995~2014年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20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以下特征:少儿人口数量减少且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稳步增长且比重呈稳定上升趋势;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且比重呈上升趋势,老龄化进程加快。总体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各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存在差异。各地人口负担系数存在较大差异,人均GDP与总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呈负相关,与老年人口抚养比呈正相关。经济发达省市区人口负担系数较小;城乡人口比例呈持续升高态势;城乡人口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城乡老年人口抚养比呈稳步升高态势;乡村人口抚养比高于城镇。  相似文献   

17.
东亚地区人口老龄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晅 《南方人口》2002,17(1):42-46
东亚地区是目前倍受国际关注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 ,但其人口也迅速老龄化。本文比较了东亚地区各国 ,尤其是两个东亚大国———中国和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进而总结了东亚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与我国五六十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而撰写的纪念文章。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长期以来有很大争论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毛泽东的人口思想进行的评价,认为应该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历史地看待毛泽东当时的人口观点,毛泽东的主导思想是在阐述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不是强调人越多越好;第二部分是阐述五十年代以来,特别是“一普”之后,毛泽东人口思想的主基调是提倡节育,主张有计划地生育。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制定了适合当时条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第三部分是对五十年代批判马寅初及其“新人口论”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评价,认为不能过分夸大“批马”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作用;第四部分是对广泛流传的“错批一人,多增三亿”提法的评价,认为这一提法缺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五普”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为106430000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虽然少数民族整体人数相对较少,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因素法模型对我国人口数量较少的门巴族未来人口进行预测,分析未来50年门巴族人口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少数民族人口可持续发展,以及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国家制定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数量较少的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规划提供政策依据,也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人口管理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人口变动也是近几十年以来最显著的现象之一。一方面,人口变动推动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市场化变革要求中国的人口管理模式从计划经济下的他律型人口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下的自律型人口管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