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演化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颇像中医和西医处于两极,两极之中一极范式的缺陷正可以通过另一极范式的优势加以互补.我们认为演化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可相互结合形成优势互补,这既有利于对现实经济现象认识的深化,更有利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鉴于现代主流经济学对2007年以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预测普遍失败,以及迄今开不出缓和经济危机的有效措施,过去的2010年是中国经济学界对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反思的重要一年。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效市场理论与经济危机的成因、货币财政政策的引导效应及其有效性、政府  相似文献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需求侧管理提出的理论,但由于主流经济学中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是基于西方国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而提出的静态理论,其理论基础存在缺陷。与传统的"供给—需求"分析视角不同,基于两阶段经济增长模型的"资本—劳动"范式能够更好地分析宏观经济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能够在新的范式中得到界定。按照这一范式,在现代经济中,经济增长的启动资本主要通过金融制度创造未来劳动剩余贴现,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导致政策的镜像效应,因而不存在能够同时满足资本和劳动两个目标的宏观政策,资本和现金流之间的贴现率才应是宏观政策关注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六大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经济学界,越来越多的人赞同"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是同一名称的不同表述这一西方主流观点。然而,这种认识并不客观。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之间虽然有密切的历史渊源,但两者在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角度、范围、主体对象、方法、内容和理论结论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甚至对立。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构成一个结构严谨的逻辑体系,某一因素确定,其他因素也就同时确定,因此造成两个体系在各方面都不能同时兼容。两者名称的变化或取代,是以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所谓"边际革命"和主观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主流地位的取代为标志的,所以,"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之间在各方面都不是等同的。由于是对同一经济现象的两个不同视角,因此各自既有客观的一面但又都是片面的;逻辑上要求的一致性,却又使得两者之间无法相互兼容和补充,这使得以追求达到"科学标准"为目标的现代经济学难以摆脱片面和狭隘。这说明,经济学研究既不存在一个公认的研究范式,更不存在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演变及其方向瞻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科斯搭建起法律经济分析的桥梁后,谈判分析范式因其能够将法律经济分析统一在效率主题下而成为主流分析范式。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博弈分析提供的特定环境下主体间互动的分析框架更适合进行法律分析,博弈分析成为新的主流分析范式。但同时,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挑战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理性选择假设,现实性更强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范式正在形成中。那么,法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何在?从法经济学的历史逻辑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法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依赖于理性选择理论这一基础理论的进步。“理性”概念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精炼,形成“新理性选择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引导法经济学将向更加实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末崛起的一个新兴经济学流派,它运用独特的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从模型、研究方法、主题和内容等方面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进行了全面批判。这种批判不仅挑战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对新经济学范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经济学范式是以生产关系理论为中心的“生产关系范式”,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形成了以经济运行即资源配置理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范式”,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试图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调和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的折中范式.这三种范式在理论上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在实践上都不适应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与发展要求.要科学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正确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就必须对这三种范式进行认真反思与批判,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行性、适应性与综合性原则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方式理论为中心的现代中国经济学范式.  相似文献   

8.
行为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到底是什么?通过一项局部调研和一项实验显示:尽管存在着看起来是"非理性"的种种行为,但并不否认人们的行为从趋势来看是理性的,以理性为基础建立经济学模型仍然是合适的和必要的。与此同时,理性的定义以及理性模型的构建也要做出调整,以更好地模拟现实经济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理性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行为经济学并没有改变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但是为现代主流经济学充实了强有力的分析方法,促使现代主流经济学得以更精致、更完善地模拟和刻画实际的经济行为,从而将现代主流经济学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9.
自马歇尔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再未随时代变化而进行过整体的理论范式变迁,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硬核"、"防护带"均受到理论与现实的冲击.本文指出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及其在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中的表现,并进一步剖析了其危机发生的原因,从方法论、经验假定、研究对象等方面对其理论范式的转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建东  朱昱畡 《江汉论坛》2008,211(3):19-23
本文对行为经济学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影响做了分析,并进行了一项局部调研和一项实验.文章认为,尽管存在着看起来是"非理性"的种种行为,但并不否认人们的行为从趋势来看是理性的,以理性为基础建立经济学模型仍然是合适的和必要的.与此同时,理性的定义以及理性模型的构建也要做出调整,以更好地模拟现实经济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理性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行为经济学并没有改变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但是为现代主流经济学充实了强有力的分析方法,促使现代主流经济学得以更精致、更完善地模拟和刻画实际的经济行为,从而将现代主流经济学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1.
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学说、西方主流学说和中国古代学说三者关系上,应当确立“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的学术原则。经济学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是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在对资本主义的反思和学术创新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其基本范式和核心结论是经得起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坚持以马列主义经济学为基石,吸收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科学成分,根本目的在于构造既超越马列经典的经济理论范式和苏联经济理论范式,又超越现代西方经济理论范式的新范式,即新建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反映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初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性的经济学范式,其本质是创立一种马克思主义性质的“后现代经济学”。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但是,由于一些论著不能正确认识当代经济的基本性质和内在矛盾及发展趋势,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已经过时,甚至用现代西方经济学来取代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令人欣慰的是,也有一些中外经济学家仍然以马克思的科学方法和锐利眼光,突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狭隘方法和理论框架,积极探索现代经济发展内在机制和规律,并形成了许多富有原创性和新颖性的研究成果。不定期地开设本专栏,就是及时提供中外有关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探讨性作品,供教研参考和争鸣。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其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于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的历史背景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源环境观和理论范式都提出了强烈的挑战,而回应这一挑战也正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新契机,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不断完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并重新认识资源环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1995年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的“两种范式”之争,即“‘苏联范式’批判”(1)与“‘西方经济学范式’ 危机”(2),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适用性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范式的转换,即用西方经济学 范式代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同判断(3)。这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不同意见的一个缩 影。对上述问题人们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基本看法。“肯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适用性,因此不 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否定者”则反之。对待否定意见,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反驳或批判,另一种是在坚 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前提下,从否定意见中反思现行的经济学分析范式(4)存在的问题并找到 解决方法。本文所要做的是后一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原本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萨缪尔森在阐述自己的基本经济思想的教科书《经济学》的先后十三个版本中,前十一版的情况就是如此。这种情况多年来一直是西方反对主流经济学的其他流派的攻击目标。著名的“两个剑桥之争”的实质正是反对这种简单综合的反映之一。近年来,反对主流经济学的这种“综合”从新的角度产生了。反对者认为主流经济学缺乏牢固的微观基础,现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毫无内在联系,必须重新建立新的宏观经济学。面对这种攻击,现代主流经济学家们进行了新的旨在证明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理论分析。这方面的修订,在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第十三版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引言现代经济理论相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历史进步可以识别为两类:一类属于归纳逻辑的累积性经验进步,一类属于演绎逻辑的系统性认识进步。第一类进步的原因不言自明,古典学者不可能经历现代社会及其相应的经济问题;而关于第二类进步的原因,国内外的学术界就都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观点。作为经济思想的逻辑体系,古典经济学同现代经济学之间存在着系统的分歧。近年来国内部分学者提出的经济学范式与范式转换的观点为解释这种分歧的原因提供了一种思路。这个思路的基础假定有以下几条:(1)经济学知识的思想长河由经济学范式和经济学范式的…  相似文献   

16.
有关传统小农具有何种理性的争论,存在两派对立的观点.即传统农民是社会理性还是经济理性.这两派观点分别持"实体经济学"与"形式经济学"的立场,在各自的形成中涌现了一系列的代表性人物和著作.……  相似文献   

17.
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一直以“经济人”(利己人)作为一个基本假说,但人类行为的利他主义问题并未消失在经济文献之中。本文拟在论述利他主义的经济学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他与利己互动的新经济人范式假说,并通过模型的建立,论述了利他主义稀缺的机理以及政府调节对“利他主义稀缺品”生产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需充分发挥政府调节功能,构建出利他与利己互动下的新经济人范式,从而根本摆脱西方经济学中作为“最大化行为”的“自私人”的思维模式,真正走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承认外国法律效力问题"(以下简称"承认")主流范式的囚徒困境静态博弈和公共物品供给博弈分析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传统的博弈方法在分析"承认"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主流范式虽运用动态的合作博弈重复博弈理论进行了解释,仍没有得出确定的合作解,只是证明了存在出现{承认,承认}结果的可能性,非主流范式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证明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虽然仍没有确定的结论,但是说明了博弈理论的理论张力通过对理论前提的不断修正和完善,它可以无限的接近事实的真相。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聚理论与政策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答"在何地生产"这一经济学基本问题的产业集聚和空间经济学研究,近年来在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上都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其基本研究范式和政策议题逐渐被主流经济学框架"接纳".在国内,随着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经济政策重心逐渐朝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研究的焦点投向了产业集聚和空间经济学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即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欧美、日本以及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同时,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范式反过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当代欧美、日本的马克思经济学发展路径和成功经验表明,中国当代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与创新,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基本理论观点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合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和中国国情的理论创新”,同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下,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亦包括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批判与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