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奋斗目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提供了最坚定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动人民利益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奏响了改善民生的最强音,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在政治上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实践上有利于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好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人民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国内发展与国际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习近平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观.从理论渊源上看,习近平这一文化观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至上价值观念、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内容上看,习近平这一文化观包含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哲学社会科学观、精神文明观等,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上,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在带领人民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辉煌成就的进程中,创立和不断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理论体系,特别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中国共产党百年人民观,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实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5.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创造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结果由人民评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承担起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面向未来打造“理论社科”“应用社科”“大众社科”“开放社科”“数字社科”,从而构筑起思想高地、智库高地、文明高地、话语高地、智能高地。  相似文献   

7.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从思想借鉴、理论传承、实践探索、理论意蕴、继往开来五个方面探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准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形成过程,不仅有利于把握该思想的深刻内涵,而且对于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把制度治理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二者结合起来,制度治理是全面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这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制度治理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体现在新时代各领域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制度治理的关键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从而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提供核心领导主体、健康组织载体和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为党和政府同人民关系提供了新的政治宣言、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人民立场的继承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以问题为导向明确了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抓手;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结构严谨,贯穿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之中;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由于其生动性,形成了脍炙人口的金句,与人民群众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以人民为中心理论话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试图从这一思想的形成基础、主要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着手,探究近几年来学者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研究现状,分析学者在这三方面所做的努力,指出当前这三方面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以及日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的途径和空间。以此,深化人们对这一思想的理解,不断促进该思想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阐释和时代回应,有其自身的现实逻辑:顺应新时代我国国情面临的新变化,适用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契合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鲜明宗旨。在新时代,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要坚持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支撑、激发农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构建和完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振兴模式、推动和拓宽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帮助群众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振兴新路子,切实解决农村群众致富难题,确保乡村振兴振到点上和振到根上,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和农民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15.
1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基本方针,并强调这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围绕着发展理念与发展主体的科学阐述,其蕴含着四重涵义:发展的目的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动力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汇聚;发展的原则坚持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效坚持一切得失由人民检验。对其内涵进行梳理和探究将有助于深化理解和实践新时代的"人民观"。  相似文献   

17.
“以人民为中心”有着深刻的话语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它既继承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更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给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回答。与此同时,面对全球发展不平衡以及诸多不确定性的复杂现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叙事所坚持的人民立场,为解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9,(7):189-19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源的传承和发展;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民本思想的扬弃和超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时代内涵;厚植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深刻理解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仅是全面把握和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而且对加快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