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YouTube上的中国博主“Songsong and Ermao”为对象,通过视频多模态分析和对视频评论的情感与词频分析,研究发现,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乡村青年借助媒介和空间的可供性进行自我展演,从而实现了“被看见”的诉求。具有双重文化角色的乡村青年试图以走向国际的方式重构自我,但在国际视野下,个体身份与国族身份互相交织,在变化、对照与融合中不断被再建构与再嵌入。在乡村青年的个人可见性与国家可见性的互动中,既有异化的风险,亦有潜在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短视频在宣传思想工作上起着重要作用,对青年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推动短视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实现其与青年价值观的融合共生是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之举,是短视频在全媒体时代持续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时之需。解决短视频碎片化、娱乐化、去中心化、同质化与青年价值观形成之间内在矛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到视频内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创作模式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励作用,传播方式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作用,评价机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作用,真正实现网络短视频与青年价值观的融合共生。  相似文献   

3.
新媒介技术发展早期建构的文化形态虽不足以动摇主导文化的中心,但却催生了青年亚文化表征及其亚文化实践。以网络视频直播中的泛娱乐直播为对象,运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及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理论,探索青年女性亚文化中的自我建构与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发现,与以往的成果迥异,作为互联网新的媒介形式,网络视频直播并未帮助女性建构新自我以获得独立的身份认同,而是在资本和市场引导下,通过维持媒介刻板形象满足男性凝视,以达到获取金钱和作为草根明星认同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6.
当视听媒介由大众媒体时代的横屏向新媒体时代的竖屏转轨,倍速播放功能也随之嵌入其中。文章以青年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考察短视频倍速播放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后果,以期打碎短视频倍速播放的外壳,洞悉隐匿其内核的结构性动因。研究发现,效率至上与时间稀缺的对冲、短视频平台赋权与控制的并存、影像过载与即刻消费的需求是青年用户对短视频倍速播放的主要推力。在此期间,线上倍速与线下竞速的互渗构成了当下青年群体全域时空的加速趋势,这种由“数字化生存”朝向“数字倍速化生存”的畸变引人忧思。  相似文献   

7.
王昀  杨寒情 《社会学研究》2023,(1):205-225+230
乡村视频景观的兴起回应着围绕乡愁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生成媒介产制中的新职业角色。本文探讨返乡青年通过内容生产对乡土社会的再诠释。基于城乡流动的个人境遇,短视频成为返乡青年的创业机会,推动乡村生活方式与数字媒介愈发紧密的联系。视频博主挪用传播科技,建立专业常规,在用户、平台和公共政策的多重规制之下,将乡村视频塑造为互联网文化工业的特定内容类型。本文聚焦于乡村视频博主职业身份的生成轨迹,探讨广大乡土基层被整合进入数字文化市场的动力机制,进而检视持续扩张的新媒介经济嵌入日常社会生活的一体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消费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当前,消费主义盛行的原因之一在于消费给人们提供一种身份建构的重要方式。在消费中,人们体验着自由和平等,确定了自身的价值所在,实现被他者认同,并获得了群体归宿感。然而,这种身份构建方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它使人为物所役,而自由、平等也成为幻影。当代青年所处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催生着消费主义,但是,青年不应该因此而沉沦其中,要清醒认识消费之于人类的本真意义,寻求更为合理的身份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9.
青年形象资本的形成,由一个从自然生理意义到审美意义的变迁过程。当 代青年形象资本的增值或放大,是由其特定的社会动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形象问题是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方向。以林书豪现象为例,重点讨论了运动员形象传播的机反映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取得的突出成绩。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于2012年提出了《全球化人才培养战略》政府报告,确立了培养全球化人才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整体来看,制定和推行全球化人才培养战略既是日本寻求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与经济停滞背景下日本青少年的内向发展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全球化人才培养战略的确立和落实,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全球化人才培养项目的推行,对我国发展基础教育国际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媛 《城市》2019,(4):75-79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其提出了包括生态宜居在内的新要求,使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意蕴。天津在实践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紧紧抓牢生态美好的底色,坚持乡村产业的绿色发展、环境的绿色宜居以及生态功能的拓展;并克服农村污染时有发生、环境建设软硬件条件不甚完善等问题;努力在城乡融合、突出差异、产业绿色振兴以及共建共享中探索以生态环境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青年的崛起与近代国家的形成有惊人的一致性,而在后现代化社会中,青年的创造性与新文明形成之间的也存在着重要关联。每一个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都将遇到青年的崛起与新文明形成的课题。20世纪青年运动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以及对新文明、新文化的构筑与向往,直至21世纪初青年运动的再一次兴起都是一脉相承的。要关注世界史中的青年,更要关注青年的崛起与新文明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Rural youth face numerous barriers that may limit career exposure. School‐to‐work (STW) programs are one tool used to increase exposure and facilitate connections between school and work. Usi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 set,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whether rurality relates to the availability of STW programs and rural youth's program u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st schools provide school‐based services (e.g., career plans/career majors), but few schools offer work‐based services (e.g., internships). Rural schools were more likely to offer vocational–technical prep programs and job shadowing but were less likely to offer school‐based enterprise. After controlling for program availability, the authors found that rural students were less likely to take part in job shadowing and community service. Conclusions are offered for career development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结构由深刻变革的阶段走向一个逐渐趋于稳定、逐渐定型化的过渡时期.新旧信仰体系交替时期出现了真空期,随之也出现了青年信仰危机与信仰缺失的现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更是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志愿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仅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了帮助,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思想境界得以升华与发展。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帮助青年走出信仰危机、提升自我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广深双城联动要始终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创新平台发展目标,牢牢把握集聚和开放两个核心要义,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供给、区域协同创新和科技转化服务三大支撑体系,不断强化广深双城联动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支撑引领、整合协同、开放门户和辐射带动等四个方面功用.  相似文献   

17.
林灵 《职业时空》2012,(2):153-156,159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尤其是言外行为的社会功能和礼貌语言在言语活动中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社会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社交言语行为归为三类,并从礼貌策略的角度探讨汉语社交语境下的言语行为功能及应用策略,以期指导人们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选择和运用得体、恰当、礼貌的语言,掌握交际策略,达到最佳交际效果,促使交际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
with the updated development in mobile phones services, the construction of We Chat learning platform for college English has become a tendency of the fast learning culture. This We Chat platform will certainly benefit to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