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转喻作为一种比隐喻更为基本的认知方式,近年来,其研究越来越成熟.报刊英语有时新性、简洁、生动等特点,是鲜活的语言文本.本文以报刊英语为语料,对报刊语言中包含的转喻现象、转喻的语义表征和语用功能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深化转喻的研究领域,更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读报刊信息.  相似文献   

2.
浅谈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设是语用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义预设通常从逻辑角度出发,研究命题的真值情况。语用预设则把语句同说话者的身份、社会地位等因素结合起来,在具体的语境中研究话语的意义。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而是存在一定的包容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构式语法理论的指导下,文章着重对构式“好你个+NP”的语义特点和语用功能进行初步探讨。文章首先界定其整体意义,而后分析其构成要素的特征及主观性,并根据语用差异划分为贬责感叹和褒扬感叹,指出处于不同的语法化阶段和等级,其语义重点和语用功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尽管两者均研究语言意义的模糊性,语义范畴模糊是语用模糊的基础,但是前者侧重于自然语言意义模糊性的静态研究,而后者主要关注语言交际中的模糊性。该文在回顾分析国内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两者的研究范围是不同的,并通过实例进一步澄清了两者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数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备原子概念的功能,体现一定的语法意义,并表现出模糊或清晰的语用化倾向。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表达数的概念的语言符号会在语义、语法及语用三个层面上获得意义。通过汉语和英法语言的对比分析,从认知角度探讨了数的概念在对立关系的确立、表现形式的异同,以及语境状态下的扩充、延伸和转移等诸多因素,描述了这一基本概念对语言使用者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是自然逻辑中两种不同的预设,它们各有其特点,但二者又是紧密相连的。自然语言逻辑最终要研究的是语用预设。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的运用中,特别是汉语,语法与语义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多样性,即一种句法可以表示不同的语义,从而形成了句法、语义之间的非一致性关系.这种关系看上去超出常规,但可从认知、语用上得到解释,从而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8.
景观中存在着大量的意义现象,探索意义一直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倾向之一,如何在设计中创造出有意义的内容和形式,正成为当下日渐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对意义的重视体现出景观设计者在精神层面上深层次的追求。在现代社会的语境背景下,当前景观作品的语义题材较之以往更加驳杂,表达方式也相应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同时语义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搞”的句法、语义和语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搞"是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中的一个高频词,句法上具有极强的组合功能;词语意义丰富,从动作义的凸显到动作义的虚化,表现出语义泛化的特征,同时,具有经济、口语性强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英语照应关系诸多形式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了探讨, 阐述了英语语篇照应关系之间存在的条件与约束,认为英语照应关系能够存在并使交际双方顺利进行信息传递,不仅需要以语法的一致性和语义上的重复性和限定性为基础,在某些语境条件下还需要人们忽略传统的语法一致性原则,转而借助世界知识等语用方面的线索进行语义和语境联想,进而完成整个语义链的衔接,实现概念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12.
校徽是大学形象建构的媒介,同时也是多模态语义建构的典型载体。文章基于实例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了大学校徽语义属性的原型与变异以及其语用性介入与理据。在阐释大学校徽"言"、"象"、"意"的语义性整合过程中,兼以语用学理论为指导,分别从关指大学校徽符号属性的语用充实、隐义激活以及言语行为序列等三个维度探讨了大学校徽的语用性理据所在,力求为大学校徽中形象建构元素的元性阐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否定是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目的语中的否定表达的理解与运用不当常常造成交际失误或中断。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否定存在着很大差异。通过对英汉否定语表征及语用情景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将英汉否定的对比研究推向深入,并对外语教学起指导及参考作用,促进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4.
交谈通常以问答的接应方式进行。一般情况下常常是有问有答 ,回答提供发问所询求的信息。然而在特殊情况下 ,答非所问、以问代答、以行代答也属自然。可见 ,问与答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复杂的语义接应关系 ,而且也存在复杂的语用接应关系 ,必须从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分析才能发现其内在接应规律。  相似文献   

15.
"把"的宾语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个平面的理论,分析"把"的宾语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许多新的特征."把"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宾语前置,不是"把"后小句的主语,也不是后结构主语,它就在"把"后,是介词"把"的宾语;"把"的宾语是受动词支配和影响的成分;它不应当分析为主题.  相似文献   

16.
要减少二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对有限的目的语语言输入进行有效地利用。在以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有必要让学习者在理解输入的同时对其做一些有意识的处理,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套包括对比分析、回译练习、协作训练、评价监督四个步骤的写作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7.
显性-’s标记和介词of构成英语属格结构的三种形式:①[NP's N],②[(Det)N of NP],③[(Det)N of NP's].针对①有着复杂模糊的语义内容、②在使用数量上远超①、③貌似与部分结构同构等问题,本文从属格结构内部人手,分析属格短语是作中心词名词的论元,还是作中心词名词的修饰语角度探讨了英语属格结构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生成.  相似文献   

18.
“语义指向分析法”考察副词的语义、语用功能时,除了副词自身成为语义焦点外,句中其他成分成为语义焦点时的情况,一般来说都会被分析到。可是副词自身负载焦点重音,成为语义焦点时的语义、语用功能状况,及其与句中其他成分负载焦点重音,成为语义焦点时的语义、语用功能差异,却被忽视了。该文运用焦点关联理论考察了副词“才”的语义、语用功能状况,发现某些副词,如“才”,在自身成为语义焦点时,与句中其他成分成为语义焦点时,其语义、语用功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方法论上的提示:焦点关联理论似乎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描写某些副词的语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对汉英语义和语用的影响,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大量的看似对等但实际上存在着很大差异的词语。只有把英语的表层结构与其深层意蕴统一起来,才能真正领悟在不同语境中的交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