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读者期待视野”和“结构召唤性”是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讨论了福克纳在小说中运用的独特的、开放式的叙述模式和结构安排,并详细分析了小说结构召唤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之间的独特关系,同时也初步探寻了艾米莉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成人仪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野出发,结合容格有关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学理论,对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作了新的解释。文章在确定成长小说与成人仪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小说的母题、原型、结构、人物,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含有成人仪式原型结构的成长小说。整部小说通过哈克的象征性的死亡与再生、出航与回归,充分地表达了文化与人格、社会与个人、'自世'与'他性'的冲突。小说的结局反映了作家面临上述冲突而作出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3.
当下小说的叙事策略,既糅合了古今中外小说的特长,又在兼顾读者趣味的前提下,起着唯时代演变可以解释的变化,如故事结构时的单纯性、主题埋设时的影射性、无可推演时的回避性和欲擒故纵时的间离性,这些固然不是当下小说叙事的全部,但从一个方面表证了小说叙事的潜在走向。  相似文献   

4.
在后现代解构主义文化语境下,本文从小说结尾的"结构"与"解构"、"现象"与"本质"、"作者"与"读者"三个维度,对小说结尾"结构"的"二律背反"、"现象"世界的"本质还原"、作者与读者的"主体间性"的三重对话关系予以阐释,旨在还原小说结尾的人为"建构性"与"解构性"。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的结构 ,具有非常显著的独特性。其中结构与主题的相融性、结构与人物性格的互为性、结构多样统一原则的运用是鲁迅小说的结构艺术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6.
论余华的叙事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余华小说进行文本解读,从循环叙事这种“结构”范式切入,分析研究了余华小说对历史时间的独到理解与处理,探讨了余华对人性的悖反性、分裂性的认识,并比较了余华小说与鲁迅小说在“现代层面”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日本当代小说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作为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不仅是因为它具有打动人心的奇幻构架,也源于小说的节奏、构思、氛围等都带有浓郁的音乐性。文章从音乐叙事的角度对《解忧杂货店》进行解读,首先,把小说的节奏类比乐章的节奏,从语言节奏和叙事速度方面来分析文本的音乐节奏;其次,把小说的结构类比音乐的曲式,从小说的插叙结构、分总结构以及空间叙事方面来体现结构的音乐性;最后,把小说的主题类比乐章的主旋律,从重复叙事中体现音乐旋律的反复,并探究小说主题的深层含义,以此拓宽小说的审美范围。  相似文献   

8.
回忆性叙事是施笃姆小说创作的重要文本特色。文章考察了回忆这一主题在其小说中的存在方式,并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分析了文本的回忆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说《傲慢与偏见》的社会文化背景,从张力理论的视角对《傲慢与偏见》中理性与情感之间、利己与利他之间张力结构的分析结果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张力结构为《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的成功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首先以语义学或语源学的研究方法返回中国文化原点 ,对中国的小说概念进行了本质还原与探究 ,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指出中国小说的多祖现象 ,进而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和叙事结构诸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原则。由于受中国人特有的统观型时间观念的影响 ,中国古典小说开端总是从一个大时空开始 ;中国古典小说形态多姿 ,叙事视角上有反元小说 ,也有呈现中国特色的角色性限制视角 ;在叙事结构上 ,中国古典小说的潜哲学结构与人物关系表层结构互为表里 ,共营着中国小说的结构之道与结构之技  相似文献   

11.
小说史上有不少作品以音乐术语命名,或在结构上模仿、借鉴音乐技术,使得这些小说多少带上了不同面向的音乐性。这些命名与模仿实际上意味着小说结构上的一些特殊功能。本文尝试从线性叙事的空间化、作为一种世界秩序的象征以及音乐性结构所预示出的小说这种模式之外的光芒三个方面来阐述小说结构的音乐性的形式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从三个方面,即主人公、文本结构和小说语言,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解读与分析,揭示出作品主人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小说的结构形成了大型对话;作品的语言明显具有双声性特点,这些方面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复调特征,复调性给作品带来了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从三个方面,即主人公、文本结构和小说语言,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解读与分析,揭示出作品主人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小说的结构形成了“大型对话”;作品的语言明显具有“双声性”特点,这些方面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复调特征.“复调性”给作品带来了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如果对新时期文学作个宏观考察,就不难看到,新时期的小说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成为小说艺术注意的中心;人物的心理的真实轨迹成为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起点。小说从被动“服务”、机械的再现,变为主动的创造和表现。它悖逆于传统写法,不是讲求人物、事件、环境的有机统一和情节的戏剧性,人物的实在性,主题的明确性,结构的完整性,而是重在小说视野上的横向扩展和纵向深度哲理性的加强。这也就牵动了结构技  相似文献   

15.
茅盾30年代的小说创作更偏重于从历史运动的规律去把握他所反映的现实生活,这一显著特征与他所接受的时代的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笔者从政治文化这一新的角度具体考察政治意识的运行逻辑是如何渗透、参与茅盾30年代小说创作的社会价值观念、结构方式、艺术气魄的建设的。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的诗学空间梁鸿:早在1998年,你就曾经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小说是对日常生活的奇迹性的发现,在那些最普通、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小说找到了它的叙事空间".从更深意义上讲,这一新的叙事空产并非只是主题的转换,而是一种深刻的美学变革和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深受英国作家毛姆的影响。在小说结构方面 ,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文拟从创作思想入手 ,对二者在叙事语式、反高潮情节处理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比较 ,并进而从一个新的层面来阐释二者的相似性 ,以及张爱玲的借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艺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反讽艺术渗透于《傲慢与偏见》整部小说中,贯穿于人物刻画、情节发展与小说结构之中,这是奥斯丁笔下喜剧性的精髓。本文试从小说主题、人物对话中分析反讽艺术在这篇小说中的独特应用,从而领略一下奥斯丁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军旅小说创作是一个新的创造过程,同时也包含着伟大历史的印迹。军旅小说在历史环境的隐性影响下,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文本组织结构都有着显著的特点。要将新世纪军旅小说创作推向新的高度,就必须将真实与想象、历史与虚构相结合,将个性穿插到解构后的历史环境中去。  相似文献   

20.
小说艺术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这小说技巧日益丰富提高的过程中,天才的小说家的创新是重要的因素.在小说艺术发展的各个历史关头,他们总是能够满足历史对小说提出的新的要求,为这门文学样式增添新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