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开发以其高强度和剧变性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而要慎重对待 ,尽可能把它置于人类理性的控制之下。土地经营是在特定用途下土地与其它生产要素相互配比的过程 ,其未来方向是对单位土地资源投入较多的劳动、资本和技术 ,实施集约经营。土地整治是为了克服土地退化或土地固有缺陷而进行的治理和改造活动 ,其目标是着力解决影响当前土地利用持续性的重大问题。土地保护最能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精神实质 ,它看似柔弱 ,实则强硬 ,看似消极 ,实则积极 ,应该予以大力推崇。  相似文献   

2.
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研究了人类历史上典型的几大文明古国的土地法律及土地制度 ,比较了各自的不同特点 ,揭示了共有的客观规律 ,为现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代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奴隶制度产生、发展以及向封建领主制转变的重大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普遍实行井田制,土地所有制性质为土地王有制,国家禁止土地买卖。公田与私田经历着自身的衍变,并向私有化逐渐迈进,正因如此,西周中期,土地关系开始发生流转,出现了土地的赏赐、出租、赔偿、转让和交换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因其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而缺乏有效的产权激励功能。必须从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入手,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实现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合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划拨土地,由于历史原因,划拨土地中既有被用于公益目的的,也有营利性的.本文将划拨土地与划拨土地使用权二者严格区分开来,坚持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公益性和不可流转性.将划拨土地分为存量划拨土地和增量划拨土地,其中的存量划拨土地又区分为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存量划拨土地中的公益性用地和增量划拨土地作为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载体,不可流转,而存量划拨土地中的经营性用地,则逐步纳入出让土地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自由流转.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主要受到一系列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土地制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制约,它主要通过土地产权、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等实现对土地与劳动力的重组,从而影响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进而影响整个城市化进程。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因存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模糊、收益权残缺,土地流转限制条件多、流转费用高,征地范围宽、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城市住宅用地占比过低、建设用地供应与人口流向错配等问题,抑制了城市化进程。为实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须扎实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扩大土地流转范围;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改革土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土地承包责任制产生、发展及现状的考察和分析,论证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是行之有效的制度形式,反驳了土地国有化和土地私有化的观点,指出正确的方法应是克服土地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和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以谋求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问题是城镇发展建设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土地使用者的切身利益。通过对当前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地使用制度———土地征购制。  相似文献   

9.
塌陷及复垦土地产权关系与市场机制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致煤矿塌陷土地低效利用的主要原因是塌陷及复垦土地产权关系不清。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理顺塌陷及复垦土地产权关系,建立塌陷及复垦土地的多向流动机制,培育和发展塌陷及复垦土地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农村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模式的分析,认为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形成了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是目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较好模式。此外,本文还就如何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等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如何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稳定农民的收入预期,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的关键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理论界有多种解决思路,大的思路主要有二个:土地国有化、土地私有化,稳定和完善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在稳定和完善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改革现行的各项土地制度,进一步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赋予农户独立的土地产权。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其"自反性",而制度的自反性无疑是一个持续的、反复的风险源。制度的正典化意义在于提供规范和秩序,而自反性的制度则宣告了对其正典化意义的背离甚至是破坏。在这一背景下考察当前的土地问题,可以发现,目前土地问题的焦点表面上是对现实秩序构成冲击和破坏的土地冲突的频发,而实际上,冲突背后的制度偏差潜藏了更大的风险。总的来看,当前土地制度中存在的中心—边缘结构、有意模糊和组织化不负责使得土地问题成为风险的聚集地。消弭"土地风险",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具体而言要加强对土地权力体系的约束、消除制度性模糊并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方法,揭示了土地、地租的经济性质和经济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和理解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基础上,探究我国土地出让金的性质,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进而提出建立土地保证金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西方土地信托制度在促进土地资源保护和土地流转方面贡献突出,从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土地健康、有序流转的视角出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流转新制度——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在制度层面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流转不规范等现实问题,从根本上保护农村土地承包权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5.
京郊农村土地开发方式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针对京郊农村土地开发与农民权益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对当前北京郊区几种主要的土地开发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了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提出了土地股份合作制所应具备的条件和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在利用上进行再发展的权利。土地发展权具有抽象性、潜在性、政策性和工具性。土地发展权是土地所有权诸项权利中的一项。土地发展权的创设可以弥补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缺陷。土地发展权与空中权在产生时期、产生的目的、权利内容、以及权利的实施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土地用途管制促成了土地发展权的产生。土地发展权的设立有利于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同时土地发展权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合理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配合。建筑容积移转是土地发展权移转的形式之一。土地发展权与保存地役权和最佳管理方案有所不同。土地发展权在土地权利体系中具有独立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运行程序表明,土地供应价格由土地收购成本、土地整理储备成本和预期土地增值收益三部分组成.因此,理性引导土地供应价格必须控制好土地收购、土地整理储备、土地供应这三个环节.在土地收购阶段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收购补偿;设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控制土地收购成本.在土地整理储备阶段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降低土地整理成本.在土地供应阶段要改进现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方式,创新土地供应方式;改革土地出让金管理办法,防止地方政府抬高地价增加土地出让收益;全面清算土地增值税,严厉打击开发商囤积土地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权属制度的安排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农民取得土地的使用权与经营权。然而 ,这种土地制度中的所有权主体缺位的问题却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并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 ,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前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土地流转处于探索阶段,土地流转形式以转包和互换为主,地区流转格局呈东高西低,参与流转的农户占总户数的比重大,但转出农地的期限短。为此要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信息网络支持等角度鼓励创新,引导农民自主、充分整合农村资源,建立中央与农村村社直通桥接体制,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20.
耕地既关系着农村人口的生存保障,又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土地政策、土地法规的制定。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政策的实行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土地所有权经历农民私有到集体所有的改变,土地使用权则经历农民自由经营、集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三个阶段。不同时期,政策、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