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erbert A.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教授.西蒙在这篇文章中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对生活的看法.通过他的叙述,读者能够窥探一位学者对某些问题所作的别具一格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是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因此也是一个出思想家的时代,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设立了“本期学术人物”栏目,意在陆续向中国读者介绍一些对二十世纪的国外社会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国际学术人物。 本期介绍的大卫·霍伊教授系美国当代著名后现代思想家。他的The CriticalCircle: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中译本译作《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一书早已被中国读者所熟悉。近年来,他一致致力于福柯和哲学解释学的研究,积极参与当代西方有关后现代主义的对话和讨论。他发展了福柯的系谱学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系谱学解释学”。霍伊教授是个善于思索、勤于笔耕的思想家,继《批判的循环》之后,他于1994年又出版了《批判的理论》一书,目前正在撰写另一本定名为《批判的抵抗》的著作。本期所发表的《批判的抵抗——福柯与布尔迪厄》一文便是该书的一部分,应本刊编辑部之邀,特意寄来先期在本刊发表。《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批判》、《德里达对海德格尔的批判》也是霍伊很有代表性的二篇文章。加上编辑部特邀专家撰写的《霍伊对哈贝马斯的批判》,我们不难看出,霍伊是一位批判意识、参与意识很强的思想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他看作是一位“批判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因获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1980年度马林诺夫斯基名誉奖,于4月间前往美国丹佛市出席授奖仪式.这里谨向读者介绍一下马林诺夫斯基的生平和学说,以及当代国际学术界对他的评价.布罗尼斯瓦夫·卡斯佩尔·马林诺夫斯基是现代社会人类学的创始人,1884年生于波兰克拉科夫市,后加入英国籍.1908年以最优成绩在克拉科夫大学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后来在一次患病疗养期间,读到G.弗雷泽的一本著作,引起了他对人类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德拉兹道夫·尤利·阿那多耶维奇教授,现任东北大学表演系键盘专业钢琴教授、研究生导师。作为一名俄罗斯著名钢琴演奏家,他去过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波兰等许多国家,但出于对中国的好奇,2003年他来到中国辽宁,又出于对  相似文献   

5.
吴忠先生是目前我国社会学界最年轻的教授记者曾有机会就社会学在我国恢复重建以来的发展现状听取了他的看法,这里刊发的访谈笔录反映了他的有关学术观点我们把他的若干看法介绍给读者,旨在引起更多的人对社会学未来走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沟口雄三是日本中国学界颇具开拓精神的著名学者,现任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哲学科主任教授。他1932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195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1967年获名古屋大学硕士学位,并就教于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科。1969年应聘为琦玉大学教养部副教授,1975年升任教授。1978年转任一桥大学社会学部教授,1982年回母校东京大学中国哲学科任教授至今。沟口教授专攻宋—清思想史,而以其广博的功力和独到的思辨涉猎文学、哲学、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比较研究诸领域,从而享誉世界。他曾以《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1980年)  相似文献   

7.
经典文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依恋故土的民族。热爱家乡,奋发图强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感情,一代社会学大师费孝通教授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费孝通教授毕生致力于农村社会的研究,《乡土中国》是他20世纪40年代研究农村社会的力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兴阳 《唐都学刊》2003,19(4):55-59
在中国当代西部作家群中,柏原是一位不能忽略而恰恰多少有些被忽略的作家.他的小说获过全国性的大奖,小说、散文也常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读者>等广有影响的刊物选发,但评论界却没有投以多少关注的目光.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中国西部文学及西部作家被"边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英文Bureaucracy和俄文?,以及由这个词的词根派生出来的一些词,有时概念往往不够清楚,词的涵义的解释,特别是翻译,有一定困难.例如俄文?这一词组如用"科研官僚制"这一含有贬义的词组来翻译,似乎不大贴切,中文如何表达,是颇费周折的.编辑部常常收到读者和译者关于这个问题的来信,希望知道这个词在外文方面的具体涵义.我们现在摘译介绍美国夏威夷大学政治学教授里格斯的一篇文章,供读者和译者参考.里格斯曾就官僚政治和公共行政等问题写过很多著作和文章,特别对概念的分析和考证很感兴趣.他在本文中援引了威尔士卡迪夫大学学院的M.阿尔布罗的《官僚政治》(1970)专题著作,这部著作介绍了对"Bureaucracy"一词解释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教授访华并发表演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教授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德国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的共同邀请 ,于 2 0 0 1年 4月 1 5~ 2 9日到中国访问 ,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党校以及上海复旦大学等地作学术讲演。哈贝马斯教授于 4月 1 7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论人权的文化间性”的讲演。在正式讲演之前 ,哈贝马斯教授首先表达了他此行对中国的印象。他认为 ,中国在文化上一直都是世界大国 ,中国的文化对欧洲来说一直都是伟大的文化。他深感自己对中国的…  相似文献   

11.
“法律秩序”(legal order),是哈佛大学昂格尔(R.M.Unger)教授在《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一书中的关键词。他声称,自己是想以法律类型为切入点,来理解相应的社会秩序问题。①但是作为读者,我更愿意把此书看作是法哲学著作,而不是社会学著作。这也许有悖于作者的写作初衷,但是不能怪我,因为昂格尔论述法律的文字如此精彩,以至于他究竟想表达怎样的关于社会秩序的看法,已变成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了。一、三种法律类型的区分与法律秩序的特质昂格尔首先给出三种法律概念——习惯法(Customary Law)、官僚法(Bureaucratic Law)和法律秩序。它们分…  相似文献   

12.
黄宗智先生是美国华裔学者,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所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对中国农村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引人注目的观点:(1)他认为中国农村历史上出现的商品化并不必然带来乡村的现代化发展;(2)他认为中国农村的贫困根源是由于劳动力过密化引起的“没有发展的增长”;(3)他认为改革推动的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是突破中国农村过密化和出现现代化发展的起点;(4)他认为集体经济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本文是对黄教授有关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观点的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广被声誉、深受中日两国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尊重的冈田武彦教授,是当代日本知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儒学家.他不仅是专攻宋明理学的首屈一指的专家,而且如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所说,也是"儒学祭酒".同时,他对道家、释家、禅学也有相当深湛的研究,可称得上是当今世界学贯东西,横跨儒道释禅几个领域的哲学大师.  相似文献   

14.
汪曾祺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产量不是很多,然而却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他的小说有着非同一般的人物群、虚实相间的情节,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追求"似与不似"的朦胧之美.也就是说,他把一幅幅鲜明、具体、逼真的画面呈观在读者面前,又将朦胧、含蓄、丰富的底蕴留在读者的想象中,因而具有一种历久弥新的审美感受力.  相似文献   

15.
张锡勤教授在他的《中国传统道德举要·后记》中把自己的寓所“命名”为“双知双淑斋”,笔者为此曾求教于他,他解释说,“双知”即生活上知足、学业德业上知不足;“双淑”即淑身、淑世。可以说,“双知双淑”不仅是张锡勤教授深刻的生存体悟和理性结晶,也是他塑造自身...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社会学家中,康宝忠的名字是为很多人所不熟悉的,他既没有翻译过西方的社会学著作,也不曾出版过自己写的书,与其他较为有名的社会学家相比,康宝忠可以说是旧中国社会学界里默默无闻的人物。然而,正是这位默默无闻的社会学教授,在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上还占有一席地位,因为他是自西方社  相似文献   

17.
美国威尔斯利学院历史系教授保罗·科恩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巴里就儒家的学说和传统的一些问题在《东西方哲学》杂志上展开论战.这些问题包括儒家学说(或新儒家学说)的活力、西方历史学家的地方主义观念、儒家传统在现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同西方交锋的意义,特别是关于自由主义同新儒家思想的关系等.下面摘要介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巴里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强调,儒家传统是保守与自由主义思想的相互交织.教条主义的自由主义者把儒家学说看成完全是鼓吹权力主义和因循守旧,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8.
1979年3月,日本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家吉川幸次郎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率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者访华团"到我国访问.1979年4月2日,他曾以这篇文章为中心在北京大学作过学术报告.为满足读者和杜诗研究者的要求,现全文发表.原文是用汉文写的,仅极个别字句我们作了一点改动.  相似文献   

19.
J.C.亚历山大教授,曾任美国社会学学会理论分部主席,是美国新一代社会学理论的领航人物。自80年代以来,他立足于对马克思、迪尔凯姆和韦伯等人理论的逻辑分析,试图综合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与后帕森斯的各种主义。近年来,他转向文化社会学、解释学理论以及一些经验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发挥了他业已建立的一般理论逻辑,其影响由美国而波及整个西方社会学界,其著述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今年年初,本刊曾致信亚历山大表示本刊准备介绍他的理论。他回信说“他为他的理论能被《国外社会科学》介绍给中国读者而倍感荣幸。”本刊这期用较大的篇幅评介亚历山大的理论,意在引起国内学者对他的理论乃至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重视。这里刊载的四篇论文中,有两篇(《新理论运动述要》和《社会理论与20世纪的理性之梦》),是亚历山大本人寄给本刊的原稿译文。此外,为了使国内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亚历山大的理论,本刊特约社会学所的苏国勋同志就亚历山大理论的新功能主义特征作了全面考察,又请该所的夏光同志对亚历山大的理论综合的认识论基础作了具体分析,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铃木敬夫教授在亚洲法领域的重要贡献是他建立了西方法文化和东方法文化相结合的法哲学理论.铃木敬夫教授奠定的亚洲仁学法理论的法哲学基础包括三方面内容:相对主义、宽容主义和尊严理念的三大基石.铃木敬夫教授一直在亚洲提倡废除死刑,可以说这是他倡导的亚洲仁学法理论的基本追求.他的亚洲仁学法理论的框架结构是以权力制约为主线的,包括以超实定法制约权力、以平等正义制约权力、以抵抗权制约权力、以仁爱理念制约权力、以良心自由制约权力等.铃木敬夫教授是潮汕新儒家的重要代表,是儒家倡导的典型的中庸之士、中和之士.学习铃木敬夫教授的儒家精神,就是要弘扬大学之道、要立大心、要形成忠于良心的亚洲新儒家的功夫,不断追求真理,成仁成圣,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