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怀英 《南方论刊》2015,(2):47-48,31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背景下,鱼龙混杂的研究生培养单位,每年生产着一批批"合格"的研究生产品。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重点在导师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上,由此,本文在介绍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导师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引导,为导师制度的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07,28(2):5-13
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学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进行了热烈讨论。学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评价大多持肯定态度;同时,学界对研究生考试录取制度,对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年限、课程教学、学位论文完成、学位与发表论文的关系、研究生管理等),对研究生导师与导师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批评意见与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需要层次的界定及激励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年龄结构、培养类型、性别以及生源等4个方面对研究生需要层次进行界定,在充分考虑研究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研究生激励制度。该研究成果对学位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是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文章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现状及责任主体角色的转换进行了分析,对实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后的配套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开始恢复至今已有四十多年。随着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也愈发突出。各高校为获得优秀生源,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几经革新,不同院校甚至同一学校的不同学院招生制度都有所不同,有些还出现几种制度并行的情况。列述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演变进程,着重对博士研究生入学普通招考和“申请-考核”制进行比较,分析其运行中的问题、改善策略及其发展趋势,并结合佳木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改善策略探讨地方高校的招生出路。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研究生就业问题主要由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引发,表现为在传统市场和新市场之间出现选择难和落位难。在这种背景下,文章认为,提供专家服务引导研究生进入新市场成为问题的关键。而且,这个关键决定性地依赖于研究生就业服务机构和从业者向着专家组织和专家的转变。从这个思路出发,文章重点分析了专家化的制度策略和知识策略。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外研究生导师制度,根据我国目前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紧迫性,给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即高校人才引进、创新实践型导师的培养、依托优势学科加强导师组建设、实行学术休假制度进行导师培训、建立合理的兼职导师引入机制和严格导师遴选以及健全导师监督制度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从农民到农民工: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农民市民化进程呈现出"农民→农民工→市民"独特路径,进城务工的农民先成为"农民工",不能享有市民的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转为市民则面临重重困境,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等问题由此产生。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农民工是出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与二元户籍制度密切相关。文章对农民工的制度变迁进行研究,阐述农民工制度的形成背景、博弈过程、路径依赖特征以及制度构成,并对农民工制度的效应与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试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系统中的政府、培养单位和研究生三者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而也带来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因此 ,必须改革传统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 ,构建适应评估主体多元化的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之比较分析:制度变迁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政治发展与制度变迁理论的阐释,建立了一种从制度变迁视角分析政治发展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文章认为,从1949年9月到1975年底,中国的制度变迁的走势是:建立→破坏;1979年到2009年,制度变迁的趋势是:重建→完善。并从新时期制度变迁的这一角度揭示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成就。最后,从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关键节点和路径依赖等方面对中国政治发展中制度变迁的经验与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