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江南私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为数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园林类型,以典雅淡朴为主要特征;岭南私家园林以庭院与庭园组合见长,表现出浓郁的生活趣味。比较明清时期岭南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可以从园林选址、空间布局、造园要素、艺术特征、文化特征等方面发现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岭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三大流派之一。本文通过对岭南与北方、江南园林理水文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旨在指出三大园林理水文化类型不同的审美倾向,以及岭南园林理水文化的内涵特征。  相似文献   

3.
岭南建筑园林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传统建筑园林造型与手法所体现的文化审美思想曾受先秦儒家思想和楚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孔子美学思想和屈原楚骚美学思想,即“文”饰和“好修”。儒家“文之以礼乐”的美学思想,就是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而岭南传统建筑园林就极具强烈的装饰表现。  相似文献   

4.
岭南园林几何形水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庭园理水的几何形体特征是受岭南传统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与其庭园或庭院的空间形态以及水池驳岸叠砌材料有关。岭南园林理水有多种形式,而房水相伴、山水相依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理水手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的风格。假山在古典园林中是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皇家宫苑还是私家庭园,无论是北国园林还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还是蜀中园林,都可以说无园不石,无园不山。中国园林假山经过几千年酌发展演变,已达极高的艺术造诣,成为我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征。假山佳构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很值得欣赏和探究。其一,它是一件艺术品,被西方艺术家誉为“抽象雕塑”。  相似文献   

6.
岭南的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有着重要的民俗学、民族学、历史考古和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和意义。在科学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自然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冲击的浪潮中,岭南的建筑装饰雕塑艺术同样不可避免地经受着考验。因此,对岭南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以及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文化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山仙馆是清代岭南名园,它是中国古典造园理念的优秀实践,其造园艺术手法融合了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的特点。文章试运用古典造园大师计成的理论对海山仙馆的实用性建筑、观赏性建筑、连接景点与贯穿交通等三种建筑类型进行分析,以揭示海山仙馆造园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文人园林代表了古代文人对诗意生活、人生境遇和艺术情怀的物质话语和构想。文章试图从文人园林的界定、文人园林的本质、文人园林的构建和文人园林的艺术情怀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审慎反思中探析其本质、审美文化、价值取向和艺术精神,以期为当下造园艺术服务。  相似文献   

9.
广府木雕是岭南木雕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潮汕木雕有着一些共同的岭南特色,但又独具广府民系文化特色。本文从设计文化学的视角对影响广府木雕艺术文化内涵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地方传统工艺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也为地域文化怎样融入当代设计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纵向研究岭南盆景美学思想。由于地理环境、经济、技术和多种文化思想影响 ,岭南盆景美学思想具有自己的特征。岭南盆景艺术是以形传神 ,以神达意。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追踪的方法,对清晖园设计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归纳,希望借此探查岭南园林景观设计手法的源流和成因,强化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寻找当代岭南景观设计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具有突出水性精神的广州名城,其古典园林理水造景艺术别具特色。引水涌水、近水亲水、傍水临水、夹水借水、贴水围水、荡水戏水等多种设计手法,值得现代城市园林化建设继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各国园林风格的并存、融汇和发展是当前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各国园林风格中的设计手法、技巧、元素发生着快速多样的变化,使现代园林设计更加富于创意,并更加成熟。岭南园林具备兼蓄并收的特点,在经过多元化园林风格并存后,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设计创作阶段。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桉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相关概念,通过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人们对桉树以及桉树文化的认知程度,并分析了产生这种文化认知程度差异的原因。找出了中国桉树文化认知的区域差异性,并从侧面反映了桉树文化在岭南地区的发展状况。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阐述了桉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相关性,揭示了桉树文化对岭南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有促进作用,及种植桉树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并充分挖掘了桉树文化的精神内涵,对岭南地区桉树产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均有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桉树文化,发展并推广桉树文化,可以促进岭南地区和岭南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以来,岭南小说通过边缘性素材对地方风物、家族人事方面进行密集书写,展示了“岭南制造”特殊印记,文学再现了岭南地区文化特质,形象展示出岭南地方性文学经验的重要内容。对地方文学素材取舍的考察有助于分析边缘性文学如何成为主流文学的补充,揭示地域文化对创作主体的塑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吴梅村一生活动范围主要在江浙一带,故学界特别重视江南文化与他的文学创作之间关系,而对于他和岭南文化的关系则甚少提及。尽管吴梅村在世时很少涉迹岭南,但他的一些作品却牵涉到岭南文化,故探讨他和岭南文化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主要从他对岭南文化的吸收、创作、传播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能从新的角度对吴梅村及其作品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17.
对清代三部笔记史料中有关岭南酒文化的材料和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类、对比与综合可以窥见出岭南酒文化的内容、形式及其特征.从其中。我们获取感悟与体认.其对广东现代酒业的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量统计方法和人文地理学理论,考察佛山文化在广府以及岭南文化中的地位,可以看出佛山乃岭南的衣冠之薮、文献之邦、风情之乡、辐辏之地,居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位。佛山文化之兴盛,取决于佛山地域环境、地理交通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综合前人的成果阐述了葛洪在岭南的史实,认为葛洪从23岁到31岁、50岁至辞世,两度在当时相对较为落后,巫术、迷信盛行的岭南生活,尤其是在罗浮山居住了20年左右的时间,并在此完成了《抱朴子》等的写作。岭南对葛洪影响很大,使得其思想呈现出道术结合的特点。这一特点既使他在哲理思想上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也使他在哲理阐发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