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影视艺术在美育中有重要地位。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其一是影视艺术审美的直觉性 ,影视艺术的鉴赏首先是一种直觉的审美 ,影视以丰富的表现手段创造直觉美 ,以画面与声音的交融强化直觉美。其二是影视艺术审美层次的复杂性 ,多种流派、多种文化以及良莠不齐的影视作品共存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年来在影视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尝试在传播学视阈下对影视艺术教育媒介予以新的界定,进而融合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多种教学资源、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一系列的开创性拓展渗透和交互整合实践和研究,以期探索出更加适应我国艺术教育现状,对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发展有更大促进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影视评论,又称影视批评,是影视观众对影视作品和影视现象进行艺术分析和审美评价的审美思维和审美实践活动,是影视艺术鉴赏的一种物化形态——即高级形式。影视评论者依照自己的批评标准、审美感受、审美判断来进行,评定影视艺术作品的优劣高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影视艺术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亿万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作为一门艺术,它有着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作用。从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影视艺术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利用学生对影视艺术的热情和兴趣,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急剧变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新的途径,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影视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基础上,从影视艺术的功能、影视艺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面临世纪之交的影视艺术走向问题是影视领域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审美的视角 ,分五个部分对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 ,历史进程 ,格局形式和内在机制进行了论述。审美背景使影视走向整合 ;高科技发展使影视共存 ;审美环境变化使影视不可分割 ;受众素质差异形成影视互补 ;影视本质属性回归更使它们走向联袂。本文基本从审美理论上客观论证了新世纪影视艺术在高科技等诸多新因素的介入下所形成的整合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激烈的国际竞争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在德、智、体三方面,美育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而艺术教育在美育中处于核心地位,高校重视艺术教育与否,将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从艺术与审美教育、艺术教育与两个文明建设和艺术教育与其它文化教育三方面,来探析当前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论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教育包括艺术创作教育、艺术欣赏教育和艺术知识教育。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借助多种多样的审美媒介,向受教者施加审美影响,使他们从中获得愉悦,并培养鉴别、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对思想情操、生活趣味、性情与心灵的陶冶塑造的目的,使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完成全面的素质教育,得以健康发展,服务社会与人类。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有效地实施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影视艺术鉴赏过程从总体上讲 ,是鉴赏者观赏影视艺术作品 (客体 )时产生的感受、理解——即审美认识和审美评判。在这一过程中 ,鉴赏者要调动审美感觉、知觉、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 ,进而形成有机统一的、动态的审美心理机制。影视艺术鉴赏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审美直觉感受——体验和理解——超越与升华三个阶段来描述。  相似文献   

10.
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的生命力体现为艺术的审美感染力。而艺术的目标是促进人们审美能力的发展。古筝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它能陶冶人的情趣,美化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而且在培养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在整个古筝艺术发展体系中,对这门艺术的"美学"的整体性、理性化的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体现是完善这一体系的重要举措。并且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将审美教育融于古筝的技能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演奏技巧不断提高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增强,让他们在学习古筝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美育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思考,试图从艺术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当今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水平,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艺术作品与审美主体的之间的互动,实现了欣赏过程的再创造。每一次新的创造,都意味着一件新的艺术品的诞生。本文通过对接受美学“召唤结构”的分析,说明艺术作品中“召唤结构”的构成对作品及其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枯木艺术美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对枯木艺术 (枯艺 )美学进行了初步概述。从分析美与美学的概念和范畴出发 ,提出了枯艺美学的含义和特征 ;又从历史的角度归纳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枯艺鉴赏和创作的影响。该文还阐述了枯艺美的基本形态以及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等 ,力图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枯艺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等院校师范美术教育承担着造就合格美术师资,发展美术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审美文化素质的历史重任。本文审视了高等院校师范美术教育的现状,提出在保留和巩固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完善对大美术教育的研究和认识(美术教育是一个完整教育模式,包括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等多项职能),形成一种更健全,更具创新思维的综合教育模式的理念。以期为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美术教育人才及为未来美术教育政策规划执行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台湾地区民众在地球村公民中树立了文明有教养的形象,从台湾艺术专门教育、台湾综合院校的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台湾公共展览中的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台湾私人美术馆和主题公园、台湾生活创意园区的审美教育等六个方面可以看出,其文明、教养来自台湾地区长期坚持、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6.
影像艺术的类型与审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社会已进入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也随之改变,影像艺术在技术和审美的发展中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科学技术为影像的制作、储存和传播提供了先进的方法,现代影像已成为艺术家的创作媒介、表达手段和作品形式。影像艺术致力于利用现代影像作为创作材料,表达艺术观念并进行艺术探索,先后形成了录像、多媒体、网络艺术等类型。影像艺术有深厚的美学基础,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对影像艺术理论有重要的贡献,与传统艺术相比,影像艺术在技术性、现场感、游戏性上有自己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作为参照基点的“美学”的游移 ,“文艺”一词用法的混乱 ,以及研究者本人过于绝对化的视野 ,造成文艺美学学科界定的“困难”。因此 ,清理语言用法的规范化方式 ,破除我执的开放性视野 ,对于文艺美学的思考便显得十分关键。在开放性视野中 ,文艺美学既是一种学科观念 ,也是一种学术视域 ,同时也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学理趋势 ,它把取消美学研究上的主客二分 ,以恢复美、艺术和人类存在的完整性作为时代赋予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06,26(4):50-55
以往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的文艺美学存在诸多局限,新的现实需要新的理论,因此应建立新的以人类本体论为哲学基础的文艺美学。如果说认识论文艺美学把审美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那么,人类本体论文艺美学则认为审美是人的本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人的自由的生命意识的表现形态。文艺创作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生命的生产和创造的特定形式,也就是由作家和艺术家所进行的审美生命的生产和创造活动。文艺欣赏主要是由读者和观众所进行的一种审美活动,但它绝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认识或反映活动,而同时(或者说更重要的)是审美生命的生产、创造活动;文艺欣赏过程其实是审美生命的双重生产、创造过程———既是作者所创造的审美生命得以再生产、再创造,也是欣赏者以作品本文为触媒、为引火进行新的、即时的审美生命的生产、创造。  相似文献   

19.
合唱艺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美育载体,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最具操作性的艺术形式。合唱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合唱的节奏规范磨炼学生的自控力;合唱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感悟力;合唱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