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对我国营业转让的实践和立法有所帮助,文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营业概念、营业转让的界定、营业转让中职工权益的保护以及营业转让平台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由于我国法律未对营业转让进行明确规定,以致营业转让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不合法的因素,阻碍了营业转让的顺利实现.指出我国立法机关应该借鉴国外法律,尽快制定全面、明确的营业转让制度,来规范、引导日益频繁的营业转让活动.  相似文献   

2.
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营业转让合同以采取书面形式为宜.我国法律将来对营业转让作出规制时,应将营业转让合同的书面形式规定为任意性条款,同时应规定营业转让合同的一般条款,供当事人签订合同时选择.对于营业转让的范围,一般情况下,应以当事人约定为准.营业转让人负有移转营业的义务和竞业禁止的义务,在立法上应赋予营业转让人营业优先权;营业受让人负有支付转让价金的义务,商法应确立营业受让人的减价权.  相似文献   

3.
营业转让是重要的且不可替代的企业并购重组手段之一.而且,无论是否有无立法规定,营业转让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手段与现象.实施营业转让必定会引起各利益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或冲突,大陆法系国家均对营业转让行为进行特别规制,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却不足以调整这些法律关系;而且,英美法系国家虽无营业转让法律制度,但其全部资产转让制度在实质上与前者无异.因此,我国确有必要建立营业转让规制.  相似文献   

4.
商号转让中若干法律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号转让的合法性已得到各国商法理论和商事立法的普遍肯定,但对于应如何转让,各国规定有所不同,一般都作出限制性的规定。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商号权保护制度的缺失,在商号转让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纠纷。本文围绕现代各国对商号转让所采用的两种立法模式,分别对两种立法模式下商号转让过程中出现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商号单独转让和与营业一并转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法律规制,构建我国商号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营业转让是指通过签订合同将客观意义上的企业的全部财产或部分重要财产作为一个有机的组织体进行转让的活动.在这一转让过程中,涉及到企业的债权债务移转、竞业禁止、劳动合同继受等问题.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营业转让调整的缺失,增加了营业转让行为的盲目性和纠纷的产生.文章在主要比较考察了德、日、韩等国家和我国澳门地区的营业转让制度的基础上,对营业转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和探讨,以探索我国设立营业转让制度可行性,并期望引起更多学者对营业转让制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论债权转让的法律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仅规定了合同债权的转让,但债权转让的标的并不仅仅限于此,应扩张至其他债权(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除外),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债权转让的法律构造中,通知是债权转让生效的条件,并且债权人负有通知的义务,债权人仅对债务人进行通知,并不能发生债权转让的效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对我国《民法通则》中的“企业法人名称转让说”的深入分析入手,揭示出现实法律中存在的商号指称问题,即商号的承载主体问题,商号究竟是指称商主体,还是商主体的营业呢?笔者提出商号与商主体经营的营业关系更紧密,商号的承载主体应定位于商主体经营的营业。并借鉴《澳门商法典》的立法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商号指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保理合同的混合合同和商事合同性质是解释应收账款转让的法理基础,决定了应收账款转让规范解释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将有的应收账款、收益权和对保理人具备权利外观的虚构应收账款均可成为应收账款转让标的.保理人在向债务人发出让与通知时,应当表明保理人身份并附有必要凭证,因此使债务人足以信赖债权已经移转的,可以构成表见让与.在有追索权保理中,追索权可以解释为债权人对债务人支付能力担保责任的特别约定;保理人向债权人主张回购应收账款的,让与通知下达债务人时对其生效.应收账款转让公示可采登记对抗主义立法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确定重复受让保理人的优先顺序.这种立法模式最终会倒逼债权让与登记主义在更大范围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立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各国关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立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间接、消极参与模式,特点是通过加强董事会地位的独立性和中立性、要求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间接赋予债权人影响公司治理的权利,银行等机构资金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微小;另一种是以德国和日本为典型的直接、积极参与模式,其特征为银行等机构资金债权人以大债权人和大股东的双重身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立法应兼采两种立法模式之所长,并根据我国转轨经济的特殊条件和实际情况,对两种立法模式进行修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际版权转让贸易理论和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立法上看 ,绝大多数国家允许版权的转让 ,只是转让的范围和期限并不一致。我国著作权法并未明确禁止版权转让贸易 ,而有关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又允许版权转让 ,因而在理论界和立法界争论较多的版权转让贸易在实践中并不违法。且在实践中 ,版权转让贸易还涉及到版权中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的协调问题、版权是否可以卖绝以及侵权、违约责任竞合等问题。故有必要借鉴各国版权立法的实践 ,完善我国版权转让贸易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