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旭辉  刘鹏 《日本学刊》2007,84(2):34-46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亚外交政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经逐渐从原来的“援助型外交”升级为“战略型外交”。这一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经济援助主导阶段”、“经济援助与战略外交并重阶段”以及“战略外交主导阶段”。相对于时下比较流行的“贸易说”和“能源说”,本文提出了“政治战略说”来理解日本中亚外交政策升级的背后逻辑。并总结了三大具体原因,其中内因为日本对国家政治利益的追求,外因为日美同盟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大国地区外交竞争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国家特性、国家角色和外交政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领导人对自己国家角色的判断是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变量 ,国家角色是由国家特性所决定的。本文运用国家特性和国家角色的理论视角 ,分析中国的国家特性 ,认为目前中国的国家角色是“发展者” ,是否符合这一角色可以作为衡量中国外交政策优劣的一个有益坐标。  相似文献   

3.
英国“三环外交”政策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多年间,英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三环外交”。一般认为,“三环外交”是不成功的,而且是不现实。但实际上,从“三环外交”出笼及其被推行的特定历史环境看,这一外交政策虽然没有达到设计者的终极目的,却仍然是可行的、现实的。因为“三环外交”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英国的大国地位,有利于英国处理好战后初期同美国和西欧各国的关系,使英国完成了由殖民帝团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历史的进步。虽然“三环外交”对冷战起到了推波动澜的作用,但这项外交政策并未失去应有的灵活性。“三环外交”体现了英国传统外交中丰富的想象力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高超的外交技巧,不能对其彻底否定,相反值得我们今天认真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外交政策背景试析何兰威廉二世时期德国外交政策同俾斯麦时期相比有着许多明显的差异,就外交政策的目标而言,俾斯麦所追求的是维持欧洲现存国际关系格局,保证德国在这种“均势”状态中的优势地位不受威胁,而威廉二世时期的外交政策则以世界为...  相似文献   

5.
又称“双重外交”。在日本近代史上,是指日俄战争后,在日本的对外政策上,除了负责外交的外务省系统外,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陆军省、海军军令部等军部势力参与或主导了日本的外交政策。这种现象被研究日本的历史学家称为日本外交政策上的“二重外交”。通常认为,这种现象尤其是体现在对华的外交政策上。其中,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与主张不扩大事端的日本外务省相比较,日军不断挑起事端,并迫使中方分别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以及《秦土协定》,日本军部成为了制定日本外交政策的主角。在1940年前后,日…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实现形式边守金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根本任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这就是江泽民同志报告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各位代表,同志们:甘肃省社会科学界第三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举行,这是新世纪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代表和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省社会科学界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十三年间,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方向,紧跟时代步伐,经受了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时代洗礼,与经济同发展,同社会共繁荣,在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广…  相似文献   

8.
自“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政府就试图利用各种国内外宗教资源以建立国际反共“宗教战线”,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在“危险地带”——意大利——的选举中,杜鲁门政府在国内动员各种宗教力量开展针对意大利民众的“书信运动”,在意大利联合罗马天主教会,鼓动选民支持意大利基督教民主党,反对意大利共产党.杜鲁门政府开展的实为“公共外交”的活动,表明宗教与政治很难“分离”,并因其能使外交政策合法化而沦为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9.
日本和朝鲜是东北亚地区的邻国,在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国开港暨早期现代化起步阶段的处境较为相似,但结局却大相径庭。对日、朝开港背景、过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考察近代日朝开港的特点和异同,指出日本明治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其实施对朝鲜开港的影响,分析两国开港与早期现代化产生迥异结果的内外因素,进而指出日本武力威胁下的外交政策对东北亚国家早期现代化的危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粮食生产。这是一条规律。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会议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生产有较大增长。这是实现到本世纪末战略目标的一个基本条件”。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在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要注意防止和纠正忽视农业的倾向。”抓好粮食生产对贫困地区尤为追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1.
建国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有令人振奋的迅猛发展时期,也有使人痛心困惑的历尽艰难时期,而实事求是地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建立健全经济法制,就是历史和时代提出的重大法制建设课题。它不仅是当前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而且是长期稳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顺利进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要求。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毋庸讳言,我国4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同时也就是一个连续不断地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整顿的历史。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实际上是对前一时期经济建设工作的一次调整。1957年2月,党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1957年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提出“必须在1957年对建  相似文献   

12.
近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公理在我国学术界遇到了挑战,这并非偶然。传统的“农业基础论”由于理论上的先天不足,的确经受不起现实生活的无情检验。再加上人们对许多问题理解上的不一致,使问题更复杂化。澄清理论上似是而非的认识,对于确立科学的“农业基础论”和正确的国民经济宏观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是普遍原理 所谓基础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起点产业,是产业结构赖以建立的必要条件。从经济发展史来看,人类社会是从自然经济社会逐步过渡到商品经济社会的。在这一进化…  相似文献   

13.
小布什上台后,尤其是“9.11”以来,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连续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导致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的激烈冲突。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也疑虑重重,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千方百计想要遏制中国。这种外交政策所包含的思维逻辑充分体现了著名政治学家塞缪  相似文献   

14.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就是说,能不能建设起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到物质文明的建设,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因为单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是不能算作社会主义的。过去我们在谈到社会主义特征的时候,只是强调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这当然是不错的。可是,社会主义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  相似文献   

15.
朋友们 :感谢你们在我来北京履新之际给我这次发言机会。很高兴今天能在在座诸君之中再次看到一些对印中关系怀着良好愿望的老朋友。我应邀就印度外交政策与印中关系发表讲话。我非常愿意利用这次机会和你们交换意见。因此 ,我将先就印度的外交政策、形成这一政策的决定因素和印度对当今世界的观点 ,再就印中关系、这一关系的现状和展望简要发言。嗣后 ,我愿意以问答和评论的方式听取诸位的意见。印度的外交政策印度外交政策的基本目的 ,自然与制约其他国家外交政策的目的相似。我们要为我们自己的人民寻求和平与繁荣。我们外交政策的基本目…  相似文献   

16.
浅谈日本物流业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 ,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引起了经济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 ,被称为经济领域“未开发的黑大陆”、“第三利润源”、“企业脚下的金矿”。尤其是日本 ,物流产业被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物流现代化 ,在某种意义上已被视为日本经济发展的车轮。  一、日本物流业的特点  在日本 ,从事物流服务的有 1 50万人 ,每 50人中有一名是做物流服务的 ,物流的广泛由此可见。日本物流管理 ,已经形成了适合其国情的现代化流通体系。其主要特点是 :   1 .运…  相似文献   

17.
论美国三十年代孤立主义的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主义在美国历史上衍生、兴衰,曾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本世纪30年代的孤立主义正处在传统孤立主义即将走向衰落的最后阶段,是美国外交政策大转折中的重要插曲。 20世纪以前,由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迟于欧洲,需要首先发展经济以提高实力,并寻求在美洲的扩张,因此,当时的“孤立于欧洲之外”的传统观念在美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麦金莱以前历届美国总统的外交政策莫不如此。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其本身所具有的扩张本能便与传统的孤立政策发生了矛盾。于是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占支配地位的孤立主义开始分化,结果使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受…  相似文献   

18.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东方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提出“东方现代化”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若干个世纪中,现代化几乎与“东方社会”无缘。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在很多人看来,“东方现代化”是否可能,是一个只能“悬置”的问题。起初“东方”还只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而“西方”社会是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而来。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做世界的“西方”,中世纪以后,  相似文献   

19.
在本文中,我检验了关于统一以来德国外交政策争论中的"正常化"这一概念的使用。在20世纪90年代初,诸如尤根·哈贝马斯等左翼知识分子倾向于批判"正常化"这一理念,转而偏好一种基于对以往纳粹时期所应承担责任的德国例外主义的形式。一种建立在"正常化"理念基础之上的外交政策首先与频繁使用军事力量相关,这一点恰恰是右翼所提倡而左翼所反对的。因此,"正常化"成为了联盟能力的同义词。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例如埃贡·巴尔等一些社会民主党人开始使用"正常化"这一概念来指代一种建立在主权以及追求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外交政策。在德国已经出现针对这一外交政策"正常化"的现实主义解读,并形成共识,但这并不足以捕捉到统一以来联邦共和国在外交政策领域的复杂转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浙江在走向21世纪的时候,应采取“以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先导,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重组发展优势”的战略方针。并从构造科技优势,重组环境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组织优势和外向型经济优势等方面,对“优势重组战略”的构想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