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先生因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对中国人头发的遭遇极其敏感且终生关注。当鲁迅还是孩子的时候,辫子最初向他“提醒了满汉的界限”;在青年时代,他因剪去了辫子而受到“社会的责罚”;一直到临终前的两天,他还写文章表示对辫子“仍然要憎恨,愤怒”。③因此,辫子成了鲁迅一生中写得较多的东西。在小说创作中,鲁迅写辫子最集中的作品是《风波》(1920年8月)、《头发的故事》(1920年9月)和《阿Q正传》(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这三篇小说创作的时间相近,而且均以辛亥革命前后作为时代背景。在内容上它们又互有联系,有些人物甚至彼此出现。如《风波》中的七斤在《阿Q正传》里被提到,《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也像《阿Q正传》里的钱大少爷那样,被人称作“假洋鬼子”,并且也棒打了笑骂他们的人们,等等。所以,可以说,这三个短篇小说构成了鲁迅的“辫子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正>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一部誉满中外的伟大杰作。为了总结《阿Q正传》研究六十年来的成绩和不足,开拓《阿Q正传》研究的新局面,山东省鲁迅研究会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在泰安召开了《阿Q正传》讨论会。会议重点讨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六十年来《阿Q正传》研究的成绩和不足。关于《阿Q正传》六十多年的研究,许多人认为可分为八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22—1928),处于对作品的肯定和否定阶段;第二个时期(1928—1936),对于阿Q这个典型进行了讨论,但由于当时对于典型的认识还不深刻,难免有教条主义和机械论的倾向;第三个时期(1937—1949),阿Q的精神胜利法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对它的性质和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各种不同观点,成为解放前《阿Q正传》研究的高峰;第四个时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阿Q典型研究中的矛盾与困难在于阿Q自身的性格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为阿Q的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有着明显的反常性。阿Q性格的反常性来自客观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作家对阿Q人物性格特征的评价与情感态度。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认识客观现实的一种唯心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其表述的思想内容与实质是封建等级观念。解决阿Q典型研究困难的道路在于要给阿Q的反常性以合乎社会生活逻辑的解释。从社会整体现实的角度来认识阿Q性格的合乎社会生活逻辑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4.
《阿Q正传》虽被多人研究过 ,但其深意仍可继续发掘。如果采取以杂文为小说注脚的“鲁迅注鲁迅”方式 ,重新解读其文本结构和文体特征 ,则可发现 ,阿Q及其周围人物 ,以称谓可分为三六九等 ,但思维和行为方式却完全相同 ,具有精神同构性特征。小说意义不是靠冲突而是靠人物间的对应关系展示 ,“改造国民性”意图结构性地渗入了整部作品。小说叙述策略造成阅读心理的前后反差 ,读者经历了从喜剧到悲剧的美感体验 ,有助于实现对封建文化的整体批判和对民众个体的拯救 ,是具有开放性的能直抵人心、又高度抽象的现代寓言。  相似文献   

5.
1.在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价值体系也必须相应地转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此相应,我国的社会价值体系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毫无疑问,我国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这种变化具有必然性。价值体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内在深层结构,其中的价值观念又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内核和精髓。价值体系、价值观念生长于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活,同时又对整个经济社会生活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当经济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时,价值体系必然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幽默是《阿Q正传》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表现方式。鲁迅个体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的自卑情结,这是鲁迅《阿Q正传》小说创作的潜意识动力和幽默风格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比解读鲁迅《阿Q正传》、余华《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和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指出三位作家创作三位愚者形象背后不同的理念、心态,剖析了鲁迅的启蒙意识、余华的人道意识和辛格的信仰意识,并在不同价值体系间进行比较和相互阐发,对原作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洞察。  相似文献   

8.
一谈到鲁迅小说,人们会说,它们每一篇都有自己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如果讨论起哪一篇是鲁迅的代表作,那么,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你:《阿Q正传》。这不仅由于《阿Q正传》塑造了一个不朽的典型,使这篇小说成为我国新文学史上的光辉里程碑式的杰作,而且由于它最充分、最完整地体现了鲁迅从事文学创作的意旨。因而,从鲁迅的思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比解读鲁迅《阿Q正传》、余华《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和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指出三位作家创作三位愚者形象背后不同的理念、心态,剖析了鲁迅的启蒙意识、余华的人道意识和辛格的信仰意识,并在不同价值体系间进行比较和相互阐发,对原作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洞察。  相似文献   

10.
馮文炳教授在东北人大学报1957年第2、3期合刊上,发表了研究“阿Q正傳”的文章。这篇論文的基本論点我認为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馮先生对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就做了曲解。冯先生論文第一节就企图指明鲁迅在什么思想情况之下写“阿Q正传”的。他說“鲁迅写‘阿Q正傳’,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价值     
1922年3月19日,也就是<阿Q正传>脱稿三个月之后,<晨报副镌>刊出周作人的评论文章<关于(阿Q正传)>.其中的点睛之笔,是论断阿Q为"一个民族的类型""缺乏求生意志,不尊重生命".此文是鲁迅过目而且首肯的,故对于阿Q的断语,特别值得注意.如果阿Q是民族的类型,而阿Q的致命伤是不尊重生命的价值,则鲁迅对于我们民族的根本弱点之评价,也就是缺乏生命价值的醒悟了.阿Q是不是民族的类型,固然难以论定,然而他确是现代文献中的一个重要参考系,民族的一面镜子,恐怕不待言吧.  相似文献   

12.
鲁迅小说作为具有伟大生命力的艺术存在,将千秋万代地给人们以历史的教益和艺术的感染。人们仅仅从一个小小的阿Q身上,就不仅懂得了我们的祖辈的面貌,同时也找到了我们同时代人的影子。时间已逝去半个多世纪,但鲁迅小说中的阿Q、祥林嫂、润上、孔乙己......依然作为活生生的文学典型向我们展示其复杂多样的灵魂,倾诉他们悲惨的人生。那许多事和人,似乎今天依然可以看到,那种风土人情,以及许多感受到了而很难诉诸笔端的深意,读来使人感到亲切和激动。艺术作品的社会的和美学的力量的基础,存在于它的深刻的真实性之中。鲁迅小说里…  相似文献   

13.
张伯存 《东岳论丛》2024,(1):95-101+192
根据主人公阿Q与他所处环境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找出叙事中极有意义的转折点,将整部小说分为隐喻、转喻、提喻、反讽等四个类型,《阿Q正传》从第一部分作为国民性的隐喻,转向、还原到“食色”底线上的关于生存的转喻,再提升到广阔的宏大意义上的革命主题的提喻,最终转变成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反讽式理解。这四重叙事转换和语言形式范型表征了鲁迅由隐喻意识经由转喻意识和提喻意识,抵达以反讽为代表的自我意识的阶段。小说故事情节编码转换的轨辙和作者认知类型之间构成表里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读《阿Q正传》,你当然可以从中领悟到一种在中国土地上生生息息、世代流布的“集体无意识”心态,领悟到一种直到今天依然沉潜着的“国民性”心理病态.你也可以感受到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可以看到民国历史的形象缩影.读《阿Q正传》,你当然会认为这是一出喜剧,你会情不自禁地发笑,但这是一种含泪的笑,是悲喜剧的统一.如此多元地剖解阿Q,自然会形成阿Q的面面观,因此也就有了永远解读不尽的阿Q.也只有如此多元地解读阿Q,才能深刻地领会鲁迅这颗二十世纪中国最优患的大脑那深遂无尽的思想魅力.孙中田教授在他的《历史的解读与审美取向》一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面对历史的文学和文学的历史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品评的深刻思考和位置抉择.  相似文献   

15.
馮文炳敎授发表在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上的論文“阿Q正傳”,对鲁迅写作《阿Q正傳》的思想情况、阿Q的典型性等問題的論述,很值得商確。这里想就这几个問題提出个人的看法,就商于馮文炳敎授。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有两处论及鲁迅的《阿Q正传》:一见《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一见《论十大关系》;有一处论及鲁迅的杂文,见《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面分别谈一点学习体会。先谈谈学习《阿Q正传》的重要性。这里不是对《阿Q正传》作全篇分析,而是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去重点学习。对阿Q这个人物,我们不能只从他体质上和精神上的缺点去看他,也不能只看到他落后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在知行关系的判断、专制与民主的选择、民权平等观念的确立、义利观和公私观等方面促进了近代价值观念的变革。而这种价值观念的变革直接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在价值观念变革上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典型是关系着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典型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然而典型的共性是什么?典型的个性又是什么?迄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特做以下探讨。一、典型的共性典型的共性具有普遍性、代表性。鲁迅先生《阿Q正传》里的主人公阿Q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当《阿Q正传》刚刚在报纸上连载的时候,许多人栗栗危惧,疑惑写的是自己,是在揭自己的隐私。冯雪峰说:“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色各样的阿Q主义,也就是鲁迅自己在前期所说的‘国民劣根性’的体现者。”①可见阿Q这个典型很有普遍性、代表性。那…  相似文献   

19.
夏伟  夏中义 《东南学术》2011,(6):258-272
围绕《阿Q正传》这一鲁迅学案至今值得争议,因为这部小说的思想意蕴暨叙事魅力同样迷人。能从阿Q读出"思想家言"的智者当属珍贵,若进而从阿Q读出"小说家言",即读出鲁迅注入阿Q造型的思想是被小说化的,这就更经得起咀嚼。这亟需了解两条艺术规律:一是作家的初始动机对创作全程未必具决定性;二是小说的思想基因对作品不应具限定性。  相似文献   

20.
早在一九二四年,一位文学评论者就说过:“不过批评对于作者,另外还有一种工作,就是顺着作者的本意来批评他的产品,换句话说,就是看作者注意之所汇聚而尽力以求表现出来的东西,究竟表现出来没有。”①“顺着作者的本意来批评他的产品”,这确实是一个很精当的看法。鲁迅的《阿Q正传》发表六十年来,评论者几乎都一致推崇它为不朽之作,但是对它的本意,也就是它的基本思想的认识却是很不相同的。鲁迅自己是十分注意人们对《阿Q正传》本意的认识的,他在一九三六年七月十九日《致沈西苓信》中表示不同意将《阿Q正传》编为电影,其主要的理由就是:“况且《阿Q正传》的本意,我留心各种评论,觉得能了解者不多,搬上银幕以后,大约也未免隔膜,供人一笑,颇亦无聊,不如不作也。”《阿Q正传》的本意是作者创作本意的体现。因此,正确地理解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本意,则是认识《阿Q正传》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