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之寄身的大观园埋葬了诸艳,成为名符其实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埋香冢”,女儿们共同的命运是毁灭。不同身世、不同个性、不同处境的宝钗、黛玉、晴雯、袭人正是所有女儿悲剧命运的缩影。宝玉与四者的爱情婚姻纠葛的悲剧并非仅仅是单纯的性格悲剧、爱情悲剧;同时是沉重的社会悲剧、时代悲剧;更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信奉者的双重悲剧。广而推之,蕴含着对人类生命悲剧的哲理思考和深刻洞见。  相似文献   

2.
论悲剧情感的三维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是不应该和生活中的“悲惨事件”和“悲观主义”相混们的。首先,舞台悲剧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生活悲剧却是突如其来的惨绝人寰;灯光帷幕下的悲剧是生活中散乱的自然形态的集中和观察者的集中,剧场外的悲剧却是随时随地发生的。其次,悲剧感并不等于悲观或悲观主义。悲剧的开端是优美欢悦的,结尾的丑恶可怖也不给人以悲观绝望的感觉。实际上,悲剧作家在悲剧中蕴藏了比喜剧更丰富的乐观主义,悲剧的最后效果加强着观众对人类光明美好前途的信念。对悲剧的这种看法,正是现代许多悲剧作家的看法。阿瑟·赛勒强调:“在悲剧中应该…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戏曲的悲剧精神是研究我国古典戏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渐染下,古典戏曲的悲剧精神带着深刻的伦理道德烙印。在伦理道德的规约下,悲剧人物以“忍耐”为特征,悲剧冲突因此被消解、淡化,悲剧的结局也充满“团圆之趣”。悲剧精神使中国的悲剧带有了独特的艺术品格,在世界的悲剧文化中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4.
田广 《社科纵横》2009,24(10):96-99
在将西方悲剧理论引入中国并确立中国现代悲剧观念的过程中,王国维和朱光潜是两位关键性人物。比较二人悲剧观念之异同,对于考察中国悲剧理论与观念的现代发生及其演进,当有启发意义。王国维悲剧观的核心是“解脱”,而朱光潜则更关注“快感”;在西方理论渊源上,王国维独钟一家,朱光潜则博采众说;关于中国古代有无悲剧,王国维先否定后肯定,朱光潜则持否定立场;在美学取向上,他们同属于审美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5.
“人格”是个心理学概念,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气质、能力、爱好、兴趣、习惯等心理特征的总和。所谓悲剧审美人格,即是指个人在悲剧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爱好、兴趣、习惯等心理特征。 任何悲剧理论都是对一定悲剧创作实践的总结和概括;而任何悲剧创作又是受观众以及作者本人的审美人格制约的;透过某一悲剧理论,可以窥见相应时代悲剧审美人格的状况.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悲剧理论的集大成者.集中地表达了他的悲剧理论的《诗学》,被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为“第一篇是重要的美学论文”,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概念在欧洲…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人学”,《白鹿原》作为一部民族的“心灵秘史”,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将其上升到文化原型符号的高度,揭示人类个体人格发展中的悲剧。其中,鹿三和黑娃父子的悲剧是超越自卑者的悲剧,他们的生命历程对当今个体人格的的健全发展具有一种人格治疗学意义,从而形象地印证了文学的治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论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的悲剧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茜 《唐都学刊》2003,19(2):8-11
“红叶题诗”是一个著名的传统题材 ,唐五代“红叶题诗”小说 ,通过宫女与士子这种特定身份的婚恋 ,揭示了这种独特题材“红叶题诗”的文化内涵 :唐五代宫女的独特性与命运悲剧、晚唐五代士子对盛世的热望与现实的苦痛、婚姻的宿命观 ,显示了内在的矛盾冲突与整体悲剧品格  相似文献   

8.
一、悲剧的成因:过失说当时的希腊悲剧,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表面上看来展现的是人同人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却受着冥冥中命运(定数)的支配和操纵。只要是命里注定,那么即使你是多么伟大的英雄,你也逃不脱厄运的摆布,人们一般把希腊悲剧叫作命运悲剧,就是根据这种情况来的。但是,亚里士多德闭口不提“命运”二字,就象他要求诗人“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  相似文献   

9.
西方最早的悲剧理论体系,可以溯源到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在这部著作中,他根据当时的悲剧创作,提出了一整套有关悲剧的理论,并为西方后来的悲剧研究奠定了基础。 读他的《诗学》,我们发现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他虽然涉及到了古希腊十余名悲剧诗人的作品,但在三大悲剧家中间,他却很少提到被恩格斯誉为“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一埃斯库罗斯及其作品。确切点说,他除了肯定“埃斯库罗斯首先把演员的数目由一个增至两个,并减削了合唱歌,使对话成为主要部分”①之外,其它即使触及到埃斯库罗斯的作品,或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他…  相似文献   

10.
“感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用以说《儒林外史》的,我们移来说《红楼梦》,或许会使人感到奇怪:难道《红楼梦》也是一部讽刺作品? 《红楼梦》不是一部讽刺作品,是部难以企及的伟大悲剧,同时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喜剧性。它既是时代悲剧,又是人间喜剧。它的艺术美,是悲剧美和喜剧美的和谐统一,其中,悲剧美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韩开绯 《学术交流》2004,(4):157-159
《妻妾成群》中苏童对姨太太的描写,暗示生命的浮躁、萎谢,反映了女性身陷绝境而不自觉的意识状态、行为方式以及在男性压抑下生存的悲哀。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张艺谋侧重反映女性的一种叛逆,但最终也未能挣脱男性笼罩下的圆圈。苏童采用了"井",有一种神秘的象征,也带有颇浓的宿命色彩;张艺谋则代之以红灯笼,它作为一种载体既存在于故事中,又与人物的命运相关。红灯笼是陈家宅院里欢娱、恩宠、情爱、荣耀的象征,它代表着全部的"幸福";反之,封灯则意味着凄清、黑暗、孤寂,象征着所有的不幸。  相似文献   

12.
付美艳 《学术交流》2012,(3):152-155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爱碧曾被作为捍卫爱情的勇士而进入人类文学史的光荣榜,然而在剧中她从"妖妇"到"天使"的转变,并不是剧情发展的水到渠成,而是剧作家奥尼尔试图维护两性关系中男强女弱模式的一种努力,在文本背后隐藏的是对男权被颠覆的焦虑。女性主义批评通过对文本的重新阅读和阐释,以新的视角,在文本中找寻男权意识对女性在精神上的控制。当爱碧进入这样一种文学批评视野,发现虽然最开始她是一个男权话语樊篱的突围者,但她不过是一个不自觉的女性解放者,最终又一头栽回男权话语体系的怀抱,通过杀婴,成就了一曲"伟大"的爱情绝唱。这变异的母性,实质是男权社会的作茧自缚。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在<水浒传>"武松杀嫂"故事基础上创作而成,不具所谓的"原创性".笑笑生之所以要借径<水浒传>,主要是基于题材的特定性质和要求,看到了"武松杀嫂"中英雄、侏儒、泼皮与一个美人故事的潜在审美效应,迎合了人们崇拜英雄的心理,体悟到"武松杀嫂"故事本身所具有的与自己创作主旨相合的深刻蕴涵,以及与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表达的某些思想观念的合榫.  相似文献   

14.
《求是学刊》2002,29(5):53-59
价值问题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主客体关系”模式 ,这一模式因为将人当做和对象一样的现成的存在者 ,将人和对象一同把握为实体 ,因而将人在价值问题上提出问题的优先性划归为对象世界的事实性的关系。这种自然主义的视角对价值问题的提问是不妥当的 ,对价值问题的解答更是处在价值哲学的门槛之外。只有把价值如其所是地理解为精神现象 ,把价值哲学理解为精神现象学 ,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符合马克思批判精神的价值哲学的门径。价值哲学也不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一个分支 ,而是构成马克思整个思想得以理解的前提 ,因而价值现象学只能从本体论的角度获得说明  相似文献   

15.
单培勇 《创新》2007,1(3):63-66
人对自身力量的个性特征最均衡培养,是人生的最高和最终目的。由此,提出国民素质均衡发展概念,其核心内容是:素质结构与分布,相互生成、相互促进并产生自我均衡发展效应的良好态势;具有主动性与自为性、整体效应性和发展性、历史文化继承性和时代政治性及协调性和非协调性等基本特征;建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我和谐性素质结构的同时,强调提高国民对和谐素质观念内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ives of two Andamanese women, both of whom the British called “Tospy.”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takes an indigenous and gendered perspective on early British colonization of the Andamans in the 1860s, and through the experiences of a woman called Topsy stresses the sexual violence that underpinned colonial settlement as well as the British reliance on women as cultural interlocutors. Second, the article discusses colonial naming practices, and the employment of Andamanese women and men as nursemaids and household servants during the 1890s–1910s. Using an extraordinary murder case in which a woman known as Topsy-ayah was a central witness, it argues that both reveal something of the enduring associations and legacies of slavery,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f the Atlantic in the Bay of Bengal. In sum, these women's lives present a kaleidoscope view of colonization, gender, networks of Empire, labor, and domesticity in the Bay of Bengal.  相似文献   

17.
刘军 《学习与探索》2001,(4):108-110
《穆天子传》作者疑为周穆王同时或稍后的史官.其所记"多夸言寡实",绝非信史,而是主要以虚构手法写成的文学作品.《穆天子传》塑造了一个积极从事和平外交活动的周天子形象,表达了西周时期人民热爱和平、希望各民族友好相处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The traditional detective story—not a crime novel but precisely a detective story—has not really adapted to Russia. To realize the longing for Truth and Justice, normal to any average person, we must still identify ourselves with the heroes of Dick Francis or Agatha Christie. And it is not that the detective story in its classical form is outdated; actually, it is one of the youngest genres and flourishes quite well in the West on a par with the crime novel.  相似文献   

19.
百年前,我国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出版《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首次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冯小青进行心理分析,指出小青的悲剧根源在于其性压抑而致其心理变态。由于受到梁启超等学者的赞赏,冯小青为性心理变态者之定论遂不可更改。然而,从文学阐释的角度看,潘先生的研究正是对一个文学文本的科学误读。  相似文献   

20.
李垚 《阅江学刊》2009,(2):133-137
在西方经验中,社会性别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冲突与对抗,而在中国,虽然男女两性间的冲突长期存在,但是共容与互动却是不容忽视的。清代女性史家汤漱玉的专题记载女性画家之史书《玉台画史》的付梓刊刻、留存与世、其夫婿的鼎力支持及其同汪家四世藏书之间的关系昭显出,艺术创作无关性别,优秀的文化艺术是男女各取所长共同缔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