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从阐述民间祭祀的分野、分析有无巫作中介的民间祭祀特质等方面,论述了民间祭祀在一定历史时期一种宗教活动的外在化形式及其"娱神娱人"之特征.  相似文献   

2.
“商羊舞”是流传于山东鄄城县一带的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以模仿商羊鸟的屈足动作为主要特点形式,属祭祀求雨舞蹈中的一种,带有浓厚的图腾崇拜意蕴,并伴随着历史的变迁由最初的娱神功能向娱人功能转变。  相似文献   

3.
傩舞是传统的民间宗教祭祀舞,积沉着深邃的历史丈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傩舞的宗教色彩不断淡化,由古代的专门祭祀逐渐演变成既娱神又娱人,有的地方还衍变成娱人为主、娱神为辅的民间艺术。傩舞中具有强烈的祭祀宗教成份,倘若抽去这些成份因子,展现出来的是完全具有娱乐游戏功能的傩舞。文章纵观游戏论的各种观点,阐述了游戏的本义与傩舞的精神实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一致的,并通过对傩舞的特征、傩戏的演变以及傩戏时所营造的场面、气氛的分析,得出傩之游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耍耍是土家族传统民间歌舞之一,耍耍起源于原始祭祀舞蹈,后来逐渐以群众娱乐的形式出现。耍耍具有宗教性为主、世俗性为主及纯世俗性等三种不同的社会属性。耍耍的称谓经历了耍神———喜乐神———花灯———耍耍的历史演变过程,同时也完成了从娱神到娱人的功能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花间词的娱乐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娱人———与女性合体作为男性世界的消费品:花间词塑造的富贵、美艳、多情的女性形象全方位地满足了当时社会上男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二、娱己———词人个体情感释放:词人用自己的心灵观察生活,感受自己的情感,在词中酣畅淋漓地表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满族的民间祭祀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历史的演变 ,满族的社会群体逐渐稳定为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满族群体在相异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下 ,其民间祭祀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表现出满族民间祭祀的稳定性和变更性相统一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给现代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和机遇的同时,也对现代化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信息化教学创新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娱教"便是一种信息化教学的新思路。基于"娱教"特点的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内容有:"娱教"的教育性是信息化教学的立足点;"娱教"的娱乐性是信息化教学的关键点:"娱教"的艺术性是信息化教学的创新点;"娱教"的系统性是信息化教学的控制点;"娱教"的科学性是信息化教学的保障点。  相似文献   

8.
"跳马"仪式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祭祀习俗,这种巫、傩文化结合的民间祭祀一直支配着土家族的信仰与社会生活.在湘西土家族地区,由梯玛主持的"跳马"仪式在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发生变迁的情况下仍然相对凝固地保留了原初仪式的样貌,作为一种远古习俗的遗留,其承载和隐含的土家族文化、历史、民俗、艺术、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跳马"习俗已演变成一种民族性、历时性的活态文化,成为土家族民俗生活的文化表象.  相似文献   

9.
作为滇中南彝族民间一个大型传统节祭,咪嘎哈祭俗具有多重生态意义。年度性咪嘎哈习俗,通过一系列严格而神圣的祭祀仪式,不断强化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唤醒着民族历史记忆,传递着民族文化心理。咪嘎哈节祭酬神、娱人的民间艺术展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传播,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心。丰盛的飨食互动,推动村寨内部及其与外部社会多向交流,整合村落间各文化主体,构建良善的民间社会生态关系,维系和谐至亲的地域社会。  相似文献   

10.
郭宇 《南都学坛》2012,32(4):139-140
<正>从南阳汉画像石、砖等文物载体上的图像资料来看,汉代的舞蹈,以其功能可以分为自娱、待客娱人和娱神驱鬼三种类型,其艺术造型也各具特色,本文试分类论述之。一、自娱舞蹈两汉作为非专业艺人所表演的自娱舞蹈是一种即兴舞蹈,它不仅可以倾诉生活中的内心情绪,也可以排解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词学"趣"范畴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批评层面对"趣"的承传运用;二是理论层面对"趣"的承传阐说。在第一个维面,"趣"在北宋前期进入到词学批评中,发展到清代,成为人们品评词人词作的主要审美范畴;在第二个维面,古典词学对"趣"的阐说集中在清代,其内容主要体现为对词趣审美内涵、特征、形态、生成与创造等方面的论析。上述两个维面,将"趣"作为古典词学审美范畴的内涵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是一种具有特殊政治功能的文化,大众文化的"乐趣"是一种抵制和顺应并存的悖论性的政治乐趣。面对大众文化的"乐趣",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面临存在理由、"失趣"和有效性等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是:在正确解读大众文化"乐趣"中实现"知乐";在深刻剖析大众文化"乐趣"中实现"懂乐";在合理借鉴大众文化"乐趣"中实现"雅乐";在大力创造大众文化"乐趣"中实现"快乐"。  相似文献   

13.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对大学生健康快乐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不仅能为学生创设快乐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境状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尚循环更迭,流行趋势风云变幻,解构设计手法在未来主义风格女装上被广泛运用。这使未来主义的女装风格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设计上也更加出彩和别出心裁。设计手法在不同风格服装上的创新融合,使服装设计出现了新的流行风潮,从而进一步满足了社会对服装功能性和表达个性的需求。使穿着者体会到更多穿衣新概念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网络流行语“XX体”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网络中出现了一类以“XX体”命名的特殊语言现象,并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些特殊流行语的生成方式有原创、模仿和词句替换.社会热点事件、民众情绪发泄以及网民的自娱自乐是它们产生的原因.同时它们也具有来源多样、传播广泛、多有固定语言结构和情态鲜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论清末民初通俗小说的娱乐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的通俗小说家表现出超然型的创作心态,更重视小说的“情”和“趣”,更关注小说的娱世功能。他们的娱乐主义文学观与世俗化价值取向同生共存,既是对通俗小说艺术特性的尊重,又是对接受者的尊重。他们在适应读者阅读需求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和探索,丰富了通俗小说的表现技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通俗小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普及。  相似文献   

17.
浅论高校办公室秘书工作的参谋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办公室作为学校机关和领导的秘书部门,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发展日益迅猛的新形势下,其参谋职能将成为办公室工作的首要职能。本文试就高校办公室秘书工作发挥参谋职能的重要性、特征以及如何发挥等问题进行了浅议。  相似文献   

18.
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波特提出来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管理方法。企业价值链管理目标的定位是从传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发展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把视线转移到价值及其活动上,把管理目标锁定在价值链每个环节上。本文将价值链的分析方法移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上,并把研究着眼点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环节。力求以全新的视角来研究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这一"加工"环节所产生的增值作用,以此角度提出人才培养过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新闻娱乐化突出表现为内容上强调趣味性、刺激性,节目风格上注重个性,对新闻节目从主持人到节目形式进行亮丽的包装,既能实现新闻传播的功能及经济效益,又可满足受众需要,但同时也造成传播功能的错位、价值观导向错误。为了保证新闻娱乐化良性健康的发展,必须对新闻媒体从业者重新提出要求,坚守职业道德,肩负起社会责任,把握好新闻娱乐化的"度",保住新闻娱乐化底线。  相似文献   

20.
与宋代整个社会的享乐之风相适应,宋诗表现出一种"乐"的时代主题、特征和审美倾向,尤其是对诗之"趣"的追求和表现更成为宋诗的一种普遍风尚.这当中,又以杨万里诗的情趣、苏轼诗的谐趣、黄庭坚诗的禅趣、朱熹诗的理趣更为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