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几年中国的“吃喝风”就象受了惊的野马,简直是在泛问,公欢吃喝规格也从几十元一桌,到几万、十几万元一桌;从吃山珍海味到开“黄金席”;从三日一小庄五日一大石到大枝三六九小餐天天有。我不明白这是中国的饮食文化在进步呢?还是我们吃者的贫救在膨胀;是中国太富足了呢?还是一些败家子在劳作乐.我只知道中国还有八千万人生活在贫困期以下,还有名干多万中小学生因贫苦而失学。而流入“美食家”肚田里的都是国家的乳汁,纳税人的血汗.吃者是不用指一分钱的。正因为吃者不用掏自个腰包,所以我们在“美食家”中间看到了这样一个怪…  相似文献   

2.
<正> 近见报端,有的学者提出:我国劳动力增长的高峰期处在1985~2015年之间,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在2000万以上,绝大部分在农村;另从七十年代以来的十五年中,我国农机动力以平均增1570万马力的速度增长,高峰期达2000多万马力;因而“人机争酬”,机多活少;决定我国现阶段农作物不能急于走全盘机械化道路,不能过急地追求农机数量上的大发展,农机只能在关键环节上起“补充”、“辅助”作用。上述观点,值得商榷。从生产力经济学的观点看,这是把生产力中的人和工具割裂开来看了,  相似文献   

3.
因特网在全球风头正足,上网已成为许多电脑发烧友极为推崇的时尚,我国的网民队伍由此急速扩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1998年6月30日,我国网上用户已达117‘5万,比年初的67万净增50.5万,增幅为75%;上网计算机54.2万台,比年初增长ot%。上网不仅仅是时尚,更让许多人动心的是因特网正在渐渐把我们的生活“一网打尽”。网上的内容五花八门、精彩之极,几乎是无所不包。而那些兴致勃勃的“网虫”们,最为感兴趣的是以下几种网上功能。电脑上网使喜欢交际的人又多了一种交友的方式。不管身在何处,网上成员的交流和沟通就像和邻居打招…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中华 《求是学刊》2001,28(2):31-36
在世纪之交 ,回顾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不难发现它正在经历并有待完成这样几个转变 :一是在自我反思方式上从“解构”到“建构”的转变 ;二是在自我把握方式上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三是在自我理解方式上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四是在自我定位方式上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1986年,全国拥有3195个艺术表演团体,国家投资补贴5.3亿元。1987年,全国拥有3068个艺术表演团体,17万演职人员。国家补贴34797万元,平均每个艺术团体补贴11.7万元。经费完全自给的国家级剧团仅占3%,而造成的后果却是:有1/3之多的团体不愿演、演不好,甚至有演员几年没有演出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文> 京郊房山区窦店乡窦店村,被人们赞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雏型”。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的外宾和全国遍布廿多个省、市的人员,前去参观考察过。窦店为什么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关键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窦店在短短的七八年内,经济发生了巨变。过去窦店很穷,人称“破街烂镇穷窦店”。1977年人均分配仅79.6元,劳动日值仅一角多钱,有的青壮劳力说:“我顶天立地男子汉,不如母鸡下个蛋。”家家欠粮、欠款。可是到1986年人均分配达到990元,是1977年的13倍。1986年全村总产值达到1456.6元,是1977年97.4万元的15倍;粮食亩产达到1550斤,总产达到651万斤,比1977年(亩产767斤,总产344万斤)都翻了一番。1987年粮食亩产达到1600斤,总产达到670万斤,又获历史最高水平。生产上的突飞猛进,带来了农民生活的大改善。他们说: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短短的八九年间窦店经济面貌为什么巨变?原因在于,窦店人紧紧地抓住了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核心,面对八九年前“破街烂镇穷窦店”的实际情况,在物质文明建设中,贯穿着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搞活中贯穿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于其中,探索了适合于中国农村实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现在,仅就其中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戚攻 《社会》2004,(2):50-52
无论是把网络社会视为“现实社会的延伸”(戚攻,2001)、或一种“全新的社会存在方式”(童星等,2002)、一种“我们潜在的家”(埃瑟·戴森,1998),还是视为一种“流动空间”、“另类空间”(M.卡斯特尔,2001;胡泳,1999)等等,都表明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作为一种社会实存已为学界认同。然而,关于网络社会的已有研究,主要在于探讨它的虚拟性特征,以及“人在两种互动环境中”的活动及方式的差异性;而对于网络社会这种“实存”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以及它与现实社会结构的关系的研究,却是较为薄弱的,笔者拟从这一方面解析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8.
“爱心联络签”是大连市救助管理站2007年8月发放到市内四区296个社区的,发放对象为社区内精神病人、呆傻智障人员、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等特殊易走失人员。“爱心联络签”形似衣服上的标签,用耐水洗的纤维针织品制成,上面用刺绣标明各社区的编号,救助站的救助热线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2011,(5):40-41
毒品是全世界共同面对的几大难题之一.吸毒不仅会造成家破人亡,还会贻害后代.一方面,父母吸毒对胎儿发育和儿童成长会造成严重损害.许多先天性呆傻、  相似文献   

10.
“南山”一词,在曹氏归义军统治时期的敦煌汉文文书中屡次出现,敦煌学界的学者们对之进行了许多探讨,并初步确定它既是指地方,也是指一个部族,但其源流到底如何,却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看法: 1、吐蕃说:敦煌研究院的施萍亭先生持此观点。她根据敦煌研究院所藏归义军《酒帐》中提到的“南山”使者及《新唐书》卷二一六“赞普徙帐南山”的记载,推断“南山”可能是吐蕃在党河  相似文献   

11.
早就从课堂上听到,从书本上看到:著名的《四库生书》及其《总目》,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主编的。谁知;新买到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打开一看,书名之下,却赫然印着:“永瑢等撰”。一时好生骇怪!再看卷首所载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四库全书〉告成表》,文末署名十二人,也是以“皇六子多罗质郡王永瑢”为首,却不见“纪昀”何在?好不容易在《办理〈四库全书〉在事诸臣职名》中找到“纪昀”二字,那距“永瑢”之后,已是第四十二了。亏得中华书局在出版说明中写了一句:“纪昀在四库全书馆内最久,提要的整理加工,也以他的力量为多,因此,这部《总目》虽然以乾隆第六子永瑢领衔编纂,实际上却是纪昀总其成的。”要不然,我还真以为这部巨著,乃是出自永瑢之手,而纪昀则是附骥尾以扬名了!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国理论界就“过渡时期”以及我国现阶段社会的性质问题展开了讨论。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现阶段仍然处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期早已结束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的政治和经济的特征:(1)建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2)经济上的多成份性,其中主要的经济成份是社会主义、小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三种,与此相联系,社会的基本力量是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与资产阶级;(3)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3.
《东西南北》2014,(8):43-43
妻子出国休养儿子“陪读” 郎永淳和妻子吴萍相识于广播学院,郎永淳还没毕业,就被《新闻30分》录用,住到了节目组安排的宿舍里。吴萍在《爱,永纯》书中写道:“永淳不知从哪里弄来一辆自行车,每天下午下了节目,他就从长安街最西头骑到最东头,到了学校常常是说不上几分钟的话,他又得匆匆骑车固台,来回四个多小时,他却是一副很满足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诚如孙越生先生所说:“在历史上,统治中国最久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官僚政治。……但是,几千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浩如烟海的著作里,专门系统地批判官僚政治的书籍,却是寥若晨星!”今天该是对官僚主义作彻底清算的时候了,这是涉及到改革事业成败的重要之举,“此幽灵不除,中国现代化难成”。不久前,有人建议重读李自成,而我们觉得重读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的意义决不在重读李自成之下。  相似文献   

15.
在京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在中国逐渐成为潮流.据统计,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有8000多万,到本世纪末将达到1.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0 8.近年来,我国的人口流动逐渐由分散的、跑单帮式的流动向家庭型迁移转变.上海市流动人口中28.3%是举家迁移,在上海居住时间达数年之久;武汉市150万流动人口中,家庭式流动超过50万,占武汉流动人口总数的33.3%;北京329.5万流动人口中,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9.9%,约20多万,据有关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流动人口中学龄儿童、少年若按2~3%推算,估计全国有200万左右,北京约有8万多9.流动人口的发展态势决定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6.
也许,可以不叫“潮”和“热”,信仰宗教的人数剧增却是今日中国大地的一个客观事实。教堂钟声敲响,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信徒从四面八方向教堂涌来,十分沉醉地唱着赞美诗,低眉顺目地画着十字,极为虔诚地向上帝祈祷……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基督教徒现有420万,天主教徒350万,伊斯兰教徒1400万,佛教徒950万,教徒人数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但绝对数并不小,约有2千万之多。随着“信教热”的升温,儒教者由“白发”多、文化层次较低变成年龄趋轻、层次趋高的现象。据开赛因沈阳币委调查,在立市6500多sg舀徒中,责年入…  相似文献   

17.
上篇:海盗瘟疫再度猖獗国际舆论一片哗然南中国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在这350多万平方公里的水域上,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海盗所困扰,早在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殖民主义者相继而来,他们在我南中国海“杀人抢船、势甚猖獗”,“飘劫行李,至掠食少儿”,被中国人痛骂为“拐孩匪”!几百年过去了,南中国海的海盗瘟疫,非但没有绝迹,反而更加猖獗,杀戮人命,奸淫妇女,劫船越货,横行海上,称霸一方,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1992年9月,设在英国伦敦的国际海事局在吉隆坡成立了全天候反海盗中心,并发出警告:南中国海海盗活动再度猖獗,仅1991年至少发生100多  相似文献   

18.
娼妓制度在我国存在了好几千年,但它却是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旧社会里,城市越大,娼妓也就越多,这种情形一直到解放后才随着社会的改革而被消灭。考娼妓这个名词,古今书法不同,古时候没有女旁的娼字,是写人字旁的,就是我们现在写的“提倡”的“倡”。《古诗十九首》:“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诗中的倡家,指的就是妓家。“妓”字也是人字旁,写作“伎”。从唐朝开始才有了女旁的“娼妓”两个字。  相似文献   

19.
姜夔“自然高妙”说的美学内涵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高妙”说是姜夔在《诗说》中提出来的。他说:“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关于自然高妙,古今论者多认为是姜夔对风格意境的最高要求,是其审美理想所在。如清人谢章铤在评论四种高妙时说:“自然高妙,词家最重,所谓本色当行也”①。今人郭绍虞先生说:“白石论诗,标举四种高妙,而以自然高妙为极诣”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指出:“四种高妙中以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  相似文献   

20.
<正> 我认为,我国文学从“古代矽到“近代”的变革,开始子一九○二、一九○三年间,完成于“五四”之后。它跨越两个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由两代文学作者完成。我曾经希望回到文学自身,去寻找这一变革的“内部”规律,得到的却是困惑。从内容方面看,我国文学从明朝中叶起就开始蕴积着近代个性解放的因素,然而,开始于一九○二、一九○三年的文学变动却与此种精神意向是脱节的,大量表现在进步文学中的,是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