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过程。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互为前提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在统一、互相促进的历史过程。我们需要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努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最高价值诉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体而复杂的实践过程.因此,从现实出发,全面分析我国现阶段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将为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也是一个迫切的现实课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髓 ,在于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就是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 ,人类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与生存困境 ,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代以来人自身片面发展的缩影和集中表现 ;社会的片面或畸形发展已经并仍在加剧着人的片面与畸形发展。因此 ,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蕴涵 ,探求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既具有理论价值 ,更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实践意义。本刊约请北京的五位哲学博士 ,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以期促进对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的,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具有负面影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理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本质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求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道路、结果和过程、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是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具体体现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交互作用 ,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能力、需要、社会关系和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互动共进、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在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过程中努力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为前提。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无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而不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交互作用,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浅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内在必然要求。阐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新时期中国社会的集中体现。其根本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视为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主体,以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实现途径,以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保障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新节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动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勇气;全面依法治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规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智慧;全面从严治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新保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担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人的全面发展理念增添新内涵,开辟了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历史过程。考察和研究人的全面发展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客观现实 ,确立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当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是实现人类奋斗目标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学习化社会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努力创建的一种理想社会图景。它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教学理想的追求,蕴涵着更趋完美的教学价值取向(人的主体性建构、人的全面发展、教学上升为师生的生活方式 )。基于学习化社会的理念,建构完整性教学,成为我们向学习化社会渐进的过程中所努力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阐释。和谐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必须努力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着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新的时代特性,结合这些新的内涵努力探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对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全面发展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内涵,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如果仅仅站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或者反之,都会陷入环境伦理困境,和谐理念可以整合两者中的合理成分,超越两者的对立。这就要求处理好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关系,人对自然的适应和改造的关系,人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根本的是要依靠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新民本主义的时代内涵及其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本主义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本观。无论是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哲学,还是作为中国改革发展的路向,新民本主义的内涵应是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要求的。在当今,党的新民本主义应是指以"关注民生、保障民权、发展民主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概括市场经济对价值观的非直线型和非单维度的影响基础上,从主体意识、效益意识和人际观三方面分析市场经济对人的价值观的双重效应,提出市场经济在现实运行中把主体性意义、独立自主的价值理念还给人的同时,又将人的主体性异化,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在培育了人的效益意识,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时,又导致人的物化;在形成了对他人劳动、利益尊重的意识同时,也导致了人际关系的“陌生”和“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