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原因、范围类型及其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既是一种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反映着对外文化交流的背景 ,记载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吸收外来词是丰富汉语词汇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是 ,吸收哪些外来词 ,如何吸收 ,外来词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外来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以及外来词的规范问题 ,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
汉语形借外来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反映社会和活的一面镜子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凡是社会上出现了的新的东西 ,不论是新制度、新体制、新措施、新思潮、新物质、新工具及新动作 ,总之 ,这些新的东西都一定会千方百计在语言中表现出来”。外来词正是这种新“东西”在语言中的特殊表现。汉语借用外来词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有些词 ,如今一般人甚至都不觉得它是外来的了 ,本文主要探讨新时期源于英语的借词涉及哪些方向 ,又出现了哪些新的借入形式 ,它们是如何在汉语中“安家落户”的。  相似文献   

3.
张虹 《学术交流》2012,(5):146-148
当代汉语对进入的外来词除了单纯的吸收以外,还根据汉语本身的语言特点对其进行了改造,以适应汉语的语义系统。外来词在使用中出现了多种词类活用现象。我们在承认这些新特点给现代汉语带来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的同时,也要正视其带来的语言运用方面的不良倾向,及时讨论有原则地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4.
英语和汉语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语言各自都形成自己的体系。一般来说,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语言在具体的环境中都有明确的语义。但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和灵活性,难免会发生语义不清或者引起两种以上理解的语言现象,即语言的歧义现象。英语是综合———分析语,既有一定的形态变化,也有相当稳定的词序和一定量的虚词;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即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词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所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歧义现象存在的条件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本文将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掌握这种工具来发展社会。在科技迅速发展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汉语是我国的主体语言,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使用中培养起来的。学生学习汉语不能“为学而学”教师教授汉语也不能“为教而教”,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个问题。下面谈一谈笔者在给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的一些体验。  相似文献   

6.
邓慧蓉 《学术交流》2008,(3):148-150
外来词同义译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当代同义译名现象的产生与音译词的流行是分不开的,它主要表现为音译词和意译词并存.同义译名现象生动地展示了当代中国语言生活的一个侧面,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某些特点:高效率、个性化、多样化和国际化,能使我们感受到社会前进的步伐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同义译名互为补充,在语用中表现出不同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语境差异,为汉语提供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交际需要.同义译名为汉语增加了许多同义词组,成为汉语产生同义词语的一条新途径.同义译名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能被简单地视作语言的累赘.  相似文献   

7.
曹春梅 《社科纵横》2006,21(4):105-107
汉语文化不仅仅指汉族人的文化,还应包括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古代西域就有汉语文化传统,西域各民族或是学习汉语,用汉语承载各自的文化;或是通过汉译,传播各自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语文化与古代西域各民族语言文化共存互生,互为资源,互相学习,互动并进,充分体现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汉语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外来词做为语言的一部分给俄语带来了新鲜血液,但同时过度使用外来词破坏了俄语的纯洁性,给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混乱,在新的时期尤其在西方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怎样对待英美外来词,合理使用和借用这些外来词是俄罗斯人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这些俄罗斯文化的研究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主语与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比—主语与主题高登亮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由于两种语言的语系不同、使用语言的民族不同,因而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不同;英语和汉语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会用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语法结构...  相似文献   

11.
闻彤 《社科纵横》2009,24(10):170-17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约定俗成的,能够反映出不同国家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学习一种语言,不但要掌握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还要了解该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想意识等,即他们的社会文化。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语言与了解文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达斡尔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过程中,达斡尔族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品格.在开垦和发扬北疆文明的历史中,在清代以来的反抗外敌入侵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革命斗争中,在有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转折时刻的历史选择中,其认真对待历史足迹、珍视历史传统、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达斡尔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对促进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对促进北方各民族间感情的融合与增强,对促进达斡尔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具有宝贵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谚语和汉民族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语汇最能反映文化的内容。和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熟语一样.谚语正是汉语语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数量庞大,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文明的各个领域,全面地反映了汉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以及汉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处世哲学,处处闪耀着民族智慧的火花,成为汉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我们研究语言事实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汉语谚语和传统道德观任何民族都有其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伦理道德,伦理道德观对整个社会都具有深…  相似文献   

14.
刘青秀 《社科纵横》2009,(9):119-120,125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无论其人口多少,地域大小,都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民族的形成属于一定历史时代,贵州的各兄弟民族,是从古代的众多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整理出居住在贵州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汉族几个主要民族的融合、演变线索,并分别进行了简要叙述,从而揭示了各民族在开发贵州、建设贵州的历史进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在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汉语如何吸收外来词并保持自己的 纯洁性的问题。文章指出,汉语的纯洁性是一个主要针对书面语的动态概念,其核心是保存汉 语所固有的特点与优点,即单音孤立性。文章分析了汉语吸收外来词语以意译为主的传统,批 评了当前在外来词语的运用、书写诸方面的混乱现象,指出应加速汉语汉字的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论语言的形式美──兼论汉语民族性格之三张凡一、不同民族的语言形式美有不同特色人类语言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是个客观事实。这是由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进程、地理环境既有共同处,又有区别,乃至迄今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对宇宙的认识和人...  相似文献   

17.
一、要重视文化因素
  汉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往往具有“视而可识,察而见意”的形象特征;字形中充溢着鲜活的诗意;汉语的字可以轻易组成丰富多彩的词汇,词组又铺排成千变万化的句子;汉语重文意、重精神。象形的文字,叮咚的诗句,丰富的意象,悠久的文化,是诗,是画,也是史。我们要在教学中,带领、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美丽,感受汉语背后深广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藏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数,民俗文化中的剪纸、灯谜,民间文化中的传说、神话很感兴趣,我们就可以把内地一些带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东西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教学中汉民族文化精神的贯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载体,体现着该民族独特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所谓语言的民族性也就意在于此。而外国人在学习汉语言的同时,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着汉民族的文化。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应紧紧把握汉语在语法、构词、文字等方面所独具...  相似文献   

19.
满语是满族的民族语言,随着满族入关,满语经历了由"单一民族使用"到"满汉两族通用"的繁荣时期,然而随着满汉两族的文化交融以及汉语语言的文化强势性,在满语和汉语的语言接触中,满语的官方地位逐渐下降并最终被汉语代替。直至今日,满语已成为了"全世界识讲满语者不足百人"的一门消亡语言。归根究底,满语的消亡是由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也是一种语言在接触中受到另一种语言侵袭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与民族接触的日益迫切的需要,英语教学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随之而来的要求对所属文化有所了解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