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兴国有财政是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以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振兴国家财政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有效地利用外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财政理论和正确的财政观,应当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广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财政理论,并且加以适当整合和发展的结果。坚持"国家分配论",借鉴"公共财政论",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是我国在现实条件下形成科学财政理论和正确财政观的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3.
正确测度并优化财政支农绩效对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十分重要。在建立包含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较为系统的财政支农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大陆地区26个省(区)2007-2011年的财政支农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环境中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提高财政支农效率的有利因素,而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对财政支农效率提升具有反向作用;在剥离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影响后,财政支农效率整体呈现出下滑,但在样本期内,每年的效率值均呈上升态势,财政支农效果正逐步得到改善;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0.9的临界值可将财政支农效率划分为4种不同类型,各省可以根据自身效率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从管理水平提高或生产规模改进两方面改善财政支农绩效。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公布的"财政收支系统法",初步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但没有得到执行;为增强战时国家财政统筹力量,1942年又将全国财政分为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两大系统,规定了县和乡镇自治财政的各项内容;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恢复了中央、省、县三级财政,加大了地方财政收入,使地方财政逐步剥离出来,但由于强化统治,使得地方财政的整理变得摊派横行。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科体系中将财政学定位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这样的定位不能满足财政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使财政学失去指导财政工作的能力,也不能满足中国现实政治发展对财政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延续国内外探讨财政学政治属性的传统,探索财政研究的政治学路径,发展财政政治学学科。财政政治学是财政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属性上可归为政治学。在当前,财政政治学研究至少可发展财政运行政治学和财政转型政治学两个分支。  相似文献   

6.
财政本质上是一个以国家为主体的财富收支系统。该系统内含目标、执行机构、鉴别机构、决策与调节机构等四大基本元素。四大元素的功能耦合关系决定财政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机制。财政职能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财政职能的特殊性是财政职能一般性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效率、公平、稳定是财政工作的目标,而非财政的职能。财政的职能只能从财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以及与运用能力相匹配的所应承担职责的角度去界定。  相似文献   

7.
贾汪区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方针,树立凝聚人、调动人、激发人,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三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区财政局先后被财政部授予"全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称号;被省财政厅授予"全省财政系统先进  相似文献   

8.
当前学科体系中将财政学定位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这样的定位不能满足财政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使财政学失去指导财政工作的能力,也不能满足中国现实政治发展对财政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延续国内外探讨财政学政治属性的传统,探索财政研究的政治学路径,发展财政政治学学科。财政政治学是财政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科属性上可归为政治学。在当前,财政政治学研究至少可发展财政运行政治学和财政转型政治学两个分支。  相似文献   

9.
财政与城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对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现行财政政策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财政对策,有助于我国城镇化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是人们对财政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认识,公共财政包含在国家财政的内涵之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财政,所以应实行公共财政改革。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建立财税协调机制,以促进财政资源共享,已成为现时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建立财政资源共享发展指标体系,运用极值熵值法测算长三角地区的财政资源共享指数,并以此为基础,构建Tobit模型以识别财政资源共享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财政资源共享发展指数变动趋势表现为"先下降,再放缓,最后上升",共享发展指数整体偏低;财政分权、财政资源数量、政府收入与长三角财政资源共享具有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区域空间联系程度与财政资源共享具有负相关关系。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作为国家级层面的发展战略,该地区需要逐步建立财政统筹机制以打破区域藩篱,通过优化合作共享激励机制避免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并通过建立财政资源共享绩效评价机制实现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约束和预算约束,从而有效实现财政资源共享数量增加和财政资源共享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财政农业投资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功能中经济功能的权重不断降低,而非经济功能的权重快速上升。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提高农业综合价值为目标,树立现代农业价值观,从投资主体、投资机制和投资结构等方面重塑财政农业投资模式,促进非经济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规模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威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的长期发展。利用2009—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选取考虑时间效应和个体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财政分权和财政透明度联合视角下,探究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财政透明度对财政分权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分权程度增加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务减少,财政支出分权程度增加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而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从财政透明度的调节效应看,财政透明度抑制了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作用机制,而对财政支出分权作用机制的影响不显著;从扩展性分析看,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小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据此,政府应逐步完善财政分权机制,继续扩大财政信息披露,以实现政府对地方债务的有效控制和系统性风险的有序化解。  相似文献   

14.
省管县体制下财政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省管县体制下的财政问题,运用制度经济学分析了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并以湖北省孝感、荆门等地为例,分析了四项财政在改革中存在的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地方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提出调整各级财政在新体制下发展思路,协调发展市级财政,快速壮大县级财政,建立适应多级分税制需要的税制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山区财政困难已成为全省财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要振兴广东财政,必须改变山区财政状况。本文首先说明壮大山区经济,振兴山区财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接着分析当前广东山区财政经济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发展山区经济,振兴山区财政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6.
论民族地区的另类贫困--地方政府财政贫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在我国政府确定的扶贫对象中只有贫困人口及其家庭 ,因而事实上存在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财政贫困的问题 ,往往被忽略了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民族地区深度的基层财政贫困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方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基层财政贫困的形成既有历史的因素 ,也有现实的因素 ;既有上级的因素 ,也有自身的因素。“官多扰民” ,基层政府财政贫困“更扰民” !基层财政贫困与群众贫困存在着互相制约的恶性循环关系 ;而消除基层财政贫困往往成为消除群众贫困的前提或基础。发展要有新思维 ,改革要有新举措 ,必须把对贫困群众的扶贫与对基层财政贫困的扶贫结合起来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 ,自身努力与上级财政扶持相结合 ,西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为从根本上消除民族地区的群众贫困与政府贫困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财政分权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选取2001-2018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作用。结果表明:(1)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产生了扭曲效应。(2)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挤占财政科教支出、扭曲税收竞争行为以及引发土地财政扩张等路径实现的。为了缓解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扭曲效应,本文提出优化现有地方政绩考核机制,转变地方"重生产、轻科教"支出偏好,有效约束地方税收竞争行为,以及建立健全地方土地管理体制是实现制造业产业集聚的财政分权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政府间横向财政失衡是实行政府分级与财政分权国家必然出现的现实问题。德国纵横交错的财政均衡模式是规制横向财政失衡的典型,其成败功过均对财政分权效果未臻理想的我国财政体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国内已经出现的诸如对口扶贫、区域经济协调等旨在消弭横向财政失衡的零散做法,亟待法律化与规范化,使财政转移支付与财政合作等模式成为规制横向财政失衡的系统性法律,以缓解经济落后地区财政资源匮乏的窘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财政的强有力支持;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支农的新机制,必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作用。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发挥财政以“资”引“资”效应;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完善财政保护政策,保持农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国内各种冲击因素的累积叠加下,地方财政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提升地方财政抗风险能力、实现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是地方财政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与目标。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与地方财政实际,本研究从地方财力的可持续、区域间财力的均衡性以及地方财政体制的适应性等三个维度阐释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的内在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具体提出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的基本路径,为新发展格局下深化我国地方财政改革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