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的基础.甘肃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具有区域差异性,而且具有区域趋同性.系统聚类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将甘肃省各地区划分为四类区域;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因此结合各类区域的资源禀赋特征,提出适合各区域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绿洲生态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绿洲经济,曾为干早、半干早地区,孕育了古老的文明。绿洲经济是典型的生态经济。它具有二重性,包含着两个系统。一是绿洲生态系统,二是建立在这一系统之上的社会经济系统。二者之间既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又进行着自然力与人力作用的相互转化。基于绿洲经济系统必须依赖于绿洲  相似文献   

3.
甘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特征与生态农业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甘肃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 甘肃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蒙新高原区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区的过渡地带,兼具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地形起伏所形成的垂直差异对水平地带性的叠加形成了变异明显的垂直气候带,所以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即使在同一地区内,也因具体自然环境及地形植被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引起水热条件明显的局部变化,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从不同类型区来看: 陇东陇中农业生态经济区由陇东黄土高原区和  相似文献   

4.
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是由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耦合而成的复合型系统,科学地解析其结构要素及结构功能关系,对于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整体性能与相关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当代系统科学是研究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最有效的科学理论,它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方法论工具.  相似文献   

5.
边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概念与特征,边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体系包括:协同学、地域分工、梯度推移、区域经济增长、博弈、成长三角、行政区边缘经济和总部经济等理论.边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实践体系的特征是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  相似文献   

6.
区域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外部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协调发展、区域政府的特殊地位及其作用是区域生态行政兴起的基本动因。而所谓区域生态行政就是指生态环境区域内的区域政府能够以生态环境价值为行政目标,积极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并最终能够切实履行区域生态管理和生态服务职能的行政行为。其建设思路主要是大力培育与弘扬区域生态环境合作的行政文化,逐步建立与健全区域生态环境合作的行政制度和充分应用与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合作的行政技术。  相似文献   

7.
生态经济浪潮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显著特征.重庆市"十五"计划纲要把三峡库区定位为生态经济区,这是在新形势下在生态脆弱地区快速发展经济的全新尝试.三峡生态经济区是以发展经济为动力,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特色经济区域.其特点是运用生态经济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指导经济发展,使生态经济系统中各种要素与物质更合理地转换,使自然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中心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系统是区域经济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力量.建立区域物流中心是促进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城市本身和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双重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青海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和生态文明理念 ,文章以青海为例 ,在对中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并提出以区域生态经济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第三产业生态化等层面促进西部地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符号经济与非物质化的信息经济、媒介经济、生态经济、都市经济、文化经济、环境经济、旅游经济、休闲经济、形象经济的典型信息系统要素及创新元素的关系,完成了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数字创新系统研发与内容资源的符号结构阐发,并在汉文化诗学符号表达体系、汉字文化神话符号表达体系、汉文化历史符号表达体系及中国生态资源、生态文化典型信息的数据模型与演示符号表达体系、中国城市文化的符号表达体系的归结中,探索了符号经济的国家数字文化创新系统,并提出这一数据库与信息模型建设的相应对策与信息典型化的方法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界定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特征;其次探讨了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原理;最后提出了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2.
传统宗教文化的诸多形态与东南地区社会经济相互影响 ,凸显出区域特征的文化经济内涵。寺观是此内涵的酝聚场所 ,寺观经济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特质与社会价值。本文试图从寺观经济内部结构和外部影响两方面分析、归纳寺观经济的主要形式和社会作用 ,揭示该地区宗教与经济互动的具体规律。在此基础上 ,作者进一步阐明该地区寺观经济的区域特征及社会影响 ,指出历史上东南地区宗教组织及其活动场所在区域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以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发展的动态性入手,借助统计分析方法与灰色系统理论,通过对比分析与结构依存性解析,探讨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的主要特征与可持续性。研究显示,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的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增长,虽然人均生态承载力保持在低水平上的稳定与小幅回升,但对遏制生态赤字的持续增大并没有产生积极作用;社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足迹变动存在较强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河源区是指一条或多条江或河的源头地区。江河源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江河源区生态系统是由江河源区自然生态系统和江河源区社会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耦合在特定的江河源头区域上,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本文分析研究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三大服务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的。城市从其产生以来,已经历了从古代原始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基础上的城市发展为以社会化的商品生产为特征的近代工商业城市,现在又进一步向信息集聚与交流中心的文化城市方向演变;城市的空间结构是从相对稳定的封闭式单中心结构向动态变化的开放式多中心结构方向演变。它正酝酿着一个巨大的变革,这就是分化了的城市相互杂交,孕育出新的一代,它是城市化的农村与农村化的城市相结合的区域城乡网络,即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与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相互衔接相互渗透而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城乡“结合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产业系统代谢是连接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重要纽带,因此,产业生态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梳理国内外产业生态化研究的相关成果基础上,产业生态化研究要综合运用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产业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并以融入社会经济因素的物质经济代谢分析拓展已有的分析方法。围绕我国产业生态化实施路径选择,以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动态良性互动为目标定位,强化"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的运行机制;并在时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差异化发展,统筹整体与局部、现在与未来的产业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与工业经济时代经济运行的“规模经济”特征相比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运行的典型特征是“系统经济”。旅游经济的运行具有系统经济性 ,因而它必然按照“系统经济”的基本规律运行。与此相适应 ,对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又面临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的西部旅游业来说 ,理应采取与工业经济时代迥异的面向“系统经济”的发展对策 ,以保证西部旅游资源优势的发挥和旅游经济效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宁夏处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生态脆弱,生态建设难度大,因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宁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借鉴东部典型区域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梳理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绿色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是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宁夏处于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生态脆弱,生态建设难度大,因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宁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借鉴东部典型区域及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教训,梳理了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绿色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改革政府考核机制、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本质上是聚集于一定空间的企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开放经济系统,因此本文试图从企业层面入手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它进行全新解释。首先,本文阐述了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区域的本地化经济关系和区域的区际经济关系,以及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交织形成的区域经济关系网络。认为,区域经济关系网络使区域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有机地结合,形成区域生产系统。其次,对区域生产系统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从要素的竞争与合作、系统与区内外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对区域生产系统的特征进行了解释。第三,指出区域生产系统是区域经济系统的核心,它的特征和变化代表和反映着区域经济运行的机制和变化。因而通过分析区域生产系统能够揭示区域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在结论部分,作者还进一步提出增强区域生产系统运行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