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和资产评估关系的阐述,来分析公允价值在资产评估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炜 《管理评论》2004,16(11):35-39
本文采用信息经济学、微观结构理论和动态规划的方法,从考察投资者接受新信息后形成对资产价值的后验看法入手,通过理论建模,根据投资者认知偏差的保守性偏差因素建立了一个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在基于完全理性的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者对信息的贝叶斯学习模型的基础上,文章先构建了一个基于保守性偏差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然后用其证明了保守性偏差会导致资产误定价,最后用保守性偏差引起资产的误定价来解释了证券收益率的异象。  相似文献   

3.
亏损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扬  田益祥 《管理评论》2007,19(7):52-57
本文对新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后亏损上市公司整体以及具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亏损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前后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还检验了资产减值准备数据本身是否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亏损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后增强了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计提的减值准备数据本身也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同时,文章还发现投资者不能有效识别微利公司的会计盈余质量,而对于巨亏公司与通过转回减值准备方式盈利的公司来说,其会计盈余数据的决策相关性显著低于对比公司,投资者能有效识别其会计盈余质量,这为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可转回的会计准则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4.
赵红  张莎 《管理学报》2012,9(11):1643-1647
根据我国六大银行688条顾客数据,运用MLwiN 2.10Beta软件进行了分层回归建模,探索消费者信心对我国银行业顾客资产驱动因素与顾客忠诚意向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价值资产与顾客忠诚意向、品牌资产与顾客忠诚意向之间的正向关系随消费者信心的减弱而减弱。消费者信心对关系资产与顾客忠诚意向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由此,解决了银行业战略营销投资的优先次序问题,分析了消费者信心变化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为在消费者信心低迷或高涨的不同情境下,银行应采取的营销策略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5.
资产结构、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委托代理模型和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股东最大化剩余推导了生产效率参数的求解方法。以此为基础,主要研究了资产结构与资产效率、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利用1999-2006年期间存在管理层持股745个企业年数据,发现在资产结构与资产效率、资产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倒U型"规律,但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存在正U型关系。因此可以得出资产结构能够影响生产效率和企业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赵丽荣  张俊瑞  李彬  马晨 《管理评论》2012,(7):110-116,142
目前,资产流动性对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在理论上存在很大争议,主要有"正向影响"、"负向影响"和"倒U型影响"三种观点。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市场1998-2009年间12110个公司年度观测值为样本,采用资产交易强度衡量资产流动性,实证检验了上述三种观点。结果表明,资产流动性越高的公司债务期限越长,即资产流动性正向影响债务期限结构,支持了较高的资产流动性能够增加公司清算价值从而延长债务期限的经典理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改制转型,出现了大量的企业重组现象,而合理定价目标企业才能保证并购活动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想合理定价目标企业,则一定要重视价值评估。企业并购中价值评估的主要内容有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和并购协同效应。本文主要研究了资产重组中价值评估应重视的问题,以及选择哪种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8.
张莎  赵红 《管理评论》2012,(3):84-90
为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顾客忠诚意向驱动因素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将银行类型作为调节变量引入模型。Logit Moderated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顾客忠诚意向的差异,主要来源于顾客对两者价值资产和关系资产的感知显著不同,而顾客感知两者品牌资产的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在其它变量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比股份制商业银行为顾客提供的价值高,但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国有商业银行与顾客的关系更紧密。该结论从统计上论证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各自维持顾客忠诚的特点,同时也为银行未来优化营销经费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商业实质的判断.进一步阐明了商业实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账务处理的影响程度,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在应用新的会计准则进行相关业务处理时起到借鉴作用,共同推动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企业中的实施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在会计核算上有许多共同点,但两类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持有期间,重分类以及税务分析上有不同之处。结合实例分析两类金融资产在会计核算上的异同以及对公司财务产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企业对生态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及会计信息披露的需要,森林生态资产的作用、计量及会计处理已成为会计界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有关森林生态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处理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将逐步完善对森林生态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本文从森林生态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出发,详尽阐述了森林生态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初始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以便提高企业会计工作者对森林生态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处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2000-2004年发生资产剥离的372家公司为样本,对价值创造指标进行了细致分解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对于剥离前一年EVA都为正的公司,毁损公司价值的剥离在剥离前一年的资本利用效率、资本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和收入都较低。对于剥离前一年EVA都为负的公司,资本支出偏高的公司虽然通过剥离能回收部分资本,但仍无法改变毁损公司价值的状况。对于剥离当年EVA都为正的公司,如果剥离当年的资本利用效率偏低,这样的剥离在剥离后一年是毁损公司价值的。对于剥离当年EVA都为负的公司,如果剥离当年的资本支出和资本成本都偏高,在剥离后一年也无法改变毁损价值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资产是依托互联网而产生的、由企业或个人所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具有收益预期的网络经济资源,是独立于企业传统资产之外也有别于信息资产的新型网络无形资产。本文根据网络虚拟资产的成本开支和预期收入的稳定性来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历史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市场现价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以解决评估中的难题,防止网络虚拟资产流失,增强网络虚拟资产赢利,加强网络虚拟资产会计核算,并为网络虚拟资产纠纷的解决提供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周俊华 《决策与信息》2009,(12):133-133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加剧,如何才能提高竞争力,并长期地保持这种竞争力成为企业越来越关注问题。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到只有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保证客户忠诚,才能取得长期的、非价格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营销的管理与实践有了很多新的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企业品牌权益与顾客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评估技术不仅在企业的财产物资评定估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确认我国国有资产价值、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时也起着重要作用。如今政府会计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工作重点,通过界定政府资产、探讨立足于政府资产的各种资产评估技术,为完善政府会计改革中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是国家主要的经济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国有资产管理核算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稳定、改革和发展,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大事.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核算不断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正处于国有资产改革的深化时期,如何进一步搞好国有资产管理核算,直接关系着国有资产的改革能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将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实施的国有资产管理核算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着重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核算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核算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资产减值定义、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和计量的基础.我国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与IASB和FAsB不完全相同,主要基于公允价值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量的现值,这样必将造成可收回金额计量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于某些资产规定了可按重估价模式予以后续计量,同时在相关的资产减值准则中,又规定了该重估价模式计量的资产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减值测试.本文对于资产以重估价模式计量以及资产减值这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具体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产减值准则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与以往的资产减值准则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本文希望通过对新旧资产减值准则差异性的比较分析,能为企业更好地利用新准则规范企业行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公司价值、资产收购与控制权转移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控制权转移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控制权转移方式则是控制权转移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考虑控制权转移之后的资产收购行为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独特的制度背景,对中国特有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相对来说,无偿转让公司的现有价值比较高,并且公司未来发展较为乐观;而有偿转让的大多是现有价值低并且目前看来发展前途较为悲观的公司;有偿转让公司在控制权转移之后更可能发生收购资产的行为;从总体上看,收购资产所产生的收益能够显著地提高公司价值,并且有偿转让公司所收购资产对价值的贡献较无偿转让公司要高。以上结论表明,价值高的公司一般不会采用有偿方式进行转让,而新股东之所以愿意有偿购入价值低的公司,后续收购资产而使公司价值显著提高则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