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好奇是儿童的心理特点,它往往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  相似文献   

2.
王素兰 《新天地》2011,(8):113-113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激活主体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才能逐渐形成主体积极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3.
作为教师,要顺应时代,调整自己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其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希望是看到孩子能够吐露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个性,以此让学生得到切实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自己思考,自己探究,从而有所感悟,发现规律,明白道理。于是有不少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往往留出很长的一段时间让学生去思考.美其名曰:“让学生的思想充分酝酿成熟。”整个课堂沉静如水,不见一丝涟漪,我不禁要问上几句话——你知道学生在思考吗?学生思考的方法对头吗?学生已经得出答案了吗?  相似文献   

5.
以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口译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口译特点、学生专业差异和教学情景,从译前、译中到译后,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堂到社会采用"交互"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去参与口译教学活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组内外交互的动态教学,促进学生口译知识的主动获悉并自觉吸收。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在现实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很多时候或多或少存在忽视“个性化行为”的现象,怕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经常有意或无意“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未能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的记忆,而应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里产生.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应从内容入手,解决“米”的问题.这一观点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素材仓库中的“米”十分匮乏.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如.写“一件难忘的事”.不是老师周末给“我”补课,就是妈妈雨夜送“我”上医院。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不是捡钱包,就是让座位。小学生的生活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课堂生活、课间游戏、同学间的趣事、街头见闻、邻里情、父母爱……为什么五彩的生活难以进驻学生的习作?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常常把身边发生的事一带而过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近几年来,我指导学生写生活随记,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习作中“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爱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抓好学生的习作,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教学中,语文教师有义务想尽办法使学生不认为作文是一件苦事、难事,要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写,提高习作水平。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亲身的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14.
杜威提出了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截然相反的观点“儿童中心”论,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与界定,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在儿童生活、生长和改造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是反思教学的实践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心理活动的研究者,师生互动中的交往者。研究探讨杜威的教师观,以期对我国的教学改革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教学应真正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努力让课堂成为弘扬个性的广阔天地,使阅读教学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主,突出学生的自主读书,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阅读,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整体提升朗读感悟能力,从而促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我认为,语文教师的职责在于促使学生亲历语文学习实践,让学生在参与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与考核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具有密切关系的两个环节。在“以人(学生)为本”的理念支撑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系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基本原理”教学与考核的改革实践。在教学改革中,遵循了从教师的“教”回归到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思想,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重新进行定位,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创造新知识和形成新思想的人。这一教学模式由十个相互衔接的环节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构成。  相似文献   

20.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课堂上学生不受约束提问题,教师相机点拨、指导,确实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效果。不过学生的质疑往往会在教师这不经意的包办代替中,使有效提问变成无效提问,甚至把问题的空间缩小至零,从而掩盖了问题背后所能引发的知识迁移。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该瞄准哪些“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