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中国"认同是中国国家认同的最高形式。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的今天,这一认同依然面临着台湾与大陆一百多年的政治困境和历史包袱。只有真正对两岸历史进行纵向分析,走出"一个中国"认同面临的政治困境,卸下并解开历史包袱,才能对当前"一个中国"认同在台湾地区的增进有所助益,为更加实事求是的对台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完整的内容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合"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心”论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14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本文试就确定“中心”的理论依据、“中心”不能旁移的实践足迹及扭住“中心”不放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浙江潮”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文学“浙江潮”在参与“五四”文学革命、创建中国新文学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探讨了“浙江精神”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中一次最生动的张扬及其为浙江和中国文学提供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要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方喜  赵树军 《阅江学刊》2012,4(3):88-96,120
建立在马克思“财富哲学”和“关系哲学”基础上的“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由“实体经济”而“符号经济”的财富流转过程,来批判性地反思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符号在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影响和后果。从“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关系哲学”的角度来看,作为资本的当代新形态,融入了艺术等文化因素的“符号经济”以及竞争性文化符号消费的无度扩张,一方面,“向内”制造人的等级差异、激化人类内部的“社会冲突”;另一方面,竞争性符号消费又导致物品的无度消耗,进而导致自然物质资源的无度消耗,“向外”激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冲突”。当今全球社会冲突与生态冲突在相互激化中日趋尖锐。“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柯 《东西南北》2009,(4):35-35
施瓦辛格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每一个行业取得成功后,都会自动退位让贤。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花无百日红.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放弃”的奥妙。  相似文献   

8.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质量,该文根据课程特点探索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环节、引入教学手段、丰富评价机制等,实现“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将教学过程纵向延伸,将教学内容横向延伸,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和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理念。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本篇着重论述和为贵在和谐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6,(8):131-136
寄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常常与兴联系在一起,但二者有着明显的界限区分。兴的艺术手法仅限于展示自然界简单的类比关系,而寄是将情落实于物之上,从而使得他物闪烁出主体的生命精神,二者之差即在个体之情的投注有无。寄这种强调个体化、情感化的艺术手法有赖于主体审美的艺术觉醒以及物我区分的高度发达。郭象独化哲学彻底打破了物我之隔,还给世人一个本然无主的天地世界,将物之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地。郭象玄学是一种世俗化、人生化的学说,它带来了个性主义空前的高扬,催生了中国山水游赏风气的盛行,给文人大规模的个性化情感创作提供了契机。从某种意义上看,寄的成熟发展与郭象独化哲学为同一思想文化脉络下产生的桴鼓相应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俄乌冲突所导致的“蝴蝶效应”使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地缘风险。“蝴蝶效应”强调在对变化高度敏感的议题领域中,体系内关键节点的微小改变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与之体量不相匹配的后果。在相互依赖的全球市场中,由于粮食具有安全属性,各国对粮食市场的变化高度敏感。因此,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大“市场关键点”粮食出口收缩后,全球粮食市场中的供给不足被催化并加剧了国际粮价的异动,这一“连锁反应”诱发了全球性的粮食安全风险。对中国而言,此次“蝴蝶效应”波及了粮食进口的稳定、提升了美国在中国粮食进口中的优势地位、冲击了中国粮食进口的渠道、加剧了粮食进口被“安全化”的趋势。对此,中国亟需提高粮食安全的韧性,丰富粮食进口来源并利用金融手段缓解粮价波动,以规避地缘政治变化的“蝴蝶效应”冲击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外对中国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奇迹,用了个中国模式的概念。中国模式是什么?其实就是中华文明孕育了五千年,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催生而出,且正在茁壮成长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培培 《社科纵横》2011,(8):115-117
"朝贡体系"是古代东亚地区的国际体系,其最明显特征是以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双边"封贡关系"为结构,"封贡关系"体现出古代中国文化和经济的优越性以及对周边的吸引力。"条约体系"取代"朝贡体系"一方面源于殖民列强将原来的"朝贡国"纳入"条约体系",另一方面也伴随着晚清中国的半殖民化。西方殖民列强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将后者的领土、主权以"合法的"形式转移到殖民列强手中。面对殖民扩张,以文化和经济吸引力为基础的"朝贡体系"逐渐被殖民扩张的"条约体系"所取代,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贾冬婷 《东西南北》2011,(12):44-46
他从这个世界消失了十几年,90年代初抛下一切,携手同是北大教师的妻子张梅遁入深山,寻找他们心中的“桃花源”。在王青松眼中,外面的世界走着一条和他相反的道路。当两者渐行渐远,他还能够和这个世界再次对话吗?  相似文献   

15.
曾佩菲 《探求》2007,(3):80-80,64
为认真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广州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不久前召开了“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广州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会长王永平,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汤应武、广州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梁世平、广州日报社副总编辑顾涧清等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全市党校系统、市社会主义学院、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市团校等单位的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简单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几个理念,认为,我们在对待这些“和谐”理念的时候:第一,应该重视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空谈;第二,应该在肯定古代“和谐”理念合理性的同时,要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我们要构建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不能回过头来翻故纸堆,而是要在推进中国现代化方面有所作为。否则,无论是古代先贤的“和谐”理念,还是当代的“和谐”思想,都会因为实践上的无作为而流于空想。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2009,(9):41-41
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落实和民政服务对象的社会需求日益多元,民政工作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完善服务机制,增强民政服务能力,成为当前民政系统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2009,(11):21-21
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落实和民政服务时象的社会需求日益多元,民政工作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完善服务机制,增强民政服务能力,成为当前民政系统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如何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的中心,尚需进一步的探索。PBL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高校教学过程中传统“三中心”的不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以学促用”的能力,但也存在学生知识体系建立不完善、成绩评定不合理等问题。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针对当前PBL教学法的不足,探讨线上线下相互指导的新型PBL教学设计模式,引导和协助学生完成任务,完善课程教和学评价体系,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长效激励机制,探索适合不同专业背景、知识基础的学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试论和谐社会中的虚实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人们一般都将和谐社会的范围限定于现实世界之中,这其实是很不全面的.在网络时代,虚实和谐是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内涵.虚实和谐指的是虚实之间即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多元"与"平衡"是虚实和谐的两个基本要求.实现虚实和谐的最大障碍是虚实冲突的存在.虚实冲突既表现为虚拟对于现实的侵蚀,也表现为现实对于虚拟的控制.要从虚实冲突走向虚实和谐,就必须防止网络世界成为"网络利维坦",同时也要防止现实世界成为"现实利维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