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结合某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纵向影响保护方案,利用ABAQUS动态模拟基坑开挖对临近隧道纵向变形及隧道断面弯矩的影响,对比分析坑内三轴搅拌桩土体加固强度与加固深度作为保护方案的敏感性。分析得出:随着加固强度的增加,隧道纵向位移有显著减少,达到一定值后,约束作用明显减弱;加固强度的增加对隧道纵向截面弯矩影响较弱;加固深度对隧道的变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并非加固深度越深越好;地下连续墙、被动土体加固对临近基坑开挖引起的位移具有阻断作用;针对本案例,提出最优加固强度200 MPa及加固深度6 m,这既能对隧道变形起到很好抑制作用,又能实现最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南京市青奥轴线地下交通工程主隧道基坑非对称开挖水平位移监测数据为依据,对水平位移监测值与ABAQUS数值模拟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墙体水平位移首先是悬臂开挖的墙顶向外发生三角形分布的位移,然后随着支撑的架设,墙体发生转动,数值模拟值与实际监测值基本符合;在开挖面附近的土压力,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支撑以上部分,模拟值要小于计算值,而在开挖面以下部分,则模拟值大于计算值;随着悬臂段开挖深度的增加,悬臂段最大土压力值也在逐渐增加,墙底土压力值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模拟地下连续墙设计参数,探讨不同设计对地连墙变形影响大小及差异,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支撑设计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当增加墙体刚度,可以有效减小地连墙侧移;如满足地连墙最小入土深度,再增加入土深度意义不大;用混凝土支撑替换钢支撑、增加支撑刚度、减小支撑水平间距以及必要时在竖直方向上增加一道支撑对减小墙体变形具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对基坑周围软弱土体及结构薄弱区域进行土体加固对控制基坑变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针对巷道开挖过程中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克服常规平面静态模型的缺点,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三维分析模型,通过单元生死技术模拟了巷道的开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掘进过程中巷道顶底板及两帮位移变化情况,应力场及位移场的演化,为支护设计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5.
《花间集序》:一篇被深度误解的词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国忠 《学术研究》2001,(7):99-104
在<花间集序>中,欧阳炯第一次勾勒出可歌之"词"发展的大致线索,并明确提出了"清"、"清绝"的审美标准.但是,长期以来,他的词史线索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他的词学观点却遭到完全相反的理解他所反对的,变成了他所赞成的.造成这种深度误解的原因,约有四端受<花间集>词的连累;受他所采用的骈体文的影响;受他的词作的影响;受<玉台新咏>及<玉台新咏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杭州某广场深大基坑工程施工为例,通过基坑监测数据,采用ABAQUS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软土地区深大基坑开挖的三维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模拟整个工程在不同加固措施情况下的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过程,分析基坑开挖过程对邻边管线变形的影响,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下风头正劲的深度学习领域,起源于真空管计算机时代.1958年,康奈尔大学的弗兰克·罗森布拉特受大脑神经元的启发,设计了第一个人工神经网络,之后被命名为"深度学习".罗森布拉特知道,这项技术超越了当时的计算能力,他惋惜地表示:"随着神经网络连接节点的增加……传统的数字计算机很快就会无法承担计算量的负荷."  相似文献   

8.
与流动人口中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不同,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在北京工作的这一群体俗称"北漂")的社会认同具有独特性.以社会认同链这一分析框架,对"北漂"的社会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北漂"对城市的发展和形象与自身的关系持较肯定的态度,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不强;与市民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比较有限;与市民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感大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感.此外,"北漂"的社会认同受其参与社区集体活动的经历、与市民的交往情况、在北京的安全感程度以及受歧视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对钢板剪力墙的研究较少考虑竖向荷载的影响,这与工程实际不符.为准确估算钢板剪力墙承受竖向荷载后的弹性屈曲性能,对四边简支、两侧边固支上下边简支和四边固支矩形钢板剪力墙在剪压作用下的弹性稳定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修正了不同边界条件钢板剪力墙剪压荷载下的相关屈曲计算公式.与有限元结果和文献结果的比...  相似文献   

10.
顾颉刚"层累说"不仅带给中国古史学"革命性"的转化,而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层累说"对中国古史学的影响,从广度上来看,涉及到史学观念、治学态度和理念、治史方法和取向等诸多层面;从深度上来看,无论是该学说的支持者或是反对者,都不免或多或少地受其潜移默化之影响.  相似文献   

11.
依托预应力顶、底板钢束同时存在的连续刚构桥—老窝河特大桥,选取典型工况,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分析了预应力分批、同步张拉次序的不同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先张拉顶板束预应力损失略小于先张拉腹板束。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预应力张拉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建立了橡胶隔振支座与设置隔振支座的网壳结构的力学模型,研究了隔震支座控制下,大跨度空间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振动响应,结果表明:隔震支座对结构的振动可以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但地震强度对隔震支座耗能能力影响较大,在最大水平行程内,地震强度越大,耗能能力越强;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隔振网壳结构体系的振动控制效果有所不同,其中:EL Centro波作用的结构被动控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杜庆华 《云梦学刊》2003,24(6):70-72
曹禺对奥尼尔“灵魂的戏剧”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挖掘,分裂的双重人格成为其戏剧人物性格的典型特征。这促进了中国话剧文学对人生人性的纵深表现,有利于中国戏剧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变化及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守廉 《北方论丛》2003,(6):118-121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人阶级内部由简单到复杂,出现新的变动组合;农民阶级由从事单一行业到多行业,发生重要裂变与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也正在形成。这些变化反映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我国的社会分层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政治分层走向经济分层,已具备现代化社会阶层的雏形,但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蕴着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关注于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创造和保持人的持久、强劲的发展能力 ,赋予了小康社会一种超越以往旧社会发展观的全新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价值评判标准。而全面建没小康作为“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 ,以及其确立的四种文明样式的具本内容 ,又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提供了现实环境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结合绍兴滨海新城新东线道路的软基处理工程,进行了真空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法的现场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对每遍处理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施工沉降进行了实时监测和分析,并对加固后的路基进行静力触探检测和地基承载力检测。结果表明:真空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法可有效加固深厚饱和粉土路基,能加快孔隙水压力消散,缩短工期;并使加固后土体的Ps值和地基承载力显著提高,有效加固深度达8 m,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