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观念不正确、综合能力与就业创业市场不匹配、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够强、高校对就业创业教育重视度不够高等,是导致疫情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被放大的深层次原因.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应从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观念、将高校毕业生自身综合能力与就业创业市场进行匹配、培养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高校重视就业创业教育等方面入手,方能使高校毕业生无论客观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从容和顺利地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占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比例逐年上升,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迫在眉睫。2023年河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该文基于国家对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支持的背景,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应届和往届毕业生进行调研,分析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为社会培养大批优质创业人才、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开展产教融合模式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分析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机遇,了解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提出创新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的教育措施,实现学生与社会的良好对接;健全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教育机制,明确参与教育的主体对象,掌握不同参与主体在...  相似文献   

4.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依托这个平台,能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该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索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平台,通过培训引导提高创新创业意识、优秀创业导师团队给予高质量辅导、实践实训平台促进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创业链条发展等有效路径,以推进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截至目前,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成功率不足5%,远低于欧美高校的2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陡增,就业形势严峻.为解决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低的问题,也为了缓解疫情期间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该文针对高校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相应人脉资源等问题,探讨了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创业基地和提高创业项目质量等方面的可能性,希望给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高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需积极探索"人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就业创业教育模式.为有效拓展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渠道,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积极探索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更为有利的路径,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使毕业生能够更为顺利地走上各个岗位,为未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该文先就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概念以及就业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进行简单概述,再对人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中的问题以及该背景下应如何推进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新形势下,自主创业已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高等院校开展自主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等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量毕业生,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各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都加强了就业创业教育,但我国多数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却无法获得理想效果,不能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有效帮助.对此,高校应积极发挥思政化教学的作用,通过思政化教学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获得良好发展.基于此,该文针对高校思政化教学对学生就业创业路径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三全育人"视域下,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加强乡村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就业创业,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谋而合.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催生了创新创业机会,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匹配农村创新创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意愿较低、高校为大学生开展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的平台不足等挑战同时存在.该文提出共建"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将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做好"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改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乡村振兴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08,(3):58-58
日前,河南省在春节前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多项政策,力促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一是去基层扶贫每月补助数百元;二是去乡镇工作评职称时免试外语;三是到民企就业社保年限合并计算;四是毕业生创业可申请5万元贷款;五是自主创办企业给予研发经费支持;六是就业指导教师将设置专业职称;七是取消内部考试公开选聘大学生;八是毕业生招聘会不再收取门票;九是贫困毕业生可给予求职补贴。  相似文献   

11.
应用自编问卷针对毕业生群体实施大样本调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分与其对疫情影响的认知观念以及职业自我概念评价情况存在显著相关;从影响路径来看,高校就业心理辅导与支持对毕业生就业态度与价值观因子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毕业生职业自我概念发展;高校公...  相似文献   

12.
民生看点     
高校毕业生将达559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批创纪录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加之受到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77万人。  相似文献   

13.
朱姝  刘少文 《社科纵横》2010,25(6):173-174
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毕业生应对就业的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对比国内外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以创业课程教学为主体,创业实践活动为先锋,教育评估作为监督控制点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型,对我国高校创业模式创新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陆惠君  蔡其明 《创新》2013,(6):86-89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东南亚就业市场逐渐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高校对东南亚就业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东南亚就业市场拓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5.
普通本科院校对工科学生的就业教育问题是造成工科毕业生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卓越计划"中对工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目前工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以研究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教育为主线,提出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的全程式就业指导模式和创业教育、校内教育资源和社会创业资源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并讨论如何有效提高工科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浅谈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炜  季建华  周锦鹤 《社科纵横》2008,23(10):148-149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广大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校和社会的稳定.笔者从实际工作具体情况出发,浅谈了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几点体会.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要做到师生思想重视、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明确工作重点,建立工作机制,突出服务特色,构建服务体系,才能提高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国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对逐年递增的高校毕业生影响尤为显著.为了稳定大学生就业,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支持就业的政策,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高校,从教师到家庭,"三位一体"协同联动.该文探究提升高校就业工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优化路径,依据专业特色,立足人才培养方案,因地制宜优化就业创业举措,进而稳定就业.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闽江学院为例,通过对闽江学院闽台项目和非闽台项目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闽台高校联合培养项目毕业生就业能力.调研发现,闽台项目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就业的人数明显多于非闽台项目毕业生.并且,闽台项目毕业生相对有更高的创业热情.从薪资待遇和发展潜力上看,闽台项目毕业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调研也发现了闽台项目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院校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毕业生就业关乎社会的稳定,是我国的一项民生工程.该文选取独立院校为研究对象,分析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类型,并提出具体的帮扶措施,通过完善精准帮扶就业服务机制,构建精准就业帮扶工作体系,落实各项帮扶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每年大学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未就业大学生数量逐年增长.高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促进就业,加强教学过程中对人才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师范院校诸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引起高校关注,从专业的培养到就业,师范院校的非师范学生比综合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该文对天水师范学院机械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已就业和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师范院校非师范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通过调研提出解决对策,助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以期进一步促进非师范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