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今年是杨志玖教授(1915—2002)九十诞辰,逝世3周年。杨志玖生前是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大辞典》总主编、《历史教学》编委会主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和中国回族学会顾问等职。还曾是天津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和常委。作者在南开大学学习、工作时,虽不曾在历史系,但因为同属回族,对深受师生赞誉的杨先生特别关注和敬佩。2000年前后因为编撰《回族杰出人物》一书,多次亲受先生的教诲。杨先生虽早已离开人世,但他深厚的回族感情、诚恳的待人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怀念民族学启蒙导师杨兆钧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先生已离开我们将近十年了,虽然近几年我因孩子归真而心灵受惊,但杨老师夫妇的深情厚意,时时涌上心头,总是忘不了。今天我鼓着勇气,想记述一下杨老师的功德,以资怀念。  相似文献   

3.
“要提高民族素质,关键在于发展民族教育。普及初等教育又是民族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全国政协六届五次会议期间,年逾古稀、两鬓斑白的杨克成先生,和我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对目前民族地区教育的看法。杨克成先生1910年生于云南大理一个白族商人家庭。早年,他在中央大学受业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1932年,杨先生赴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毕  相似文献   

4.
2002年5月24日,杨志玖教授归真了,当我得知这一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杨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生清苦,勤奋治学,在蒙元史、隋唐史、元代回族史、土地制度史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蒙元史、元代回族史研究及马可·波罗来华问题研究方面是杨先生倾注心血最多、成绩最大的领域,也奠定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学者最好的纪念就是对他学术心路的追忆、对其作品的肯定和对其衣钵的传承,这应当是我们作为研究者的一种追求和共识。2019年8月29日,著名回族史学家杨怀中先生走完了他的一生,于一个以学术为志向的学者而言,肉体的生命结束了,但学术生命没有终止,先生身前所著的学术著作、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会因后来者的阅读和传承而得以延续。文章以杨怀中先生的《回族史散论》为切入点,回顾杨先生的系列著作,梳理杨先生的学术心路、学术遗产和为学之风,以期在先生学术著作和为学之风的勉励中前行。  相似文献   

6.
在我对村庄整体情况摸底后 ,村委会主任和村支书还为我举行了座谈会 ,我也因此与村内第二大姓建立了联系 ,获得了进一步了解情况的“入门证”。此外 ,依据档案馆的资料 ,我还找到杨先生当年提及的报道人 ,使我体会到追踪研究的潜在魅力。梁志卿老人 (1912年生 )的丈夫曾在杨先生的书中被提及过。老人听说我在继续着杨先生的研究时 ,激动不已 ,拱手作揖 ,欢迎我的到来 ,并高兴地谈起杨先生 50年前的调查和 1981年对南景的重访。她和她的儿子、孙女都渴望南景村的故事能续写下去。2 0 0 1年 7月底 ,我又对南景村做了一个半月的补充调查 ,外来…  相似文献   

7.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早上好!正值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际,我校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德黑兰大学、马什哈德菲尔多西大学、拉扎维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的“首届赛典赤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天在中国昆明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云南大学和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向远道而来的各国专家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光临我们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感谢!赛典赤·赡思丁是中国元初著名的回回穆斯林政治家。根据中国《元史》本传和云南回族中流传下来的珍贵的古老家谱记载,赛典赤出生在古代波斯属地的中亚布哈拉,“赛典赤”的称谓…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南宁市文化大院一座古旧的宿舍楼里,我们和壮族著名音乐家范西姆先生进行了一次访谈,话题是少数民族民歌的现状、未来和命运。这是一次艰难的访谈,也是一次珍贵的访谈,或许也将是范西姆面对媒体的最后一次长谈。73岁高龄的范西姆先生2005年中风后,身体活动不自由,语言表达严重受阻。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我们借助书写、提问等方式谈论了民歌的现状及发展。范西姆先生数次艰难但执着地向我们表述着他一如既往的情怀:"我就爱民歌",并将其丰富的著述呈现给我们。他眼含泪光,几度哽咽,反复强调民歌到了一个"要传承,要捍卫,要创新"的关头。  相似文献   

9.
宇宙是开放的,它永远向日月星辰展开怀抱;地球是开放的,它永远向它的子民敞开胸怀;日月星辰是开放的,它永远无私地照耀着山川大地;大地是开放的,它永远慈爱地用阳光雨露滚滚着芸芸众生……这便证明:人类开放型的文化是“发自天籁的原生性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世代繁衍昌盛、生生不息,形成人类文明永续一统的大民族,与其传统文化自古就顺应大自然而呈现开放形态有着直接的联系。由此,我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林河先生,得出“中华民族是人类开放型文化的主要缔造者”的立论。为此,本刊记者再次采访了这位学者……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弟子     
永远的弟子杨格马学良先生近照一栋四层的搂房夹在中央民族大学家属院高高低低的建筑中,在这栋楼里住着中国民族学界的一些德高望重的教授。我国著名的民族语言文字学家、民族文学家和民族教育家马学良先生就住在这里。我不是马先生的弟子,却有着一段胜似弟子的经历。十...  相似文献   

11.
冯智 《中国藏学》2016,(1):115-116
正王尧先生走了,这是藏学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但是他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和王尧先生是师生关系,他是我的博士生导师,我是他的学生。他是我一生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啰哩回回——元代的吉普赛人》是杨志玖先生晚年的一篇名作,发表后学界多有赞誉。本文在杨先生之作的基础上,沿着杨先生论文的思路,作进一步的探寻,试图对中国的吉普赛人问题能稍有深化,也通过此文来表达笔者对杨先生去世10周年的纪念之情。  相似文献   

13.
波斯的礼物     
一关于丰富神秘的波斯文献,还是在学蒙古史的时候,最初从翁独健先生口中听到的。也许因为它不仅限于元史一隅,而是涉及了中国学术史沧桑变化的大事,以至我至今记得翁先生反复强调的神情。清末洪钧(1839~1893)出使欧洲德俄奥荷四国,目瞪口呆地发现,洋人还不仅船坚炮利而已...  相似文献   

14.
杨志玖教授是享誉国内外史坛的史学家,山东淄博人,1915年生,回族。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另任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蒙古史学会理事、隋唐史学会顾问、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顾问、中国历史大辞典编委会主编等学术兼职。著有《隋唐五代史纲要》、《元史三论》、《马可波罗在中国》等,发表论文近200篇,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讨论集》。即将出版的著作有《元代回族史稿》、《陋室文存》、《马可波罗在中国》(英文版)等。杨先生的学术研究涉及蒙元史、隋唐史、回族史、中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元史研究会1983年年会自5月9日至13日在江西庐山举行。参加这次年会的有来自各地的研究机关、高等院校、出版部门从事元史研究和教学的七十余名专家、学者、研究和教学人员。提交大会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四十余篇。  相似文献   

16.
出身回回民族的南开大学史学大师杨志玖先生遽尔归真,先知穆罕默德说:"学者的逝世是世界的不幸 "此实为我国史学界和回族伊斯兰研究方面的极大的损失 先生之道德文章素为我辈后学所尊仰,本刊创刊伊始,主编杨怀中同志亲赴南开大学拜访杨先生,恳请杨先生撰写《元代回族史稿》,先生欣然允诺 本刊从1991年??期开始连续登载先生大文前后刊出!篇 先生每篇文章发表后即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其功力深厚,行文严谨,又考证史实,坚不可摧,有益当代,惠泽后世 先生去矣,而《元代回族史稿》已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捧读尊著,感慨多端,这是先生终生治学于晚年献给母族的一份珍贵的厚礼 先生的史学文集《陋室文存》亦由中华书局出版 前辈懿范,世不忘也 青嶂远矣,白云深矣,翘首瞻望,不可及矣 今人天相隔,我们沐浴肃立为先生悼念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先生于5月16日上午猝然故去,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是真的。汪老前不久还去四川宜宾参加创作会,而且还写字、作画,并为我写他的一篇文章起了标题,怎么会突然就走了呢?我心情忐忑地给汪老的密友林斤澜先生打了电话,林先生说:“其实也不突然,他的肝硬化早就查出来了,这次又加上食道出血,12号住进友谊医院,本来说病情已稳定,但没想到会这么快。定于5月28日在八宝山为汪曾祺先生开追悼会。”  相似文献   

18.
<正>在纪念钟敬文先生110周年诞辰之际,我的面前似乎又晃动着钟敬文先生那亲切、和蔼的面容。作为他的学生,我现在仍然能回忆起他给我们授课时那一句是一句的极其认真的样子。钟敬文先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人民文化,以自己一生的精力,深入研究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等多方面学问,竭尽全力教育、培养学生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发光发热。钟先生是我国高校文科发展史上的一位学术大师,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但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季羡林先生曾在纪念钟老百年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知识分子,由几千年历  相似文献   

19.
永恒之光     
还是那样步履从容,还是那样谈笑风生,在时间的隧道里,我又见到了您,敬爱的毛泽东……井冈山土的小路,还能找到您的足迹,延水河畔的窑洞,还能看见您的身影,当我们再从天安门前走过,依然感到您在我们之中。井冈山上的春风,曾把杜鹃几度吹红,延水河里的流水,又曾送走几多秋冬,一百岁了,毛泽东,您依然那样年轻!是您,送走了一个世纪的风雨是您,走上了一个时代的巅峰,做为共和国第一人,您永远是团结和胜利的象征!您的道路还在延伸,您的旗帜还那样火红,在历史的丰碑土,永远留下您的名字—毛泽东。既便再过一千年、一万年,直到时间的永恒,当我们后人…  相似文献   

20.
杨怀中先生是我国当代回族史研究的开拓者、推进者 ,当代回族文化建设的奉献者。作为回族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了 4 6年的著名学者 ,当代史学大师白寿彝先生生前曾经这样说过 :“杨怀中同志是一位中年学者 ,但在学术经历上已是一员老兵。 195 4年 ,他就从甘肃来信讨论回族史上的问题 ,这距今已有 30多年了。”这一评价 ,是对杨怀中先生一生在回族史领域勤耕不辍、成就卓著的真实写照。一、艰辛中好学上进杨怀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回族史专家。现任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 ,自治区社科联副主席 ,中国民族学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