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认知实际状况,从外延数量角度对概念进行基本的逻辑划分,除了外延大于等于一的实概念和外延为零的虚概念外,还应建立外延分子存在状态尚不能确定的悬概念.悬概念是内涵相对模糊、外延分子存在状态暂时无法确定的概念.从理论价值上说,它完善了概念的逻辑类别.  相似文献   

2.
简论虚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虚概念的问题,包括着一系列问题:什么是虚概念?鉴别一个概念是否为虚概念的标准是什么?虚概念是不是就是假概念?虚概念有没有外延、内涵?对于这样一些问题。目前在哲学界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正确地理解和说明这些问题,对于科学地揭示概念的实质,对于指导人们的实际思维,提高逻辑科学本身的研究水平,都是有一定意义的。一、从一种流行的看法说起所谓虚概念,一般逻辑书上也称之为零类概念,即外  相似文献   

3.
概念三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发现,我国逻辑学界对于形式逻辑概念理论的某些问题,尚未正确解决。这里先提出三个问题来讨论:一、所谓“虚假概念”有无内涵和外延?二、存不存在“普遍的集合概念”?三、概念的划分,其子项是否必须互相排斥?本文想谈谈笔者的意见,请同志们指正。 一、所谓“虚假概念”有无内涵和外延? 目前,有一种意见,认为“虚假概念”有内涵也有外延;又有一种意见,认为“虚  相似文献   

4.
逻辑学上有所谓零类概念问题,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比如,零类概念是否就是指外延等于零的概念?零类概念、虚概念、虚假概念是不是一回事?虚概念有没有外延?等等,逻辑学界历来有着不同意见。本文试就几种逻辑学教科书,谈谈个人极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及同志们。 何谓零类概念?从字面上看,零类概念就是外延等于零的概念。一般的逻辑书上也都是这么讲的。就日常生活的思维实际看,这样讲似乎是可以的。但联系到人类认识史、科学史的材料,就可以看到,零类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其外延等于零,而在于其外延是否为零不确定。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辩证逻辑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辩证法没有明确的分界;辩证思维与思维辩证法混淆不清;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区分不明,致使辩证逻辑难于确定自己的对象,逻辑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在今天研究和创立辩证逻辑的热潮中,有必要对上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做一些界说。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就教于哲学界和逻辑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6.
虚概念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逻辑学通常把概念分为实概念和虚概念,又把现实中没有的或未出现过的事物作为反映对象的概念称为虚概念。那么,我们党提出的“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本世纪末人均收入八百美元”和未来学家们提出的“电子人”、“可与人体分离的大脑”、“月宫旅馆”等是不是虚概念呢?这是古老的逻辑学在人类不断探索、创造未来过程中必须回答的、也是在今天一日千里的变革时代尤须回答的现实问题。逻辑界曾十分热烈地讨论过虚概念有无外延和内涵的问题,这一问题与上述问题紧密相联,而这个问题的关键或实质在于虚概念有无直接的被反映对象和反映的是什么,亦即有无直接的客观基础。要回答上述问题,必须先解决这个认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空类概念(包括:虚概念、虚构概念、虚假概念,虚幻概念、…,本文把这类概念统称为空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问题,当前在我国所流行的形式逻辑著作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种:①空类概念没有内涵和外延;②空类概念有内涵而没有外延;③空类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外延为零)。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也谈虚概念     
围绕虚概念是不是概念、虚概念有无真假、虚概念是否有内涵和外延以及虚概念如何分类等问题展开讨论。在前人与时贤的成果之上 ,得出下列结论 :虚概念是概念 ;虚概念无所谓真假并且有内涵和外延 ;虚概念可以分为单独虚概念和普遍虚概念。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的思维活动中,不论发表议论或写文章,都要使用许多的概念。司法实践中的法庭辩论、合议案件、制作判决和裁定,也要使用许多法定的罪名概念。概念是思维形式的“细胞”,是判断、推理的逻辑基础。概念必须明确。这首先要求对概念的内涵(本质)和外延(范围)要有明确的规定,同时也要求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否则判断、推理就不会正确。有的  相似文献   

10.
不少普通逻辑教材和通俗逻辑读物里,在论述概念定义与概念内涵、外延的定义上,存在着定义与内涵不分、主观与客观相混淆的情况。一些同志为了在逻辑的领域里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但却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机械论。这是造成逻辑理论长期混乱、甚至不能自圆其说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现在是应该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的时候了。一、不应把概念的定义与概念内涵的定义混同起来对这两者的定义,流行的逻辑读物有这样一些提法: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底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有关的本质属性。”“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叫做概念的内涵”。“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概念就是事物特有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概念的内涵,就是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特有的属性”。  相似文献   

11.
俄国形式主义融入中国文论的过程,也是中国文论转型中克服二元对立和本质主义思维的过程.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最初遭到拒斥及随之的全面接受,都受到中国当代文论转型中二元对立与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而20世纪90年代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综合性解读,则标志着中国当代文论对二元对立与本质主义思维超越的开始.不过,中国当代文论的重建还远远没有消除二元对立与本质主义思维的影响.本文认为:只有缩小文学本质的逻辑内涵,扩大文学本质的逻辑外延,文论转型与重构中的二元对立与本质主义思维才可能被超越.  相似文献   

12.
资本和劳动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二者能否在股份合作制度中得到和谐统一,是股份合作制能否成为独立规范的企业制度的症结所在,故本文着重对此作些探讨。一、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的关系劳动和资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要素。人们总是认为,只有资本的投入才能获得股份,劳动的投入怎么会获得股份呢?于是,这里的问题就转化为,劳动能否转化为资本。这个问题涉及到对资本金的认识问题。我认为,对资本金应从内涵和外延两个层次加以认识。所谓资本金的内涵,应该是指它的功能;资本金的外延,应该是指它的具体形态。从功能层次上看,资本金的最基本…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是自觉遵循逻辑思维规律,开辟逻辑方法应用新领域的光辉典范。在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思想家的实践活动、理论著述中,处处闪现着逻辑艺术的光彩,为人们提供了理性思维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的工作方法。 一、明确概念的艺术 概念在人们的各项思维活动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总结。因此,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在实际工作中采用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方法准确地使用概念。 首先,他自觉遵守同一律,使概念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为了帮助人们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理论界,对民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进行了深入有益的探讨。对其中有些论述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为了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我想首先要统一对“民族问题”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第二要求得对“实质”含义的正确理解;第三要全面认识经典作家的论述。同时还要注意与“民族问题实质”相近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命题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以往人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基本上是直观的,没有深刻理解其重大意义。只有结合语言逻辑分析 才能深刻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不可说的”,这促使我们去考察如何进行哲 学研究的语言逻辑机制。语言的基本结构包含形式、内涵和外延三个层面,其间存在重合、透明和转换的机制, 只有懂得这个机制才能解决西方哲学留下的“存在之谜”等许多难题。思维具有直观和反思两个维度。应当克 服直观思维方式的影响,按照恩格斯指出的方向去推进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概念是传统逻辑研究的内容。传统逻辑认为,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通俗地说,就是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指的对象,或者说是概念的适用范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管辖的城市,它的外延就是北京、上海、天津。集合是数理逻辑研究的内容。在数理逻辑中集合有两种表示方法:描述法、列举法。集合的描述法就是描写集合元素的共同特征,集合的列举法就是举出集合的各个元  相似文献   

17.
时下 ,一些报刊文字经常出现概念运用上的逻辑错误 ,这与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的逻辑疏漏直接相关。编辑审稿应增强逻辑意识 ,把住概念运用上的“内涵关”和“外延关”,及时发现并纠正内涵失真、内涵不清、外延不明、关系混乱等逻辑谬误 ,使刊发出的文字经得起推敲 ,确保文章质量。  相似文献   

18.
自2012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再工业化过程,试图扭转产业空心化与金融危机并存的困境。同时表明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并没有找到经济发展的正确途径,以为资本攫取高额利润必然要求资本金融化;也没有正确理解资本金融化需要实体经济的支撑;最终导致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仍未平复。纠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错误,必须首先正确认识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深化对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才能找到经济发展的未来方向,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措施正是文章研究的例证。立足于此,文章以经济危机的概念解构为逻辑起点,探索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内涵,即三层次论、主要特征与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词语的表义功能张琳,道尔吉“反映在人类语言中,许多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是没有明确外延的概念(可以称作模糊概念)。”①词语是概念的语言表示形式,因此用来表达模糊概念的词语,亦可称为模糊词语。语言表达思维,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要反映客观事物,要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学界对政府文化职能概念界定局限的基础上,以及透析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前提下,从文化学视角,于政府文化职能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政府文化职能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