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莊贤普     
《青岛画报》2011,(11):108-109
地藏菩萨,或称地藏王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据佛教传说,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寂灭后未来佛弥勒降生前这一段无佛世界里,担当起教化六道众生  相似文献   

2.
观音菩萨象征着大慈大悲,又称观世音菩萨、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与文殊、普贤、地藏并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是中国百姓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即便在国际上观世音菩萨也有  相似文献   

3.
禅宗中有一段公案:赵州禅师在寺庙里当伙夫僧,一天正在做饭,忽然见文殊菩萨显灵,坐在饭锅上。赵州禅师就拿饭勺赶文殊菩萨,一边打一边还说:文殊自是文殊,和尚自是和尚。这个公案很可爱,我一直觉得画成漫画也许会烂漫而有机巧,却不能想像书法也能有此情状,直到近日看到刘健所写的佛字,真是诧  相似文献   

4.
荘賢普     
观音菩萨象征着大慈大悲,又称观世音菩萨、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与文殊、普贤、地藏并称为四大菩萨.  相似文献   

5.
观世音菩萨是娑婆世界中与众生最有缘的菩萨。佛在世时他就是释迦牟尼佛常随菩萨之一,众生若有疾苦,只要诚心默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位菩萨便会从声音中去寻找受苦受难的众生,以大慈大悲之心和无边的法力,助众生超脱疾苦、实现愿望,《妙法莲花经》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相似文献   

6.
天台山石梁飞瀑与中方广寺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好山雄压三千界,幽处常栖五百仙。云际楼台深夜见,雨中钟鼓隔溪传。我来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南宋陈知柔的这首七律从天台山的石梁、飞瀑、中方广寺、佛茶四个方面对被誉为“天下独绝”的石桥作了全面...  相似文献   

7.
北京物业管理产业"智慧化"发展战略,将促进物业管理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北京市物业管理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机遇、相关政策和五种竞争力三个层面分析北京物业管理产业"智慧化"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在模式和规模化选择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化"战略。最后,给出北京物业管理产业"智慧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孔学堂》2015,(4)
当今欧美的"情感哲学"研究方兴未艾,从这种最新哲学视角出发来反观中国儒家哲学,特别是孟子的"四端"思想,可以获得"比较哲学"方面的诸多新启示。本文从五种情感的角度来阐发孟子哲学的"情理结构":一、"情感理性"的角度:究竟是"端",还是"心"?二、"动物情感"的角度:"四端之端"到底在哪里?三、"道德情感"的角度:"四端"顺序与"四心"程序。四、"积极情感"的角度:由"性善"推出的"情善"。五、"人类情感"的角度:孟子情论的全球价值何在?由此可见,孟子的关于"情"的思想,具有全球性的价值和意义,这意味着中国的智慧并不是地域性的智慧,而是可以跻身为世界性的智慧。从孟子"情论"出发的这种"情理结构"应是执两用中的:从现实出发上,那是"道始于情",从生存境界上,乃为"孔颜乐处",所谓"执两"(一始一终)而"用中"(度的把握),才是中国儒家得以全球化的"普世智慧"!  相似文献   

9.
仙居大“佛”字,位于距县城五公里远的杨府乡石牛村枕溪山石壁上。字高和宽均为11.2米,总面积为123.2平方米。比曾被列为我国石刻大字之冠的四川省潼南县定明寺的楷书大“佛”字(字高8.5米,宽近6米)要大得多,是全国最大的摩崖石刻“佛”字。大“佛”字刻石技法高超,笔划流畅,字体规正端庄,笔力遒劲饱满,魏体、阴刻、字迹完美,大有“佛法无边”之势,左下方有一行小字为“住持僧息  相似文献   

10.
方东美以学统而不是道统为研究思路,指出佛教从初传入中土时被称为"淫辞"到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主要与中国知识分子以道家哲学来理解佛学分不开。"六家七宗"中的本无宗最为根本,其开创者道安"完全是拿老子的道家精神去解释",他的"无在万化之前"实是《道德经》里面的根本思想。支道林即色宗之要义与庄子"空虚以不毁万物为实"观念是相通的,其生命精神来源于庄子。僧肇的三大玄旨可见庄子之影响。道生的佛性论达到"佛道融会之巅峰",他的"佛性自然"吸取了道家人性自然论,"佛性即理"吸收了庄子所谓的天理,"体法为佛"吸收了道家中对"自然"的体贴之法。华严宗则透过道家哲学领域的智慧阐释佛教。  相似文献   

11.
赵建成 《求是学刊》2012,(5):153-160
《世说新语》中记录了一些名僧的言行事迹,这些名僧是以名士的身份被记述的,他们与当时的名士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游。这一现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魏晋时期玄、佛合流的集中体现,也是魏晋名士风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僧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玄学方面的良好修养以及玄、佛在思想上的一致性是名僧与名士交游的重要基础。而博大精深、长于思辨的佛理也为玄学的发展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名僧受名士风流的影响而名士化,并有多方面的表现。玄、佛合流促进了佛学在士人中的普及和佛学的独立发展,从而推动了作为宗教信仰的佛教在上层的传播,进而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历史和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莊賢普     
西方三圣,是佛教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阿弥陀佛,以及 他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其中, 阿弥陀佛代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和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代表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则代表喜舍.  相似文献   

13.
早在2009年初,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首先提出"广佛肇经济圈"的概念,继"广佛同城化"之后,这是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2009年6月,广佛肇三市签订<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这一框架协议的出台,标志着广佛肇经济圈的设想已经从概念落实为实际行动,并以市长联席会议的制度保证各项合作的统筹与协调,这说明在决策层面已形成有效机制来推动"广佛肇经济圈"的融合发展,也标志着广佛肇的经济合作从民间走向官方视野,一个以政府力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发展愿景正在积极谋划开展,必将为珠三角新一轮的经济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庄贤普     
西方三圣,是佛教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阿弥陀佛,以及他的左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其中,阿弥陀佛代表无量光明、无量的寿命和无量的功德;观音菩萨代表宇宙的大慈悲;大势至菩萨则代表喜舍。阿弥陀信仰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传到了中国,东晋时代开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12月27—29日,"河西走廊城市与历代边疆治理学术研讨会暨甘肃省历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兰州城市学院召开,来自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敦煌研究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社科院、省博物馆、省委党校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围绕"河西走廊城市与历代边疆治理"展开学术研讨。经过选举,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何玉红教授接替田澍教授当选为甘肃省历史学会新一届理事会会长。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佛教宣扬的阿罗汉果强调自我解脱,而菩萨果则一方面考虑自我解脱,另一方面要求帮助众生也获得解脱。从道德基本原则,即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而论,罗汉显然是以利己为根本目的,那么菩萨呢,其根本目的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或是两者兼之?这是一个涉及到佛教本质的问题。按照佛教徒自己的说法,菩萨果是自利利他,即两者兼顾。如《无量寿经》认为:“自利利人,人我兼顾。”《佛学大辞典》有所谓“二利”的概念,里面明确指出:“上求菩提为自利,下化众生为利他。小乘之行,唯为自利,菩萨之行,乃兼利他。”这里一个“兼”字看来似乎使大、小乘泾渭分明,似乎大乘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上,不是像小乘以利己为根本目的,而是“自利利人”,而是“自利兼利他”。  相似文献   

17.
三、《佛本生经》《佛本生经》是一部佛教寓言故事集。它驰名世界,影响深远。大约从公元前五、六世纪起,印度社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日益繁荣起来。与中国先秦和古希腊的同期的情形相仿,商业的昌盛,促进了思想的活跃,中国先秦出现了百家争鸣,古希腊出现了哲学各流派的兴旺发达,此时的印度也是异说蜂出,并有多种宗教兴起。势力和作用最大的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  相似文献   

18.
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宝良 《浙江学刊》2002,(2):153-159
明代儒、佛、道三教合流,是以儒家学者为中心,并由众多名僧、方士参与其间,互相交游,互为影响,最终导致佛、道的世俗化以及儒学的通俗化。本文从社会史的角度考察明儒三教合一之论,及其来自佛、道人士的回应,以阐明这种观念对晚明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在明代士人和民间生活层面所烙下的种种印记。  相似文献   

19.
我的家乡在闾阳。闾阳是锦州北镇市的一个古镇,因地处医巫闾山之阳,故得此名。金元之际,闾阳为县制,明代废县置卫、所,闾阳县成为闾阳驿,是关内外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政府官员和传递文书小吏的留宿之地。清初废为铺递,即邮递信件的机构,并设有衙门。闾阳镇北面是山,名叫五佛顶,但当地百姓更喜欢叫它"锅底山",因为那山就像倒扣过来的一口锅。有  相似文献   

20.
普贤莊     
《青岛画报》2012,(1):100-101
佛像/佛具/沉香/红木/木雕/珠宝武财神关公即关羽,在整个华人文化圈内都是一个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人物。徐道在《历代神仙通鉴》中说,关公的前生本是"解梁老龙",汉桓帝时,河东连年大旱,老龙悯民心切,是夜汲黄河水兴云施雨。玉帝见老龙公然违反天命,擅取封水,令天曹以法剑斩之,掷头于地。解县僧普静,在溪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