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而著称于世。中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 1840年开始,中国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帝国主义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运动史。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本文试就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郭卿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2,(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要素。发掘这一珍贵历史遗产,对青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科学肩负的光荣使命。近几年来,广大史学工作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对于什么是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3.
许启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4,(2)
本文是作者提交“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学术讨论会的一篇论文。文章认为,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当中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着重论述了爱国主义教育同共产主义教育的结合,现阶段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怎样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闫思圣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4,(2)
关于高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几个问题闫思圣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是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个国家形成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思想基础,是一个民族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爱... 相似文献
5.
关于研究中国近代体育经济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德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5)
中国近代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经济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与系统综合的探讨,可以深化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并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由于长期对租界与居留地之间没有作出明确与确切的界说 ,以致对我国近代租界数字的统计众说纷纭。租界与居留地的界定原则为 ,凡经由我国政府以条约、协定或协议形式 ,正式同意承租某地区的外国掌握该地区行政权的 ,是为租界 ;凡我国政府虽然划定某一地区租赁予外国侨民居住 ,但我国政府仍掌握有该地之行政权者 ,是为居留地。列强在我国共攫得租界 2 7处 ;内中公共租界 2处 ,专管租界 2 5处 ,另有北京使馆界 1处 相似文献
8.
谢双林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2,(1)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恩格斯就曾说过一句极富哲理的话:“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关于自然和历史的认识的体系,是和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相矛盾的;但是这决不排斥,反而肯定,对整个外部世界的有系统的认识是可以一代一代地得到巨大进展的。”这一科学论述,理应成为我们认识和探索“整个外部世界”的理论向导。近几年,我国史学界已经开始注意系统地认识和研究近代整体世界的历史,取得了突出 相似文献
9.
李平生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关于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与卖国主义问题的讨论李平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其核心就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进行各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由于中国近代史是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开始的,并且这种斗争贯穿始终,成为统领百年沧桑巨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9-63
在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建立与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学校对逻辑学教育给予了充分重视,是中国近代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播近代新学,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近代逻辑学教育在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中有其独特的内容与特点,对推进近代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完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逻辑学在知识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中国现当代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逻辑学需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林华国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一、反洋教斗争的主要起因是侵略与反侵略的矛盾而不是中西文化冲突。二、反洋教斗争曾采用“扶清灭洋”的口号,但对于广大爱国群众来说,斗争的目的并非扶清而是“灭洋”。当清政府压制反侵略斗争时,爱国民众不仅不扶清,而且在不同程度上与清政权对抗。三、维新派否定反洋教斗争的几条理由是站不住的。我们对维新派不必苛求,但也不应停留在当年维新派的认识水平上,把他们的错误也视为正确 相似文献
12.
刘先照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民族理论要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政治、经济形势正在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客观形势的发展,给民族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党的民族理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发展繁荣的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3.
毓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关于爱国主义理论的几点思考毓海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而献身的一面伟大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每一个爱国者建功立业的力量源泉。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4.
唐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
早在十七世纪,就有人提出各种不同流派的学习理论。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后被美国桑代克发展为“联结说”;另一种学习理论,是卢梭提出的与“白板说”相对立的“浪漫自然说”,后被皮亚杰继承并发展为“认知说”。不可否认它们在心理学史上的作用。然而也不能忽视,在今天,尤其是在新的技术革命的形势下,这两种理论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伍新木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5)
近年来,经济体制的改革,工资制度的改革、工业、农业经济责任制的实行,都有利于调整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但是,在实际中碰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具体政策和方法问题,也涉及按劳分配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本文试图对按劳分配的几个理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基础产业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寿波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1-10
本文提出基础产业新概念。基础产业是生产农产品、服务产品和基础工业产品的产业群体,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起根础性作用。基础产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基础产业,是指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广义基础产业,还包括第二产业中的基础工业。基础设施是服务业提供服务“产品”必须的基本物质条件,但不是一个产业。鉴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基础产业”英文名词不宜采用现在的“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应该采用新的专用名词“BasicIndustry”。文中还对基础产业特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强基础产业科学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陈守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经济效益,而成本是经济效益好坏的先觉者,又是最后的裁判者。近年来成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引起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并对以理论成本为中心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笔者在学习大家争论的问题中,很受启发,以下对成本理论、实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关于民主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铁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3)
本文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主要观点 ,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 ,在新世纪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2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何香凝近代中国,灾难深重。亡国灭种的阴影,落后挨打的处境,使多少志士仁人夜不成寐!为了反抗外敌,改革现状,他们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无数先烈的鲜血,洒遍了锦绣山河。是什么精神力量,鼓舞优秀的中华儿女振臂而起?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如列宁所说,“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