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在分析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之前,我们先引入就业弹性的概念.所谓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用公式表示为: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由公式可知,就业弹性一定,提高经济增长率,就可以增加就业量;经济增长率一定,提高就业弹性,也可以增加就业量.我们知道,就业与失业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因此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与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是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性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越来越人本化 ,人的劳动保障权、人的就业实现权这种最基本的人权 ,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经济理论研究证明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有着负相关的关系。没有就业增加的经济增长没有任何价值。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信心度首先反映在就业方面 ,不能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提高居民对经济的信心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并列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三大经济指标 ,而失…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数量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就业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和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社会就业比较充分”;2002年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围绕就业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重点之一就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数量关系。本文想就这个问题的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并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一致看法是经济增长能带动就业增长,发展经济是解决就…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性问题.经济理论研究证明,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有着负相关的关系,没有就业增加的经济增长就没有实际价值.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信心度首先反映在就业方面,不能……  相似文献   

5.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从产业结构看,产业升级与就业之间却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效应较大,促进就业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需要从各方面寻求对策,文章从产业结构等五个方面提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真实就业弹性的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即经济增长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不能有效带动就业增长.实际上,由于体制转换的原因,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统计值以及由此计算出的就业弹性值低估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未来5-10年全球经济走势(一)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 1. 发达国家(G7)的经济增长基本趋于成熟,其发展速度不会太快,预计美国等成熟国家的增长率在4%左右。 2. 东亚多数发展中国家受外部冲击,经济波动会较大。例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中国经济发展较平稳,潜力看好。印度经济也将有较好的增长,其中IT产业中的软件业独具特色,主要原因是软件业可通过互联网经营,可以减少印度政府对其管制。(二)发达国家失业率较发展中国家为高 1. 除英国以外,欧洲各国失业率普遍偏高,主要原因:一是欧洲各国法律对雇员保护很好…  相似文献   

8.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控制社会经济因素后,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显著地高于汉族地区。因此,中国民族地区之间生育水平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致(张风雨1998)。吕安民等研究了中国省级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9.
邵建国 《青海统计》2009,(12):15-18
2008年,西宁市个体经济稳步发展,已成为西宁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点。个体经济的稳步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多种经济成份的融合,繁荣了市场,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竞争,活跃区域经济,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促进了劳动就业。但由于西宁经济总量小、基础薄弱、发展起点低,个体经济的发展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运行质量都尚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高,但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就业增长相对缓慢。本文运用就业弹性和回归分析方法,就黑龙江省经济与就业增长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研究,并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是中国进入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向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等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要继续保持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这是深化改革,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条件。一、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改革开放20年,中国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投资率,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今后国内储蓄率在40%左右,保持较高的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中国的投资效果和…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目标。按照凯恩斯的观点,高经济增长必然带来高就业,即就业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因此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过程也成为实现充分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个现象,即"高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失业人口的增长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能够同步进行,是解决我国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无论是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结构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都能带来就业的增加和失业率的下降。美国经济学家阿·奥肯总结出的“奥肯定律”表明,在经济增长率高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率下降0.5个百分点;当经济增长率低于2.25%时,经济增长率每减少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现阶段还是谋生的手段,也是最好的保障。通过就业,不仅能满足人们维持生活和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而且还有利于社会的平等、稳定和保持人们的良好心态。高就业率可以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安心工作,使正常的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得到维护。因此就业问题对劳动者及家庭的福利、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说不解决好就业问题,就难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均衡、持久、健康发展。因此,调动社会的一切力量来解决这一难题,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的氛围,就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了研究生扩招、R&D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生扩招对人均GDP增长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也未引起R&D结构改善;第二,短期内所有样本中人均GDP增长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R&D结构改善,正向作用明显;第三,在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样本中,R&D结构调整可以促进研究生扩招规模。但一味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外延式政策并不可取,国家应制定科研支持政策,改善科研环境与提升科研人员待遇;各个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学科资源优势加快专业化整合,为学生搭建与企业合作的良好平台;鼓励和引导学生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机构和知识型、技术型行业流动,减少人力资源的错配,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白小芳 《统计与社会》2007,(5):20-22,40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一个地区的工业化程度是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这个地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是: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超过第一产业;非农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成为就业的主体;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延安市工业从建国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形成符合实际的产业格局和多层次发展的区域工业模式,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初具规模,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传统观点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若要保护环境则会限制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当,导致两者的相克,通过对现存的部分环境制度进行改革,并进行环境制度的创新,给经济主体提供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共生。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国民经济步入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就业总量扩张的同时,衍生了较为突出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市委、市政府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张立昌多次就此进行调研,确立了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20.
采用2005-2016年中国29个省的制造业就业数据,引用Baker等人公布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通过建立贝叶斯正态回归模型,考察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创新驱动战略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了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率,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又进一步降低了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率;在国家强调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谨慎对待国际关于中国经济形势的评估,及时公布相关数据以降低企业和个人的不确定性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