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2年夏天,浙江卫视一档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在电视与网络上异常火爆,后续效应一直延续至今。有不少歌手通过此平台,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进入总决赛前四名的彝族女孩吉克隽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黝黑的皮肤,姣好的形象,类似美国歌星惠特尼·休斯顿磁性的声音,一夜间成为媒体的宠儿,拥有众多的铁杆粉丝。幸运之神开始惠顾这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甘洛县的女孩。  相似文献   

2.
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的电影配乐能成就一部经典的电影,电影音乐能够给人以心灵上的共鸣,起到了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效果.有时候,电影音乐也成了一部影片的"代言".它饱含着整部电影的感情基调或者是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曾会因为一首熟悉的音乐,想起很多脑海中的影片画面.在影片中音乐也发挥着自己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升华主题思想的独特作用.它推进了剧情,体现了主人公的情感,是一部电影所要形成的格调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饶曙光 《中国民族》2012,(Z1):42-44
1951年,周总理调看《内蒙人民的胜利》时,建议最好是用少数民族自己的曲调和音乐。此后,一批音乐人通过电影开始兴起。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他们一直在努力摸索音乐民族化的道路。民族题材的特性,也使他们从丰富的少数民族音乐和语言中吸取了很多营养,他们将音乐融合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  相似文献   

4.
流行音乐属于电影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在电影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电影中的流行音乐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潮流与音乐发展趋势。贾樟柯电影用以表示深层文化的元素有很多,在这些元素中,流行音乐在其电影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以贾樟柯电影中对流行音乐的运用为例,探讨了电影中流行音乐的重要作用,以及电影中的流行音乐潮流。  相似文献   

5.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体形式也越来越多,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而形成了一种微电影热潮。对于微电影来说,其属于新媒体形式下的产物,并且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微电影就是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播放短小的故事来吸引观众,近些年来,微电影的发展范围越来越广泛,各种网站中都能够见到微电影的存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微电影传播特点及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体形式也越来越多,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而形成了一种微电影热潮。对于微电影来说,其属于新媒体形式下的产物,并且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微电影就是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播放短小的故事来吸引观众,近些年来,微电影的发展范围越来越广泛,各种网站中都能够见到微电影的存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微电影传播特点及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茹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235-236
现代生活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语。众所周知,如何翻译电影的片名,很长时间以来在翻译领域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西方电影的片名翻译的确与中国的电影片名翻译大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一些电影的片名在不同译者的笔下会有着迥异的翻译效果,因为每个人的思想、经验和知识储备都不一样。电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国的文化正在成为展示在电影中的主要内容。本文指出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对其投入更多的精力。电影片名具有艺术、商业和社会的特征。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外国观众往往更容易理解电影的原片名,而中国观众看到电影原片名时却不会有形同的反馈。作者分析认为,人们不应该持有直译好或者是意译好的片面观点,直译和意译应当互为补充。这两种翻译方法必须相互结合,调整彼此次序,适当增删原电影片名里的字词,才能够得到电影片名翻译最好的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期,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广泛使用,梅罗维茨又重新发展了自己的情境理论,他认为电子媒介的使用,带来了人与人更广泛的交流,物质距离已经不能再限定社会交往,出现了"球土化"现象,由此带来了更大范围的情境适应行为的变化。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认为,传播媒介的变化影响社会场景的变化,社会场景的变化又会影响着社会行为的变化。在网络社会中,网络使用的自主性、后台屏障的设置以及网络使用平台的多样化,都可以起到设置新情境的作用,而每一个情境实际上都是一个新的信息系统。例如,对于不会上网的孩子,父母在孩子在场的情况下所使用的网络工具,实际上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情境系统。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活中,电影片名的翻译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语。众所周知,如何翻译电影的片名,很长时间以来在翻译领域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西方电影的片名翻译的确与中国的电影片名翻译大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一些电影的片名在不同译者的笔下会有着迥异的翻译效果,因为每个人的思想、经验和知识储备都不一样。电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国的文化正在成为展示在电影中的主要内容。本文指出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性要求译者对其投入更多的精力。电影片名具有艺术、商业和社会的特征。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外国观众往往更容易理解电影的原片名,而中国观众看到电影原片名时却不会有形同的反馈。作者分析认为,人们不应该持有直译好或者是意译好的片面观点,直译和意译应当互为补充。这两种翻译方法必须相互结合,调整彼此次序,适当增删原电影片名里的字词,才能够得到电影片名翻译最好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网络大数据对电影的影响也不断加大。豆瓣平台更加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更趋近于现代生活的节奏,逐渐成为影评文化的主流。通过对2010-2015年豆瓣高分电影的大数据分析可知:单部影片类型多样化将成为电影类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小成本电影逐渐成为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宣传营销将成为电影取得佳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牛颂 《中国民族》2014,(10):76-76
李叔同,弘一法师,是一个在僧俗两界都有很高声望的人,即在世俗社会中被推崇,在宗教界被景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电影《一轮明月》,是李叔同的一部传记片,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影片在表现他的诗词、音乐、戏剧、绘画等方面的天赋才华的时候,也没有忽略他最大的天赋:慈悲之心。李叔同生于侧室,但其母去世后他坚持扶棺从正门进入灵堂,并深切哀悼。  相似文献   

12.
牛颂 《中国民族》2014,(8):76-76
我是从电影《心跳墨脱》开始认识蒙古族电影导演哈斯朝鲁的,我知道他是一个为了电影可以玩命的人。后来通过电影《长调》,又加深了对他的认识,那就是对电影艺术的一种追求:用一个民族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形式作为手段,打通艺术与人生,打通历史与现实,打通心灵与生活,打通信仰与命运……他的这样一个特性,又表现在电影《唐卡》的创作上。和《长调》一样,《唐卡》也是一种打通。而这一次我不再只是作品完成后的观赏者,而是受邀担任了该片的总顾问之一,从剧本的通关到影片的完成、展映、研讨、推广,导演与其作品都进入了我的评价系统。其过程也使我本人也受益很多。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化史上,佛教的传入是一个大事件。中国人过生日的习俗兴起于魏晋,唐宋以后大盛。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恰恰也是兴起于魏晋,唐朝以后大盛。佛教文化很重视诞辰日。很多佛教节日实际上就是各个佛和菩萨的诞辰日。在之前的中国人的意识里,一个人的出生日期  相似文献   

14.
伴随当下网络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非常高效的互动性。各种形式的音乐网站、APP音乐平台中充斥着语言段子及口水音乐,快餐化、娱乐化的音乐形式使当代学生在纷扰的文化传播中逐渐迷失自身成长方向。这种肤浅的娱乐文化消费已经呈现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并且在高校学生中得到了广泛传播。音乐教学实践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韩国爱情电影《假如爱有天意》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唯美流畅的画面,影片的声音制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画外音,主题音乐,音响的剪辑完美地配合使这部影片更加深入人心,本文分析了影片的声音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韩国爱情电影《假如爱有天意》给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唯美流畅的画面,影片的声音制作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画外音,主题音乐,音响的剪辑完美地配合使这部影片更加深入人心,本文分析了影片的声音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西方浪漫主义精神在十九世纪初兴起,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对当时的音乐创作影响十分深远。浪漫主义精神的发展,是一种向往自由、个性以及民族的精神,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大师级别的人物,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至今对世界音乐有着非凡的影响。本文首先讲述西方浪漫主义精神之下的音乐代表人物,阐述了浪漫主义精神对西方音乐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伴随当下网络信息化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非常高效的互动性。各种形式的音乐网站、APP音乐平台中充斥着语言段子及口水音乐,快餐化、娱乐化的音乐形式使当代学生在纷扰的文化传播中逐渐迷失自身成长方向。这种肤浅的娱乐文化消费已经呈现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并且在高校学生中得到了广泛传播。音乐教学实践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民族志电影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志与电影什么是民族志电影?我们今天所说的影视人类学一词有没有什么含义?这类问题似乎是故弄玄虚,如果提问者是一个多年来致力于在教学和社会研究中普及记录影片和一般音像记录技术的人,就更是如此了。琼·多米尼克·拉约奥克斯认为,电影正在变成“一种主要的表现手段”,以至许多人类学家都把它当作表现研究成果的一种新手段。我认为他的话表达的是一种心愿,而不是正确的判断;是一种希望,而不是对影视人类学真实状况的反映。他也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出生的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倾向于否认电影是一种“严肃的”表现方法,基本上不承认电影能够成为民族志资料的可靠源泉。此外,在我看来,甚至在“年轻的”民族学和人类学家中,承认记录影片的科学和教育价值的人也寥寥无几,尽管  相似文献   

20.
电影<刘三姐>成功地塑造了歌仙刘三姐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在40岁以上人的心目中,刘三姐的歌声是他们童年时代耳熟能详的调子;在50岁以上人的心中,刘三姐是他们少年时迷恋的电影人物;而60岁以上的观众则把刘三姐看成是与世俗婚恋抗争的最佳代言人.近日,笔者特地走访了这位影坛老明星--刘三姐扮演者、著名壮族演员黄婉秋.她虽然已经做了奶奶,但风采依旧,无论是忆往昔还是论时事都思维敏捷,神采飞扬,言语动作充满了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