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后,依然有未解的千年之谜。经对左江花山岩画中铜鼓的族属、类型、传承发展、文化功能等进行多角度考证,确认左江花山岩画所绘铜鼓为骆越人所有,其类型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和东山型早期铜鼓;岩画中的铜鼓不仅是部族首领权力的象征,还是通天礼神、汇聚人心、指挥军阵、人神共娱的重要礼器、响器及乐器;东汉马援缴骆越铜鼓后,左江流域骆越后裔仍有用鼓、尚鼓的习俗,这是对左江花山岩画铜鼓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与此同时,骆越人先进的青铜铸造技术亦为铜鼓在这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胡宝华  刘立策 《民族学刊》2017,8(3):76-83,121-125
花山岩画为先秦时期生活于广西左江流域的骆越人所创作.先秦时期,水稻种植已经成为骆越社会主要的经济来源,骆越社会由此形成的宇宙观、价值观及生活习俗、信仰仪式皆体现出稻作文化的特征.在花山岩画中,诸多图像元素体现出丰富的稻作文化特征,如"蛙形人""日芒纹"强调对青蛙、鸟的崇拜,"饰羽人"、行船图对太阳、江河的敬畏,以及人们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祈愿.而花山岩画的作画地点选取,则直接与稻作生产仪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花山岩画本身就是一种稻作生产的祭祀仪式.这些稻作文化记忆,有的形成了民间信仰的仪式活动,有的衍生出了民族节日.稻作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宇宙观,在当代社会依然极具生态环境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
考察中国文化统一性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在地表现形式,是“在地理解”中国文化统一性的重要途径。历史人类学研究表明,左江花山岩画的内容与东南沿海古代越人、西南濮人和左江区域原住民都有文化渊源,反映了春秋以来南部边疆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区域文化统一性形成的历史图景。作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主题的蛙图腾崇拜,吸收了仰韶文化蛙图腾崇拜元素而形成且独具地域特色;在民族分分合合的漫长历史进程中,骆越及其后裔的蛙图腾崇拜也以不同的形式和载体北传,左江花山岩画文化因而成为中国文化统一性的重要文化基因之一。“一统多彩”是中国文化统一性的一种在地表现形式,构成了另一种在地理解中国文化统一性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龙州县上金乡政府所在地及周边近年来考古发现有汉代墓葬、汉庭遗址以及青铜器和玉器, “岜伤”安置骆越将士战死者灵魂的神话、民间传说与泰汉时期骆越先民抗击中原王朝或与相邻族群爆发冲突史实的较为吻合,上金乡的船街作为延续骆越先人船祭水神祈福的重要物证,以紫霞洞为中心的左江流域壮族民间以侬峝节、抢花炮等形式传承古骆越生殖图腾崇拜文化,上金乡政府所在地周边一些村落的古今地名信息存在高度重合,尤其是运用壮族语言思维模式对照分析发现“临尘”与“上金”所指地名一致.这些文化遗存进一步肯定了“汉象郡治临尘县所在地在当今龙州县上金乡政府所在地,花山古都就是临尘县”的基本推断.这对于构建民族文化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也对我们准确把握花山文化的地脉和文脉进行科学规划花山文化旅游产业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托雷斯海峡中西部群岛和广西左江花山都有赭红色的岩画艺术。对比研究发现:花山岩画的创作时间比托雷斯海峡群岛岩画早,但其所反映的生活方式更丰富;两地岩画图形虽都是图案式的,但花山岩画中人和动物图形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群岛岩画图形除了写实风格的人和动物之外,还有似人似精灵的图案,使岩画呈现出更原始、古朴的自然崇拜色彩。  相似文献   

6.
托雷斯海峡中西部群岛和广西左江花山都有赭红色的岩画艺术。对比研究发现:花山岩画的创作时间比托雷斯海峡群岛岩画早,但其所反映的生活方式更丰富;两地岩画图形虽都是图案式的,但花山岩画中人和动物图形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群岛岩画图形除了写实风格的人和动物之外,还有似人似精灵的图案,使岩画呈现出更原始、古朴的自然崇拜色彩。  相似文献   

7.
对外译介正是花山岩画走向国际视野的一个必然选择。通过对外译介,花山岩画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实现其多方面的价值。但是在左江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过程中,花山岩画本身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和历史原因造成了对外译介的一些困难。针这些难点,应该打破传统单一的译介模态,采取多模态结合的译介形式,借助有影响力的现代传媒力量及谨慎采用翻译策略等对策,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达到对外译介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外译介正是花山岩画走向国际视野的一个必然选择。通过对外译介,花山岩画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实现其多方面的价值。但是在左江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过程中,花山岩画本身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和历史原因造成了对外译介的一些困难。针这些难点,应该打破传统单一的译介模态,采取多模态结合的译介形式,借助有影响力的现代传媒力量及谨慎采用翻译策略等对策,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达到对外译介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丽江壁画是中国传统壁画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已有超过600年的历史。丽江壁画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还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和文化内涵。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文旅融合概念,丽江壁画的文创开发成为未来展示丽江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丽江壁画文创开发的探索,分析了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及如何将丽江壁画特有的文化内涵与文创设计形式相匹配。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壁画文创产品的创意和吸引力,旨在为丽江壁画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未来的壁画研究与推广过程中,除了继续加大对丽江壁画的保护和研究力度外,还需发展出更多创新且具有价值的文创产品,以推动丽江壁画艺术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越宗藩关系存续期间,越南派往中国的使臣,在途经广西左江流域时,面对谜一般的花山岩画,留下了较多的考察和描述文献.现存32份越南使臣留下的花山岩画文献,总体而论,文体类型多样,形成时间跨度大,描述层次深浅不一,反映出越南使臣不同的花山岩画形成观.越南使臣对花山岩画的较高关注度,其原因既有对异邦好奇的因素,也有对广西边境地区特殊关注的考量,更有可能受越南历代相沿的花山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在边疆民族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中设置本土少数民族美术特色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才智,也是促进青少年的美术核心素养发展和边疆民族地区高中美术特色课程建设中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边疆民族地区高中美术课程中有效设置与建设本土世界文化遗产壮族艺术瑰宝花山岩画作为教学资源,其优势体现地方学校创建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注重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艺术素养和对本土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最终构建国家课程、地方(乡土)课程有效互补地完成青少年接受多元文化下民族艺术的审美认知过程和大文化观念,培养具有本土文化的青少年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和谐发展具有提智铸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耒、梁志玲是两位广西崇左市当下青年作家。出生的草根性、生活的底层性,使得他们天然地“作为老百姓的创作”;共同的文化资源——古老的花山骆越文化与转型期南国边疆城市化时代发展境遇,使得两位作家的小说在彼此个性鲜明的基础之上又透露出了相似的“边地味”风格,充满“边关风情”“边疆人文”。两位“边地作家”的小说创作,其文学地理学意味浓厚,具备了深入探讨的文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积累,它象征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是现代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以新的设计态度结合时代元素、现代特征,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更好地创新发展,形成更具内涵的“新”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转换及运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中认识少数民族文化,感受少数民族文化,喜爱少数民族文化。然而,在创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云南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如何在艺术设计中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创造相应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要对少数民族文化设计运用的载体、方法、形式和途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从而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设计运用的同时,让文化创意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遗产保护高度把握岩画价值内涵,分析国外岩画世界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主张将阴山岩画、贺兰山岩画和花山崖刻画作为一个整体以"中国岩画"的名义申报世界遗产,对世界遗产进行扩展保护.  相似文献   

16.
获评"中国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的广西宾阳炮龙节,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互动性吸引着八方来客和四海宾朋。传承、保护、开发宾阳炮龙节,首先需要深入挖掘炮龙节的历史起源、形式内容、独特之处及传统文化,然后运用现代创意思维结合设计创新理念进行创作,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设计出高端时尚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转换及运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运用中认识少数民族文化,感受少数民族文化,喜爱少数民族文化。然而,在创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云南民族文化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如何在艺术设计中运用少数民族文化,创造相应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要对少数民族文化设计运用的载体、方法、形式和途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从而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设计运用的同时,让文化创意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具有代表性、民族性、传承性的区域传统文化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则为我的区域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意义的创新。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通过在河源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进行探索,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激发设计灵感,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也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实用人才、促进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获评"中国最佳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的广西宾阳炮龙节,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价值,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互动性吸引着八方来客和四海宾朋。传承、保护、开发宾阳炮龙节,首先需要深入挖掘炮龙节的历史起源、形式内容、独特之处及传统文化,然后运用现代创意思维结合设计创新理念进行创作,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设计出高端时尚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20.
“岩画”这两个字让我们联想起远古的事物,因为现代人很少在岩石上作画。岩画的出现就意味着那地方有人类早期文明的痕迹,对岩画的研究和哪个国家发现了岩画,也就意味着那里的历史之长和研究之深入。所以,直到本世纪初欧美研究家们还断定中国是没有岩画的国家。话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