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宇  税琳 《中国民族博览》2023,(17):106-110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变迁、发展的映射,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状况,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劳动的象征。朝鲜族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家庭的一部分,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地域色彩与鲜明民族风格的音乐艺术,为民族音乐文化增添了绚丽的篇章。在民族文化更加开放、多元的当今时代,在保留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华与特色基础上实现创新与融合,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成为时代命题。结合朝鲜族音乐的分类与形式,分析其发展的特点与社会价值并对朝鲜族民间音乐发展进行路径探析,以更好地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西方音乐史学的理论定位一直对我国有深远的影响。在西方音乐艺术框架下,我国的音乐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结合西方音乐的概念定位,向着特色化和民族性迈进以及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音乐史的理论定位成为了我国音乐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伴随着西方音乐史,西方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也成为了重要的学习因素。本文从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价值着手,对西方音乐精神和历史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对于音乐流派、著名音乐家身处的时代、创作的环境加以梳理,从而深刻地了解西方音乐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西方音乐史学的理论定位一直对我国有深远的影响.在西方音乐艺术框架下,我国的音乐理论也在不断地完善,结合西方音乐的概念定位,向着特色化和民族性迈进以及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音乐史的理论定位成为了我国音乐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伴随着西方音乐史,西方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也成为了重要的学习因素.本文从西方音乐史学的研究价值着手,对西方音乐精神和历史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对于音乐流派、著名音乐家身处的时代、创作的环境加以梳理,从而深刻地了解西方音乐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传承逐渐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发展的一部分,传统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时代发展速度过快,人们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扬意识渐渐淡薄,传统音乐出现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的趋势,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对于传统音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进行分析,对传承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及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进行罗列,希望给予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最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东 《民族论坛》2009,(5):50-51
板楯蛮是古代巴人中的主干力量,也是现今湘、鄂、渝、黔4省市边区土家族的主要先民。这支巴人部族,不仅因英勇善战在中国古代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而且因能歌善舞给中国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多姿的风采。所以,研究他们的历史及其歌舞艺术,是当今土家族音乐文化研究的一件颇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世界民族艺术史上极为罕见、在中亚地区特别是维吾尔人民居住生活的西域地区影响最广泛的民间演唱艺术——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今天终于走红全国及世界乐坛和舞坛。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这块瑰宝,是勤劳而充满创造精神的维吾尔人民智慧的结晶。她从千千万万民间乐调、民间歌谣中汲取精华,用音乐、舞蹈、诗歌演唱等形式表现了维吾尔人民的情操和理想。所以,与维吾尔人民的历史文化同步发展的十二木卡姆音乐,已经深深地根植于维吾尔族人民的心中。维吾尔人民的音乐舞蹈历史非常悠久,原始社会首先在民间产生了很多音乐,同时也有职业音乐艺术…  相似文献   

7.
古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琴是中国众多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其旋律优美动听、扣人心弦。古琴所具备的与生俱来的高雅可以培养人的优良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对于古琴的教育却有所缺失,导致古琴音乐文化在当前逐渐衰落。所以把古琴音乐文化融入到现代音乐教育中,不仅可以使古琴音乐文化得到发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发出奇光异彩。唐代音乐的繁盛得益于统治者对音乐的喜爱和重视,为宫廷服务的音乐机构在这时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大批优秀的艺人在音乐机构中施展才华。历史上诸多学者对唐代音乐机构进行了许多研究,笔者在诸多资料中发现,有关唐代音乐机构中音乐艺人的训练与考核的内容涉及较少。因此笔者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整理和归纳,在本文中对唐代音乐机构以及机构中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进行三个部分的论述。第一部分,介绍唐代音乐机构的设置。第二部分,浅析唐代大乐署对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第三部分,浅析教坊和梨园中有关艺人的训练和考核。  相似文献   

9.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思想、文化、艺术、道德等各个方面,通过积累、沉淀、世代相传,形成民族风习和民族精神。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必然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换言之,作为历史的存在,传统音乐文化必须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生存和流传。在社会的进程中,传统音乐有适应社会的成份,也有不适应社会的成份。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音乐文化就是保守与落后。历史上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符合文化动态规律的音乐,必然得到迅速蓬勃的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是一种互相适应,互相制约的关系。现代社会发展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才能保留其民蒎特点,而保留传统必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致,才能使本民族保留自己的独特文化。因此,音乐教育中应充分注意传统音乐文化的时代性、传承性。  相似文献   

10.
古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琴是中国众多传统乐器中的一种,其旋律优美动听、扣人心弦.古琴所具备的与生俱来的高雅可以培养人的优良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对于古琴的教育却有所缺失,导致古琴音乐文化在当前逐渐衰落.所以把古琴音乐文化融入到现代音乐教育中,不仅可以使古琴音乐文化得到发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华夏 《中国民族博览》2023,(19):113-115
相较之其他音乐体系和音乐类型而言,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歌曲内涵、音乐文化、演唱技艺、音乐特色、编曲方式具有多样化、娱乐化、现代化特征,且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播力和塑造力极强。尤其是随着现代音乐文化体系的发展,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更趋于多元化发展,自带的音乐张力、艺术张力、歌曲情感不断扩充,让音乐表现力度提升,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也在不断呈现。当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路走来,承载了大量的精神内涵、民族文化、民俗民风,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娓娓道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音乐文化也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和发展中也面临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此,借助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元素就成为关键。本文概述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基本内涵及其中蕴含的传统音乐元素,探索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传统音乐元素呈现的价值,分析了中国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传统音乐元素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作的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情感的歌舞器乐艺术形式,是我国上千年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歌舞音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等独特艺术形式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对促进世界音乐史的发展贡献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传统音乐的发展是以作曲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作曲技术是音乐创作的灵魂。本文从概述传统音乐作曲技术发展简史入手,介绍了传统音乐作曲技术分类和应用,分析了传统作曲技术与现代电子音乐作曲的异同,探讨了传统作曲技术发展趋势,以此来加深对传统音乐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民族音乐学作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新兴学科,提倡的是在文化脉络中的音乐研究:既研究音乐本体,又分析形成这些音乐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缘由。本文以上海地区的古筝音乐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把古筝及其音乐放置在上海地区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中来进行研究,以明确上海古筝音乐在三个时期所呈现的特征,以期起到丰富上海地区筝乐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个,其发展时间很长,也拥有着令人瞩目的文化遗产。在最初的时候,蒙古族一直在草原生活,因此其是名副其实的游牧民族,在长久的游牧生活中,他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搬迁一次,因此他们并没有固定的生活场所,这就让蒙古族民众形成了豪爽、朴实勤劳、坦率实在的个性。另外,由于生活中经常出现战争,所以,蒙古族民众勇猛善战。他们在长久的生活中创造了极具特点的文化。在众多文化中,音乐成就尤其突出,音乐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他们的历史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所独有的民间音乐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具有普遍性和个性的特点,进一步展现出蒙古地区民众内心深处的个性审美以及最普遍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博大精深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每个中国人有必要掌握的国民知识,增强和认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历史使命是中国人所必须要了解的。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要靠少数人所引导的,更多的是要靠所有中华儿女们一同维护和弘扬的一种民族内涵、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乐器——古筝的发展历程、推广运用及相关内容来揭示中国五千年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及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文化强则中国强。所以,在课堂上普及民族舞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民族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财富。在此基础上,民族舞在高中音乐课堂上展开是非常有必要的,探索民族舞的开展方式,进行民族舞的教学探究。高中音乐的课程中,将民族舞和音乐进行共同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舞蹈尤其是对于传统民族舞的兴趣。由此,对于学校来说,民族舞在高中音乐课堂上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大力倡导这一教学。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是一个艺术文化发展大国,而音乐作为我国文化艺术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种精神文明体现,因此,我国比较重视声乐专业教育工作,并从幼儿阶段即开始向学生教授声乐知识,为其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民族民间音乐史明显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特点的表现形式,也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侧面烘托。在当前我国全面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有必要将民族民间音乐渗透于幼儿声乐教育工作过程当中,使幼儿在声乐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领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为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提供有利条件。文章首先明确了在幼儿声乐教育中渗透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幼儿声乐教育渗透民族民间音乐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渗透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策略展开了相关研究,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个,其发展时间很长,也拥有着令人瞩目的文化遗产。在最初的时候,蒙古族一直在草原生活,因此其是名副其实的游牧民族,在长久的游牧生活中,他们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搬迁一次,因此他们并没有固定的生活场所,这就让蒙古族民众形成了豪爽、朴实勤劳、坦率实在的个性。另外,由于生活中经常出现战争,所以,蒙古族民众勇猛善战。他们在长久的生活中创造了极具特点的文化。在众多文化中,音乐成就尤其突出,音乐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他们的历史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所独有的民间音乐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具有普遍性和个性的特点,进一步展现出蒙古地区民众内心深处的个性审美以及最普遍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有着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民歌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产生活中聚集而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源泉。土家族作为56个民族中唱跳俱佳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民歌发展方面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挖掘土家族民歌中所蕴含的音乐文化,对于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湖北地区的土家族民歌,来探讨它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以便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和学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声乐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博大精深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每个中国人有必要掌握的国民知识,增强和认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历史使命是中国人所必须要了解的.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要靠少数人所引导的,更多的是要靠所有中华儿女们一同维护和弘扬的一种民族内涵、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乐器——古筝的发展历程、推广运用及相关内容来揭示中国五千年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及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