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郭贵儒、张同乐、封汉章三位教授合著的《华北伪政权史稿:从“临时政府”到“华北政务委员会”》一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的结项成果,已被该中心文库收录,并于200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之际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可喜可贺!长期以  相似文献   

2.
全国藏族历史与文化暨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10日-11日在西藏民族学院举行。 这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藏学历史研究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西藏民族学院承办,来自全国九省、市7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围绕“考古发现与文献整理、民族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宗教文化历史与发展、近代藏区的社会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五方面的主题进行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3.
“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2届年会于2005年10月23—24日在广西民族学院召开。会议围绕“中国与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经典学说的现代阐释”、“当代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文化多元主义等西方文论流派的比较研究”及其他有关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学、文化理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广西民族学院和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领导出席了会议。一、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吴元迈研究员在…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4日是伟大的“五四”运动7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华民族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解放事业和精神文化建设工程,中国人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过了70年后,痛苦地发现精神解放和社会解放的需求远未真正实现,而通过改革开放加快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实质上乃是与“五四”运动未竟的事业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应当重温“五四”精神,我们更应当反思“五四”以来的历史!本文两位年轻的作者作了这种尝试,尽管文章难免有不成熟之处,但其中蕴涵着的忱患意识和探索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我们极盼通过编发此文来引起对当前人们关注的思想文化领域内重大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2005,(1)
本刊讯  2 0 0 4年 1 1月 ,“纪念北京大学历史学科建立 1 0 5周年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的有关专家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师生和校友等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指出 ,历史学应从时代特征、民族智慧、历史长河中去寻求自己的尊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历史研究应该也一定会有所作为。该研讨会还围绕不同专题 ,如“民族史视野中的中国史”、“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近现代的中外关系”、“近代史料的解读与史事的解释”、“古文献与古地图研究”、“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等 ,进行了分组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6.
“戊戌”与启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今年是戊戌维新九十周年,明年是五四运动七十周年,由于历史的反思,人们提出了对“五四”的再认识,在接近它的七十周年,大家已在讨论“五四精神与当代中国文化”;对“戊戌”也有个重新认识的问题.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这两个运动,并把它们联系起来研讨,不仅因为它们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激动人心的年代,在救亡与革新方面都曾有过激扬的旋律,更重要的是由于历史反思的深入,人们需要重新认识“戊戌”与“五四”启蒙的意义和价值. “戊戌”与“五四”前后相隔二十一年,它们有什么联系?大家知道,“戊戌”在思想文化上是  相似文献   

7.
由张碧波、董国尧主编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专题文化卷》的出版,是学术界一大盛事,也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研究的一座丰碑.张碧波先生主持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课题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课题组历经十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1987年和1989年,相继推出《北方文化研究》第一集和第二集,收入论文70余篇.1993年,出版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全书120余万字.此次又出版了《专题文化卷》,标志着课题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8.
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 ,在 1 983年左右 ,大陆的文化学术界便渐渐酝酿兴起了一场持续数年之久且又颇具规模的“文化”研究热潮。人们希图通过对上下几千年的民族历史 ,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 ,去获取解决、医治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疑难杂症和祖传痼疾的良方妙药。这种以“文化反思”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研究”热潮 ,也是 80年代中期大陆上出现的一种十分突出且又极为有影响的社会思潮。或许正是受益于这一社会性“文化反思”的影响和启迪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中国当代文学 ,也在 80年代中期前后形成了一股“渴望潜入历史…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义和团运动90周年,我们特约请参加最近在济南召开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的部分中外学者撰文,就义和团运动与历史、文化研究的各个层面展开讨论。这些文章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反映了当代国际学术界研究义和团运动的最新成果,本刊将分两期载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朝鲜半岛古代史研究”是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项目经费为80万元.本项目是招标选题“中国周边国家历史研究”中首批获得立项的课题. 项目首席专家杨军,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史系教授.2005年,杨军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2013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相似文献   

11.
1990年秋季的北京亚运会及亚运会艺术节,着力向全世界展现了绚烂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这是一个刻意策划的预示,也是一次精心准备的预演。紧接着,在1990年12月20日,规模空前的“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在北京拉开了序幕。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1991年1月12日,并得到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显然成了1991年中国大地“民族”与“文化”热潮的先导。 众所周知,京剧是中国的“国剧”,集中华民族的多种文化精粹于一体。“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的策划者和组织者颇具匠心。由此下手,自然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先着下了有力的一鞭。然而,“国剧”并没有占据国家法定戏剧的地位,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也决非局限于京剧。若要涵括中华大地上的民族文化精髓,仅有一个京剧实在是远远不够的。况且,传统的中国京剧艺术急切需要改革更新,否则难以普遍适应当今中国各年龄层民众日新月异的现代文化娱乐的需求。不过,有必要强调指出,此次“振兴京剧”活动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京剧本身,尽管它并不能使传统的京剧艺术一劳永逸地走上振兴之路,但作为一个直接诱因,却引发了全社会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迫切反顾。在1991年的中国,这一点可以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要务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天津“历史与未来研究会”召开了以“中国女性”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就中国妇女的历史、现状和前途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探讨与争鸣。一、历史的回顾:从社会的最底层到初步的平等中国妇女的历史是这次研讨会上讨论较多的一个议题。与会者认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妇女处于“地狱中的地狱”的悲惨境地,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被认为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并被视为“祸水”。  相似文献   

13.
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全区多学科研究力量联合攻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国家“十一五”图书出版重点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重点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经过100多名专家学者近3年来的辛勤耕耘和艰苦探索,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近日,“工程”的重大成果———11卷、近500万字的《草原文化研究丛书》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请允许我以“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丛书》编委会和作者的名义,将此著作献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胡锦涛同志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2007年是“七七事变”以及“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是具有普世意义的目标。当前,中日两国学者着手对中日两千多年来的交往历史,对近代以来发生的不幸的历史以及战后半个多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进行共同研究。希望以这次共同历史研究为契机,通过学者的共同努力消除误解,深化相互理解,缩小历史认识上的差异,为发展两国关系创造有利的环境,将东亚的历史经验贡献于世界。正如温家宝总理4月11日“融冰”之旅时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日两国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共同利益,面临着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的中国 ,天然地划分为农耕区与游牧区。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也主要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这两大类型民族的统一。这两大类型民族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它们在历史上都相应地建立过政权。习惯上把由农耕民族建立的政权称为“中原王朝”,由北方游牧民族为主所建立的政权称之为“北方民族王朝”。北方民族王朝在政治上采用“二元制”,在经济上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相互依存 ,在思想文化上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纪念船山逝世 31 0周年之际 ,我们重进船山思想宝库 ,联系当今时代发展 ,探寻幽源 ,深深感到船山那崇高精深的道德学问 ,对现代文明建设仍有重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一、从船山道德学问的历史价值看今日之学界船山先生在学问上能取得“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 ,又“独树一帜 ,别开生面”的伟大成就 ,首先是以他高尚的道德情怀为基础和前提的。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怀 ,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强烈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历史忧患意识。这是他潜心为学 ,孜孜以求的动力所在。其次是他对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盛衰和国家兴亡过程中伟大历史作用的深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近现代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鹏 《河北学刊》2006,26(2):45-49
面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在近代的深刻危机,中国社会曾作出了种种回应,选择了种种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其中, 中西古今之争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而从“中西之争”到“古今之争”的演变是人们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危机与中西社会文化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推进的表现,它典型地展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变革的一个轨迹。同时,它也在客观上提出了由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历史与世界文化这一新的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五四后的1922年,梁启超在18年前发表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的基础上写成《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一文。在文中,梁启超不仅最先对清末以来就一直占据着中国学术界统治地位的“中华民族外来说”尤其是“西来说”公开提出质疑,而且还在他早年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总结,这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史研究和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他这时所说的“中华民族”却仍还停留在早年认识的基础上,亦指的是“国族”意义上的“汉族”,而非现在几乎所有研究者所认为的是“中国境内各民族”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当他要表达“汉族”的涵义时,使用的是“中华民族”;当他要表达“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涵义时,使用的是“中国民族”。在梁启超的笔下,“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能看到他同时在使用“中华民族”和“中国民族”,就以为这两个观念在梁启超笔下可以替换,“中华民族”指的就是“中国民族”所指的“中国境内各民族”。  相似文献   

19.
撒马尔罕是中亚的历史名城,有中亚的文化心脏之美誉。为了庆祝撒马尔罕建城2750周年,2007年5月24~26日,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撒马尔罕市共同举办了题为“撒马尔罕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奥地利、  相似文献   

20.
来仪 《青海社会科学》2004,(4):90-95,100
清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 ,当时的民族关系不但承上启下地演绎着过去民族交往中存在的各种现象 ,而且还继承、延续了中国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流向并使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间在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关系、中华民族这几个不同的层面上呈现出了既趋同又分化、相伴相生的“多元一体化”现象 ,为近代以后中国各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在此过程中清朝政府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对于促进各民族的接近 ,最大程度地实现各民族政治与文化的一致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各民族在政治与文化上趋于一致性又为各民族的“多元一体”化构筑了基本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