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哲学家”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在法国出现的新流派,他们在现代法国的意识形态生活中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目前,关于“新哲学家”的议论尚未停息,他们的著作仍旧大量发行。前不久又出版了J.伯努瓦的《法国共产党瓦解的过程》(巴黎,1979)、M.盖兰的《哲学家的天才》(巴黎,1979)和B.列维的《法国的意识形态》(巴黎,1981)。而且,“新哲学”早已超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进程中,曾宣告传统哲学的“终结”。从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开始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或直至今天)成了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代名词。然而,这一体系从一开始就受到非正统的或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的挑战,而且从本世纪中叶起,对这一体系的改革在把它奉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也成为普遍要求和现实任务。 为了真正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变革的深刻含义,为了有效地改革现行哲学体系以便充分展示和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革命精神,有必要回顾一下人们常常提到但又未予…  相似文献   

3.
这篇书评评介的是以下十本书:1.让-玛丽·伯努瓦:《马克思已经死了》(巴黎,伽利马出版社,1970年),2.让-玛丽·伯努瓦:《一个独特的纲领》(巴黎,法国大学出版社,1978年),3.安德烈·格鲁克斯曼:《大思想家》(巴黎,格拉塞出版社,1977年),4.《女厨师和食人者》(巴黎,塞伊出版社,1975年),5.《法国的战略和革命——1968年5月》(巴黎,克里斯蒂昂·布尔热瓦出版社,1968年),6.居伊·拉德罗:《金色的猴子》(巴黎,法国水星出版祉,1973年),7.居伊·拉德罗和克里斯蒂昂·让贝合著:《天使》(巴黎,格拉塞出版社,1976年),8.让-保罗·多莱:《革命的欲望》(巴黎,格拉塞出版社,1972年),9.贝尔纳-昂利·列维:《人面兽心》(巴黎,格拉塞出版社,1977年),10.菲利普·奈莫:《结构的人》(巴黎,格拉塞出版社,1975年)。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于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开展了大量哲学问题的讨论,出现了令人喜悦的繁荣景象,取得了许多成绩:第一,随着体系之争的日益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由原来的封闭走向开放。尽管存在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双重内涵,其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现实生活实践,其二是总结概括现实经验用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途径是"回到马克思",再"走出马克思".不"回到马克思"就会偏离真正的马克思,不"走出马克思"就会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僵化,丧失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6.
2000年10月30-31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来自英、美等国和地区的12位海外学者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等单位的60多位国内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人类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状况与21世纪人类科学和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具有生命力的发展取决于哪些关键问题的解决等主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分为10个时段进行。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吉研究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论战”新评罗珍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上,发生了一场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关于这场论战,史学界多数论者将其看作是“从1920年起,无政府主义者为了争夺青年、争夺宣传阵地,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哲学体系都有其核心或“基石性”概念。在生活即人的生成过程的意义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生活” ,因为相对于物质、实践或活动 ,它能更充分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人学 ,是一种主客体统一的思维 ,是一种生成性思维。生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而且是整个现代哲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一些批评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分子竭力证明,马克思的学说已经陈旧过时了。当然,他们也愿意承认,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分析,的确揭示了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弊端。但是,他们硬说那是19世纪的资本主义,而当代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变化和“改善”,以致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似乎只有保留历史的意义了。所有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论断,其特点就是明显而故意地忽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即资产阶级占有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由列宁及其后继者根据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代新的历史经验全面发展的马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体现了时代精神、实现了全面推进、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同时也实现了研究主题和思维方式的重大转换,并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实践哲学、人的哲学、发展哲学和文化哲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和突出的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苏联学者发表许多论著,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传统范畴的发展和新范畴的形成问题.有的学者在引证了列宁《哲学笔记》中关于范畴及其体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论述后,写道:"所有马克思主义者都赞同这点,但是当出现有关论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新范畴的形成、概念的新分类体系等问题的著作时,却往往遭到异议和抨击".这表明关于哲学的新范畴的形成问题的争论是尖锐而激烈的.我们先从争论较少的传统的范畴谈起.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对马克思学说的兴趣空前提高,马克思学说的反对派不得不承认它是当代诸多思潮中最为普及和影响最广的学说。资产阶级理论家拚命寻找“促使”马克思主义“中立”,以至将它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融合”的最有效的手段。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伪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包括妄图给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涂上“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宗教哲学与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初,以<路标>文集为主要标志,一批俄罗斯思想家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向唯心主义和宗教哲学,从激进主义向保守主义,从对进化论和启蒙运动的迷恋到对进步理念的批评这样一个重要的思想转变.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转变?这种转变的学理根据何在?它与俄罗斯自身的思想传统有怎样的牵连?宗教思想家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在俄国得以传播的现实土壤是什么?本文从俄罗斯宗教哲学家的文本出发,通过与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分析,通过对俄罗斯知识分子和思想传统的考察,对这些问题作了系统的阐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学”在国外是非常时髦而又流行的哲学派别。匈矛利哲学家兼文艺批评家格奥尔格·卢卡奇是这一学派的代表。卢卡奇于1885年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家全国最大的银行——“信托公司”的董事家里。在这个十分富裕的家庭里,卢卡奇渡过童年并接受了初等教育。然后,他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把本体论认作是关于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说,是我国哲学界根深蒂固的见解,然而这是一种误解。本体论是西方哲学史上独具的一种哲学形态,它同西方的语言形式有关,是用逻辑方法构造的、以“是”为核心的范畴体系,是纯粹思辨的原理体系。看不到这一点,不仅会抹杀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批判木体论的立场,而且还会把种种名目的本体论强加给马克思主义哲学。作者试图在阐述西方本体论哲学的基础上,展示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批判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王青 《日本学刊》2016,(4):126-143
当代日本学界力图构建超越近代资本主义原理的"共生"理念,以人与人的"共生"和人与自然的"共生"为契机,建设消除人对人的歧视与压迫的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社会,其中以尾关周二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进行的理论阐述最有代表性。尾关分别采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与交往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对资本全球扩张趋势的洞察以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物质代谢观点,深刻批判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带来了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也从根本上破坏了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彻底解决以上危机状况,人类应该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生"作为哲学理念,构建人与人共同共生型社会和人与自然生态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是"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孙利天教授的新著《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集中体现了这样一种努力。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既不是用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表达方式来改造和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及其教科书体系的表述,也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及其教科书的内容"装进"中国哲学的概念框架,而是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理论自觉,在回应时代性的人类问题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塑造属于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并以这种"独特声音"影响世界历史进程。这就是"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需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而且需要在"历史"已经成为"世界历史"的"我们的时代"回应世界性的哲学思潮,特别是回应以反思"哲学"和"现代性"为实质内容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18.
孙宝林 《唐都学刊》2003,19(4):39-41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表述为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定性为三者统一,定量为学科家族.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理解为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认识世界、变革现实的态度和方法;是科学知识也是观念形态是克服了以往哲学又保留了以往哲学.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斌 《求是学刊》2001,28(4):16-18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是 2 0世纪 80、90年代中国哲学界的重大事件之一。过去 2 0年中国哲学界许多问题的展开和许多理论倾向的形成 ,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引入相关。李惠斌教授认为 ,在过去 2 0年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过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带来了重要的启迪 ,为建立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性话语模式 ,提供了重要的话语背景。张一兵教授强调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重新面对我们一度以为完成了的文本和人物”进行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同时要实现研究范式的转换 ,研究的重心要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胡大平博士对后马克思主义做了专门的划界。张翼星教授概括了目前哲学界关于法兰克福学派 ,特别是哈贝马斯以及关于萨特思想和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他认为目前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大大突破原有若干派别的范围或框架 ,呈现更广阔的视野。陈学明教授回顾了过去 2 0年中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争论 ,提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着眼于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启示 ,必须强化问题意识 ,必须拓宽视野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理性化的社会转型,这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经济哲学内涵。本文从多侧面、多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哲学的当代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必将极大地开拓哲学研究的新领域,给哲学研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