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因而对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积极的意义看,网络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化实践环境,网络传播的科技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有助于社会成员掌握社会生活的本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新知识、新观念、新规范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的冲击以及网络空间中的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发展进步 ,要求每个人实现社会化 ,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在社会化过程中有各自侧重面和发展关键期。错过关键期 ,心理某些机能就不能有理想发展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会出现障碍。由于制约人的社会化因素的复杂性 ,教育工作者在把握关键期教育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各种生活技能,接受社会行为规范与价值,以成为特定社会成员的过程。“生物的人”要成为具有语言、情感、行为的社会人——能够接替前代人工作井被社会所承认的人,必须经过社会化,参与广阔的社会生活,习得该社会的知识、经验、规范、价值、技艺和其它作为生活基础的思想与行为模式。从社会的角度看,人的社会化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任何社会要延续和发展,都必须把积累起来的社会文  相似文献   

4.
试论人的社会化行为生态学的创建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为为视角,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的社会化,从而拓展人的社会化理论,不仅是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而且也是人的社会化实践的现实呼唤。社会化行为生态学是人的社会化理论在行为生态学维度拓展的理论成果,它以社会个体的社会化行为与社会化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它的建立具有科学背景和现实基础。学习和研究社会化行为生态学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个人的社会化问题是社会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网络技术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从哲学角度看,网络技术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仅起着正面的、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具有消极的、负面的反向作用,即去社会化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网络技术影响人的认识活动、改变认知环境和交往方式而完成的。因此,在技术化特征明显的现代社会,实现个人的社会化必须充分认识到现代技术的反作用,采取一定的预防机制,才能较成功地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青少年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亲社会行为的特质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标志,也是主流社会的价值期许。当前,受到青少年生活的宏观社会环境中的一些消及因素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关键因素中的一些负面作用影响和青少年自身成长中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因素影响,部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出现缺失。社会可以对青少年个人采取适当的干预方法来训练和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如移情训练法、榜样示范法、归因训练法、行为强化法。  相似文献   

7.
个人社会学     
个人社会学是一门专门的社会学理论,它研究一系列广泛的课题:个人与社会、社会集体和社会群体的相互关系;个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社会化过程和条件;个人掌握各种活动方式和交往  相似文献   

8.
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学习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人的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会化不仅要求他们发展自己的智能、丰富精神生活、提高道德情操、健全体魄、增进美感、精通业务、发展能力,而且也要求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四有”建设人  相似文献   

9.
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本研究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体育游戏为培养因子,从幼儿胜任力评价和问题行为评价两个维度,探索促进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对幼儿社会行为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幼儿社会行为各维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具有关键期。  相似文献   

10.
一、促进入的社会化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职能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但是人的社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调查的过程。因此,人类个体为了生存,为了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就必须实现自身的社会化。所谓人的社会就是指个人接受其所属社会的文化和规范、变成该社会的有效成员,并形成独特自我的过程。社会化的内容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二是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三是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个体由幼…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部门,具有着个人社会化功能。图书馆所载知识的自主选择性、说理性和全面性等特点,使其教育功能的发挥过程恰好符合个人社会化的机制规律。对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如教导生活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完善自我观念、培养社会角色等,图书馆均能起到独具优势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强化图书馆人的社会化意识、科学选配图书资料、营造育人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加强图书馆的个人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传统认识中,社会是外在于个人而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个人相对立的。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社会是标志人的社会生活空间的关系范畴,社会化是衡量人的社会丰富程度和社会普遍程度的范畴,人的价值的历史发展和人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构成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社会化还反映了其对特殊性和普遍性范畴的深刻思考。马克思的社会观既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也具有积极的社会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与人的社会化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平等精神、奉献精神、学习精神、国际精神、人性精神和团结精神七个方面.这些时代精神决定着信息社会人的社会化图景从守成式社会化向创新式社会化转变;由被动社会化向主动社会化转变;由注重智商发展向注重情商发展转变.为适应人的社会化图景的这些转变,必须做好社会方面的舆论和体制准备与个人方面的意识、思维方式、心理、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青春偶像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青春偶像心理李先锋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社会化是人由生物人演变为社会人的内在心理机制。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个体通过选择性地模仿环境中榜样的心理和行为,习得相应的生活方式。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事倍功半多与失助于榜样学习作用有...  相似文献   

15.
社会化不仅对公民个人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影响到社会的有效运行.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社会生活,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以社会化的含义作为逻辑起点,阐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化成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论高等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发展在社会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化。高等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在个人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发展性,它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对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社会化是指青少年成长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从青少年社会化的环境、社会化过程中所需要积累的资本和所需要发展的社会心理三个方面,讨论了军事体育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影响,阐述了军事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社会教育意义。军事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包括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不同层次的社会化环境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通过参加军事体育活动,青少年可以获得各种形式存在的有用资本;与此同时,军事体育活动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些重要的社会心理机制,有助于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指人类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而形成价值观念及其行为规范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对个人而言,意味着“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意味着人格的形成;对社会而言,它使各种制度得以延续,社会文化得以传递。因此可以说,社会化相当于教化,本质上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毫无疑问,高等院校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场所。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化到底应当体现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要把他们“化”到怎样的程度?这已涉及到了对教育本质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而获得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始终贯穿于人的一生,小学生处于社会化预期阶段,这一阶段小学生社会化是否适切,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将来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标准的社会人。"过度社会化"现象在小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过度地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模仿成年人为人处事、语言行为过于成人化;思维模式上过于成熟,完全去儿童化;生活交际上过于功利化;衣着打扮、消费观念追求时髦时尚。为防止小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不良发展,社会、学校、家庭应正确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使小学生社会化朝着合理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双重影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运行模式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大学生入学与就业方式等的变化,大学生社会化开始从单一的国家教化转变为国家教化、社会教化和个人内化三结合。顺应这种趋势和体现学生本位的思想,高校学生管理开始向民主型、法制型管理转变。现行《管理规定》客观上促进了大学生对主客体的认识,并从管理、被管理、权益和办学自主权等角度丰富了学生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基础角色意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化都是合理的、积极的,过度社会化也对学生成长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