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价值观教育一直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以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为了"当前及今后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成为了"公民社会"在精神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
周杰 《现代妇女》2013,(12):I0025-I0025
女权社会主义思潮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与唯物主义女性主义等不同的分支。西方女权社会主义的论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观从意识形态领域对新时期中国妇女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伴随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国内外形势也发生着急剧变化,而且呈现愈加复杂态势。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则充满敌意,提出"中国威胁论",加剧对我国推行"全面西化"乃至"分化"战略,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为此,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代显得极其重要。新时代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分析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指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对策,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国家意识形态输出,但这种输出活动面临着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现象。以及个体经验世界两极化的困难,问题在于国家意识形态疏离了社会生活世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在于将国家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化。本文从历史分析的角度。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活化演进趋势,并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分析了当前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这一特定社会生活世界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其中的影响要素,并提出了国家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化的“五进”路径。  相似文献   

6.
网络在我国得到普及和快速发展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特征、影响、对策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基于对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展望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从而巩固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教育重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学生教育中,这是高职院校应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方向的地位,加强主流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理论的融合;重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重视引导高职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没有外部入侵和内部暴乱的情况下突然实体突然坍塌,意识形态建设的失误是重要因素之一,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现代启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玥 《现代妇女》2014,(5):50-51
本文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杜柯柯 《现代妇女》2014,(10):79-79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意识形态渗透日趋隐蔽化、思想领域斗争日趋尖锐化的新形势。本文在解析意识形态安全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夯实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基础工程、扭住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力抓手、把握加强思想行为引导必备手段等途径,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以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  相似文献   

11.
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巩固其阶级统治地位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而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不仅要靠统治阶级的主动建设,更是要靠民众的自主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特征及面临的相关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我国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新的形势给高校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多方面的挑战与考验。阐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相关概念涵义、分析高校难于发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原因、探讨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工作的途径,对开展好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若干异化现象,探究了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其对我国青年思想状态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陈诗蓉 《职业时空》2009,5(7):110-111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高校社科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者,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秦待见 《职业时空》2008,4(8):13-1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关键问题在于内化认同与外化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反复强调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张予 《公关世界》2024,(4):178-180
智媒时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予了民航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许多崭新的特征,使得教育的输出形式呈现多样化与个性化、学生的参与样态呈现自主性与深入性、信息的传播方式呈现丰富化与高效化,但同时新技术也带来了新挑战,复杂的网络环境消解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信息茧房加强学生网络群体的极化趋势、数字化建设滞后影响高校教育效果。在摸清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智媒时代的“五力”进路,以期增强民航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感影响力”“传播感染力”“议题设置力”“技术打造力”“品牌创新力”。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本文就加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思想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以新时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综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环境和新挑战,研究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新策略,进一步强化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重要性,引发社会如何对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明超 《公关世界》2023,(18):126-128
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在国家和民族发展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为国家立心、民族铸魂的精神力量。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出发,站在管理学视域下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思想进行了提炼与分析,结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与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与管理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宝贵经验,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与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