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剥皮诗,通常是将前人较有名气的诗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几个字,使原意更好或改变原意,借古讽今,变成另一种意义的诗体。古往今来,这些移花接木的奇诗,大都以别开生面的幽默调侃或入木三分的辛辣讽刺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2.
此文乃针对曾敏之对陈寅恪诗所加的两条误注而作。曾氏之注,穿凿附会,主观臆测,有违陈诗原意,故撰此文商榷,以正其误。  相似文献   

3.
胡适新诗可分为交友、明志、言情、讽喻四类,其中讽喻诗是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本文作者从讽喻诗中精选几首作简要剖析,力图排除种种谀辞和非议,阐明该诗的历史原意及价值.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旧体诗有相当一部分和屈原有关,它们或采用屈原诗里的一些辞句和语汇,或涉及屈原的创作和生活。这说明鲁迅对屈原的作品很熟悉,对屈原的研究工夫很深。《送O.E.君携兰归国》和《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是其中的两首。这两首诗通常被认为是鲁迅的“夫子自道”;前一首的“兰”,后一首的屈原,都被说成鲁迅的自况。这样的理解合不合鲁迅诗的原意、鲁迅对屈原的评价以及鲁迅的思想和性格呢?  相似文献   

5.
宋代诗歌注释的特色之一是"以才学为注",突出体现了宋代注家"才学"的特质,"才学"除了博学多识,还要对诗歌有敏锐的感受力,对创作规律有内行的把握,有无诗才也是使注释能否尽量接近诗人原意、妥帖精到地阐释诗意的重要因素。以《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苏诗百家注)为例可见,"以才学为注"的阐释除了继承前代比兴说诗、注释典故的方式外,还注重对典故用法的详尽分类与分析,更注重对诗人创作原意的挖掘、对诗歌深意的探寻以及对诗句妙处的感受与捕捉。从阐释学原理来看,"以才学为注"的阐释倾向能尽力保证注家与诗人的"潜在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作家的创作都是在特定的经济(物质)条件下进行的,但作家所处的经济状况对其创作产生何种影响,什么样的经济条件才有利于作家创作力的保持和提高,过去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我国古代有“诗穷而后工”的说法。后来不少人依据这种说法,认为搞文学创作的作家,要想取得成就,特别是高度成就,就应当保持经济上的贫穷。因为只有贫穷才能使从事创作的人成为大诗人、大剧作家、出色的小说家。似乎贫穷是成为大作家的必备条件。其实,这是对“诗穷而后工”原意的曲解。“诗穷而后工”出自宋代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原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7.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一反传统解释学对文本"唯一正确"的原意的追求,突出强调了解释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伽达默尔阐释学观点观照历代《诗经》的解读,可以明显地看出,以政教范式解《诗》的诗经汉学,以理学范式解《诗》的诗经宋学和以考证范式解《诗》的诗经清学都打上了时代烙印,体现着文本作者视域和理解者视域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宁调元十分重视诗序的创作,其诗序可分为赠别类、宴聚类、唱和类等多种类型,性质和功能多样;其或提示时间,或点明地点,或记录事件,或介绍人物,史料价值较高;其意境开阔,气势宏伟,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引人入胜,艺术特色鲜明,堪称我国近代诗序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9.
试论图像诗的体式结构作用沈谦关键词:图像诗,体式结构作用,情感传递,意象造型,图解诗意图像诗(Concrete Poetry)也称具体诗、图形诗,即把字母、词语、诗行等按某一图案或形式排列而成的诗。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有诗人把文字符号组成各种图案的诗...  相似文献   

10.
细读自张说、殷璠以来至今人傅璇琮、袁行霈等的七则权威性诗话,以确证《次北固山下》一诗具有难以伦比的“公信度”,从而认定此诗在文学史上的卓绝意义和特殊地位。从审美接受上来考察,历朝历代的文坛巨擘对此诗多评价甚高,极言此诗出现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尤其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联怀有特殊的好感,在各种特殊场合反复引用,借以描述开元盛世的社会现实,或概括新生事物欣欣向荣的形势,或用以描述或象征文学现象。从对此诗评价的权威性、看好的久远性,以及此诗自身的艺术象征性来观照和考论,王湾此诗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四川夔州住了两年,写下了四百多首诗,其中吟咏白帝城的即有十多首。在这十余首诗中,有些篇章涉及到对公孙述的评价问题。鉴于过去许多诠释杜诗的著作,或则回避这一问题,或则有所误解,不尽符合历史事实和杜诗原意,我们在此发表一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各类权威的文学批评史著作多认为陆游《读近人诗》批评了黄庭坚及其江西诗派雕琢奇险之病.然而,黄庭坚论诗亦反对雕琢奇险之风,他作诗以生新瘦硬著称,以其为宗的江西诗派更有汗漫无禁之病,与雕琢之风不可相提并论.此诗批评对象应是以字斟句酌为能事的四灵诗人.今人对此诗的误读缘于对“蟹螯蛤柱”一语的理解,还原此诗的原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陆游与江西诗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赢得青楼薄幸名”,出自晚唐诗人杜牧《遣怀》一诗。一般评论者认为“赢得青楼薄幸名”是赢得青楼无情之意,这完全违背了诗人的原意。该文结合诗人人生阅历,透过表层分析,认为“赢得青楼薄幸名”是赢得青楼有情之意。  相似文献   

14.
王德安 《金陵瞭望》2008,(19):70-70
庆瑞是我四十多年的老朋友,拿到他的诗画摄影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很喜欢读他的诗,因为它朴实、灵动又含蓄、深刻。读他的诗常常能过日不忘,有的诗句至今能背诵。因为它们来自生活,正所谓“把形象的刻画激活成意象的神奇”,他这支半个世纪磨炼出来的诗笔,流出来的诗或秉笔直抒夺人心魄,或委婉曲折耐人寻味。他的诗时而如杂文嬉笑怒骂.鞭辟人里;时而又像小品精雕细刻、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译汉时,要在深刻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联系、词的搭配关系和汉语的使用习惯等来选择词义,并可对具体形象的词作抽象化的引申,或将抽象概括的词作具体化的引申。  相似文献   

16.
《宋诗拾遗》不在选优,重在补阙,多收三流或末流诗人之诗,其小传中有关诗人著述与登进士时间的记载,其诗前小序与诗中自注及编者的按语等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拾遗》也存在着编次失当、误收或析一人为二人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辛弃疾的词、黄庭坚的诗,都以善于用典而著称。但辛词与黄诗用典则又有不同:辛词用常典,沿用原意,用典自然,而黄诗用典冷僻,以故为新,“宁不工而不肯不典”。作者时代、经历、文学主张和作品体裁等多方面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孔子讲“《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从汉代到现代 ,学术界对其中“思无邪”一语解释纷纭 ,因而也就妨碍了对孔子《诗》论的理解。正确理解《鲁颂·篇》“思无邪”的原意 ,结合孔子论述《诗经》的系统和春秋时期研究《诗经》的总体趋势 ,孔子说《诗经》“思无邪” ,是说《诗经》给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提供了广阔的应用手段 ,而这一点又进一步证明了孔子论《诗》系统的纲领是普及文化 ,运用《诗》提高“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添改变造文件是指嫌疑人出于不正当的动机,为实现其希望达到的目的,利用各种手段在文件的关键部位进行添加、改写,以改变文件原意或性质的一种局部伪造文件。笔者分析了嫌疑人对印文添改变造的各种异常,并分析了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胡应麟创作《诗薮》过程的再考察,得出以下结论:《诗薮》创作次序很可能是内编、外编、杂编、续编;《诗薮》内外编、三编、四编分别有不同的刊本;《诗薮》内编当完成于1587年,《诗薮》外编主体当完成于1588年或更早,《诗薮》杂编不迟于1590年完成,《诗薮》续编完成于1590年以后;《诗薮》开始创作时间当在1584年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