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多时点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研究了小清河流域1984-2010年以来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借助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估算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流域耕地和建设用地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近26年来耕地一直呈减少趋势,建设用地持续增加.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损失幅度为25%.耕地、水域和林地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贡献最大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而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调节是生态系统价值构成中最主要的系统服务功能单项.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区域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给城市建设中协调人地关系、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基于2009—201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借鉴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与灰色GM(1,1)预测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变化情况进行相关计量与分析,并对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09—2019年长沙市耕地、园地、林地、水域、未利用地面积逐年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总面积由117.46万hm2增加至118.10万hm2;2)2009—2019年间,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36.556×108减少为1527.587×108元,共减少了408.97×108元,变化率为-21.12%;3)2009—2019年间,长沙市水文调节、气候调节、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土壤与气体调节服务功能贡献量均占据各时期内所有功能的10%以上,是长沙市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4)预测到长沙市2021—2029年,建设用地面积将持续增加,其他土地类型面积持续减少,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引起各类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针对宝鸡市在2002-2007年5年间,林地面积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引起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区域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这一现象,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论述了宝鸡市土地利用方式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动态联系,为衡量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艾比湖流域为例,采用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计算了1990、2001和2005年艾比湖流域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从1990年到2005年艾比湖流域的生态服务总价值是增加的,共增加了8.4943亿元。(2)通过敏感性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的改变对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5.
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统计技术,分析了济南市耕地变化的数量特征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在这十年内耕地面积发生了重大变化,面积减少4.26%,前五年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后五年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林地,其他类型用地转化为耕地的量很少;②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增加,耕地转入转出明显减少;③耕地变化区域之间差异大,天桥区减少幅度最大,济阳和商河县面积略有增加;④本区的耕地变化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尤以政策和人口经济发展压力为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加强本区土地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提高林地变更利用效益能够缓解我国面临的林地利用、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实现林地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计算了2014—2018年5年间的湖南省122个县市区的林地变更利用效益,利用ArcGIS对湖南省各县市区的林地变更利用效益的测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呈现,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然后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了湖南省林地变更利用效益的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1)湖南省林地变更利用效益高于全国水平,且增速呈下降趋势;2)湖南省区域之间的林地变更利用效益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大湘西地区的较低值连片集中分布和长株潭地区的较高值连片集中分布;3)每万人大学生数、每万人互联网户数、货运总量、劳均外商直接投资、公共设施用地占比、工矿仓储用地占比、对外交通用地占比与林地变更利用效益呈正相关,人口密度、居住用地占比与林地变更利用效益呈负相关,而人均财政支出、人均年末存款余额、招拍挂土地出让面积占总出让面积比及商业服务用地占比不对湖南省林地变更利用效益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张掖绿洲为研究区域,在Costan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结合谢高地等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张掖绿洲1985~2006年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增加趋势,21年间增加了2.96亿元,主要是由耕地面积增加和区域价值修正造成的;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废物处理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且在研究期间内增量最大,为0.53亿元.  相似文献   

8.
依据2002-2008年池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对安徽省池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相关统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土地类型变化看,具体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最大,林地增加最大,建设用地面积有较大数量的增加;从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来看,建设用地的年变率最大,变化速度最快,耕地变化速度也较快,草地和未刺用地的变化速度最慢;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农业生产效益等是引起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5年、2010年和2018年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别测度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能够为促进区域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长株潭城市群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除水域生态系统外,其它生态系统均有所下降,各生态系统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也有所减少.2)2005—2018年间,长株潭城市群的旅游城镇化响应水平可分为三个阶段:2005—2009年间为初步发展阶段,此时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有所下降;2010—2014年间为平稳响应阶段,旅游城镇化响应水平较为稳定;2015—2018年间为稳步上升阶段,旅游城镇化响应系数明显增加,旅游业与城市化能够共同发展.3)研究期间,随着时间推移,旅游城镇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2018年在长株潭城市群和长沙市出现轻度失调状况.  相似文献   

10.
运用3S技术对最近20年荣成湾沿岸土地覆被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池、耕地、滩涂、沼泽地明显减少,而建设及交通用地、园地、沙地显著增加;同时,养殖池主要转化为滩涂和水域,耕地主要转化为园地、建设及交通用地和林地,滩涂主要转化为水域和沙地,部分沼泽地转化为耕地.荣成湾沿岸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城市化及工业水平的提高、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生态保护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