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爱松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4):63-65
知青作家的创作,最初与“文革”后中国文学的主流保持高度一致。随着创作的深入,不少知青作家开始从自身的经验中超脱出来,注意到了更具普遍性的人性人生,逐渐由单一的知青立场向民族文化立场和民间立场转移,创作开始走向分化和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刘起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3):73-77
知青作家在 80年代表现出“神奇土地”拟构型、“知青苦难”状写型和“远村岁月”感悟型三种精神姿态。其共同的心理基点 ,是知青时期“生命乐园”失落后的命运自悲情结。心理逻辑分别表现为“殉道”意愿及其自我维护、自命优越及其自悯自谅、自伤身世及其对乡村的“他者”意识 相似文献
3.
徐阿兵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30(3):41-46
“新时期文学”发端于对苦难的叙述和反思;其中,“知青作家”表现出独属于这一代人的苦难意识。以“动荡的青春”为叙述背景,面对理想的迷失,作家们以各自不同的叙述策略传达出了共同的苦痛与焦虑,同时也昭示了超越苦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徐阿兵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3):45-48
不同于前辈作家的经历和记忆,造就了"后知青作家"不同的苦难意识和创作景观。"后知青作家"大都选取"生长"作为追溯苦难的意义空间;在他们笔下,主人公们荒芜恣肆的生长过程,往往蕴藏着自由与苦难的辩证法。然而,随着时代语境的更换,对于苦难的自由想像日益面临着失去历史本质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刘起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96-100
知青作家在文革前和文革时期文学能力训练的真相及其文化原因,是一个至今尚未被充分揭示的问题.尽管个人具体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境况不同,但知青作家大多在少年时代接受了良好的文学启蒙,文革"派性"斗争时期经历了集中的文学阅读,上山下乡时期又处于具有文化优越性的社会位置,所以文革时期其文学创作能力即已累积形成.实际上专制和动乱不可能覆盖整个历史时空,其"空隙"处必然滋生出人类对文明的向往和个人的天赋与才华之花. 相似文献
6.
离散的历程:知青文学分类考——知青文学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新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3(1):33-38
知青文学在1982—1989年间,已开始走出历史意向性的存在,并分别呈现出四种类型(一)理想、献身、反叛、占有;(二)自疑、自疏、解构;(三)从梦中家园到尴尬异乡;(四)欲望生命本体的探索。《血色黄昏》则是其“反常”的回波。知青文学也由此展示出三种可能的历史演进趋向单个人的记忆性话语,更具针对性的批判性话语和遮蔽社会现实的意识形态话语。 相似文献
7.
曹胜斌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3-6
中国古代数学在许多方面不同于西方数学 ,与科学思维特征相背离 ,无法成为近代科学的思维和表达工具 ,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没能走出工匠传统而致终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小说叫做《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说,也许不但生命之轻不能承受,恐怕生命之重也同样是不能承受的。不管是生命之重还是生命之轻,首先必须以生命之真作为第一前提,如果连生命之真都不具备,那还侈谈什么生命之重亦或生命之轻?所 以在半个多世 纪以前的鲁迅 先生慷慨陈词:“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可是在中国,无论是历史上的中国还是现今的中国,又有多少人是鲁迅先生所称赞的那种真正的勇士呢? 不知道当代编辑家岳建一先生应不应该算作一位真正的勇士,但是… 相似文献
9.
曹胜斌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7-11
讨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走向终结之哲学方面的原因 ,在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世界观、整体关照方法论以及儒道两家长期相互抗衡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郭勇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1):56-60
作为一种批评范式,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作家论其实是在晚清与"五四"两代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确立的,王国维与梁启超就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先驱者。首先,从历史语境来看,他们的文学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其次,他们都融合了中西思想观念,确立专门角度,讲究科学方法,已经具备了现代批评的质素;最后,他们的作家论既是对中国古代作家论的继承与超越,也对"五四"时代的作家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郭小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5):7-14
李剑的《醉入花丛》是知青文学另类写作的逻辑起点。阿城的《棋王》从另一向度呈现知青文学的另类延展。而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则是主流知青文学与非主流知青文学亦即知青文学另类书写合流的结合点。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刘醒龙的《大树还小》和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也各以强烈的非主流倾向,对知青文学的不同哲学时段,进行另类表述。知青文学发展中这种由弱而强的态势,加速了20世纪80年代主流知青作家在90年代的集体溃败,终于让位于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他们曾经建树的以宏大叙事为基础的知青文学悲剧,已然为另一种风格和基调的文学叙事所代替,知青文学创作因此总体上走向人本,逼近历史真相,从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13.
金三角搏命15载,能活着回来,他是特殊岁月里输出革命的幸存者。还有数以千计的知青,葬身在缅甸冰冷的土壤中,留下一堆面向东方的无名荒冢。一个阴郁的冬日,王曦讲起了那段不入正史的知青往事。故事在缅甸的热带丛林中展开,九死一生的异国征战,无奈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巨东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5-47
一、问题的提出下岗失业女性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也是一个边缘化的群体。厦门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但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厦门的下岗人员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98年的78%下降到2003年的45%。在下岗失业人员中,女性占有较大的比例。据厦门市劳动和社会 相似文献
15.
邹海燕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47-48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深受中国文人忧国忧民传统意识的影响,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改造国民心态、变革社会制度、寻求国家出路紧紧结合在一起,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国古代作家的孤独心态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心态。从总体上讲 ,孤独心态的存在昭示着古代作家精神需求的被压抑或失缺。就其文化内涵而言 ,古代作家的孤独形态分为消极性孤独与积极性孤独两大类 ,尽管它们均表征着作家的生命痛苦和生存危机感 ,但是却能够对作家的人格构建和文学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欧阳婷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作为在中国长大,后落户美国的流散作家哈金,当面临两栖身份的文化矛盾时,他选择用“他者”的眼光看待和想象心目中的中国,用自己的童年记忆来代替集体无意识,并基于这样的立场来表达一个“流散”知识分子的民族根基感,以求找到精神归宿,实现个人价值。哈金的“中国想象”具有人文体验性、艺术创造性等特点;但同时亦存在个人想象与集体记忆的落差、流散身份与本土生活的隔膜和外文写作之于他国读者期待视野的迎合与误读等局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