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究竟占何等地位,起过何等作用,坚持什么样的历史方向,史学界始终看法不一。一种意见认为:洋务运动坚持的是资本主义方向,是朝着资本主义方向挪动的,顺应了历史潮流,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运动,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其进步意义是不容抹煞的。一种意见认为:洋务运动坚持的是联帝保封建的历史方向,在这一前提下谋求的近代化,只能化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不可能化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两种意见泾渭分明,针锋相对。为了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我想如果我们能首先明确中国近代历史的总任务总方向,然后再来探讨洋务运动的历史方向,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一条继续探索的小路。  相似文献   

2.
从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环境及其随后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事实看,它是中国式近代化的启蒙;从洋务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及其失败的结局看,它是中国式近代化的浅尝.洋务运动顺应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3.
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应该作何种估计?它对中国现代化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对认识洋务运动与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想从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运动中的历史地位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1 对现代化概念的解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现代化实际上是指社会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运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伴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而开始的。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伴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过程开始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士大夫及其统治阶级的天朝幻梦,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探索西方强大,中国贫弱的原因,于是便有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力图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运动,而洋务运动则是这一系列现代化运动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论者,对洋务运动重新进行了探讨,各说不尽相同,意见分歧比较大。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反映并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固然起到了有效地镇压各族人民的起义,但同时在事实上也起到了抵御列强侵略的作用,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对中国的巧取豪夺,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和途径。这些意见似有商榷的必要。拙文拟透过对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主要历史事实的分析,来剖析它的作用,看看这种作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关于洋务运动的性质的讨论中,有一种在承认洋务运动有进步与积极作用的同时还有一种认为洋务运动存在的反动与消极的作用是基本的主要的一面的观点。一方面,承认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①洋务运动是顺应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化和资本主义化迈进这一历史必然趋势的;②洋务运动实际上是服从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一个运动。③但另一方面,认为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从其本质上来考察,从其主导方面来、并不是一个进步运动。④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起点。它首先从军事工业开始,表明它必须得到握有实权的封建官僚的支持与提倡。本文对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与洋务实践活动进行了探讨,指出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倡者,正是在他的支持和领导下,洋务运动在军事工业中广泛开展。军事工业又推动了民国工业的发展,由此在中国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力和新的阶级关系,它们日益否定着旧的生产力和旧的生产关系,由此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洋务运动不符合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潮流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富强,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近代化道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抵御了列强的侵略,为后来变革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争取民族独立进而更好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因而顺应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潮流,其历史作用应予肯定。  相似文献   

8.
悲乎喜乎洋务运动吴廷嘉资本主义的血液以较大规模流入中国的封建土地,是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但这却没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给中国的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洋务运动,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研究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不能不回顾反思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崛起,剧烈地震撼着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促使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一些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寻求“富国强兵”之道,主张向西方学习,兴起洋务运动,举办了一些近代工业。中国铁路正是在洋务运动中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旗帜,与中国铁路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李鸿章在中国早期铁路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正确评价李鸿章其人以及正确评价洋务运动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化是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西方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撞击而发生的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同西欧国家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迥乎不同;洋务运动在这一转型中的步履维艰,乃至最终失败都与其对宏观历史时代"近代尺度"内涵的不能正确把握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民族深刻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是洋务运动兴起的最底层原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化历程的起点;"官督商办"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当时中国那个特定历史环境下绕不过去的一道关口,是当时中国既定政治框架内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唯一选择,包含着妥协与无奈。"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首先是洋务派对中西文化价值判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问题,研究者的目光一向注视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现在的基本看法是:洋务运动缓缓地拉开了中国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近代化的帷幕,使中国近代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出现了新陈代谢的过渡形态.这种看法不错,但不全面.事实上,洋务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瓦解了封建政治,是中国封建政治大厦最后坍塌的重要一环.要弄清洋务运动对中国封建政治的影响问题,必须首先对“封建政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一般说来,在每一个社会的政治领域里,除政治制度以外,还存在着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报局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洋务派创办的资本主义企业。本文试图通过对它的创办、发展及作用等方面的分析,说明其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相抵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论洋务运动     
引言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是怎样进一步和中国封建主义结合起来,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形成一个封建的买办的社会力量,使这个力量当权来坚持对内镇压革命,对外妥协投降的政策,以维持和巩固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秩序。洋务运动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研究这个问题的具体过程,引出规律来,从而可以进一步揭露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阴险狡猾的侵略手段,可以进一步分析研究半殖民地国家统治阶级中与帝国主义结合的政治势力之反动性与买办性。这对今天我们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的各种侵略手法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史上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正值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斗争局面。发动洋务运动的主体——洋务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着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他们与封建顽固派,与外国侵略者既有矛盾,又有联系。他们一时抗击入侵者,一时又勾结洋人镇压农民运动;他们既受到封建王朝的支持,又与封建顽固派相矛盾。这就给洋务运动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雾纱,令人难以捉摸。对洋务运动中的各种矛盾作具体的分析,这对洋务运动的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五届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23日至26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孔令仁主持,着重讨论了“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等问题。一、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与会学者首先对“近代化”的涵义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所谓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包括资本主义经济和与其相适应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具体地说有三个层次:生产力的近代化,主要表现为机器生产取代个体手工业生产;生产关系的近代化,即建立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的封建生产关系向已建立在近代生产力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转化过程,上层建筑的近代化,即建立在传统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  相似文献   

17.
从一八六四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到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三十余年,是以清朝统治阶级“办洋务”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时期,即通常所称的洋务运动时期。关于洋务运动和洋务派人物的性质与作用的总的评价,当前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始终是历史的主题,而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则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洋务运动“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表现了中国社会进步不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思想观念的角度,论述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洋务派从变易观、华夷观、义利观、人才观四个方面,否定了封建传统观念,论述了中国应该开放变革,学习西方;应该正确认识华夏民族在世界上的位置;应该“求富求强”,发展工商业;应该废科举,开辟新的育才途径。洋务运动破坏了封建政治制度的思想保护伞和精神支柱,使新思想、新观念风起云涌,形成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大潮,对推翻封建制度起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四)官僚资本是封建买办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三个形态,是对民营产业资本的致命打击近代意义的官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后,伴随着洋务运动而产生的,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结构所决定的。历来的官僚资本都带有封建的买办的和垄断的性质,但是这种性质表现得最直接、强烈,并且“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垄断了全国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的东亚,曾发生了两次以推行近代化为主要内容的运动:一是由封建官僚发动,以“求强”、“求富”为口号的中国洋务运动;一是“指明了日本历史今后应走的方向”,并从此成为“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明治维新。虽然两者发生的时间、社会背景大体相同,内容和形式也有颇多相似之处,并都成为两国近代化的起点,但它们的结果却“南辕北辙。”笔者以为,就这两个历史事件作一比较,有助于我们弄清为什么中国未因洋务运动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