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美国曾有过这样一个诗派——“自白派”。它在六十年代昙花一现,却“给人们留下光辉的、大胆的语言和绝望的思想活动”。主要待人有罗厄尔(1917~1977)、普莱斯(1932~1963)、贝里曼(1914~1972)、塞克斯顿(1928~1974)等。他们诗方超群,情感真挚,有自我表现的强烈冲动,他们独特的风格与传统诗歌的沉闷与保守主义背道而驰。这一诗派是继“垮掉派”以后美国诗坛又一股新风,“自白热”的带头羊,具有时代活跃的变革精神。而当时普遍存在的追求自我解放的新潮流精神,是与政治动乱(反战示威、学生运动、黑人暴动等)的跳荡脉搏息息相通的,因而又具有与之  相似文献   

2.
美国自白派诗人普拉斯,以自己的养蜂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蜜蜂组诗",展示并剖析了她那敏感的内心世界,婚姻生活的痛苦,艺术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普拉斯不是直白地抒写自我,而是很有历史和文化传统意识.她的诗歌里引用了很多神话、寓言、历史事件、文学名篇等,这就使她的自白诗与历史文化构成了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  相似文献   

3.
美国自白派诗人普拉斯,以自己的养蜂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蜜蜂组诗”,展示并剖析了她那敏感的内心世界,婚姻生活的痛苦,艺术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普拉斯不是直白地抒写自我,而是很有历史和文化传统意识。她的诗歌里引用了很多神话、寓言、历史事件、文学名篇等,这就使她的自白诗与历史文化构成了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自白诗从较深层次的个人私密角度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折磨,同时也深入地探索了社会问题.自白诗人意识到,个人的失败和社会的腐化堕落是密不可分的.在他们的诗歌中,自白诗人喜欢从极端私密化的主题入手,最终揭示的却是十分宏大的社会主题.他们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局限于个人经历的小圈子,即使是在最个人化的诗作中,也能站在生命个体的背后窥视到社会历史的病因.  相似文献   

5.
批评家普遍认为,“自白”文学是一种暴露真实生活经验的文学表达,强调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写真和模仿。如果偏离这种主流的阅读经验,把注意力转向诗歌文本对前文本的重写,采用文本分析和互文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挖掘中美自白诗的审美潜质,审视其在中国的接受,就会发现中国诗人在题材和风格方面的共同偏好如何机缘巧合地促成中国“自白”诗的形成,而诗评家把自白标签任意地贴在女诗人身上的做法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6.
“死是一门艺术”─—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死因初探范革新“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是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Plath,1932-1963)在《乞丐夫人》一诗中,毫不掩饰地述说了她对死的...  相似文献   

7.
对20世纪美国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的诗集《变形》进行解读和评价,须从三个层面考察塞克斯顿作品对于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的诗性诠释:1,浪漫而陈腐的题材通过变形展现了美国当代社会女性身份的异化;2.追求物欲的普遍价值观而导致的个性同化;3.婚姻在诗中极具反讽意味,被视为自私的产物和对婚姻主体的囚禁。在《变形》的创作中,塞克斯顿超越了诗人的自身经验,在更广泛的层次上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罗厄尔(1917—1977)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主要的诗人之一。他以诗集《人生素描》(1959)在美国当代诗坛掀起了一场风靡一时的“自白”热。成为美国后现代主义众多异端诗派中贡献独特的“自白派”的发起人和领袖。  相似文献   

9.
提喻是以部分代整体、由小及大的一种修辞手法。美国诗人弗洛斯特对提喻法在其诗中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从思维到语言到风格等各个方面,换句话说,其总体特征都是提喻性的,因此不能把他看成仅是对某一修辞格的偏爱,而应如诗人自己所说,把他称为提喻派诗人。本文探讨了诗人的流派归属,其提喻法的继承渊源,及时现代自然抒情诗的影响,最后着重讨论了其诗的结构提喻法。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自白派诗人中,约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1914—1972)享有的声望仅次于罗伯特·罗威尔。贝里曼之所以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诗人,一是因为他的诗涉及的都是重大的主题:人类的各种情感(爱情、友谊、仇恨、疯狂、恐惧等);知识分子所关注的事物(政治、种族关系、历史的价值和艺术的本质);精神问题(上帝的存在、善与恶的意义以  相似文献   

11.
废名是以新诗文本解说进入大学课堂的最早实践者之一.废名解诗,往往随意而谈,谨慎联想,感受美丽,点到为止.他讲解自己的诗显示出由于诗人"自白"所带来的一种独特的理论优势.他以诗人与批评家结合的眼光,把握一首诗传达情绪的精髓,抓住意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又不将诗阐释得过于死板粘滞而限制了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在解释程度上不要求绝对的清晰,自觉追求一种含而不露的朦胧.他的"不求甚解"的解诗特点,能带读者进入诗的文本世界,也余下较多的遐想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体味.  相似文献   

12.
《爱情诗》是美国诗人塞克斯顿的第四部诗集,也是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诗人笔下的爱情极端激烈,或撞击自我灵魂使之浴血重生,或撕心裂肺使其坠入深渊;诗行中空间意象丰富流露、俯拾皆是.本文结合文本解析“盒子”“小屋”“身体”等意象,从诗人及读者两个心理层面探讨意象的空间感如何帮助诗人建构和书写爱情观,以及帮助读者拓展想象空间,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内涵.  相似文献   

13.
论美国自白诗中的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白派诗人在诗中的行为是一种心理行为或精神行为,他们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在自我与外在事物之间的相互交流。他们继续了浪漫主义的主观升级,建立了对自我主义和内省的真正崇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自白派诗人悲剧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其笔下"自我"形象真实性的质疑,后自白派大胆借用"人格面具"学说,打破了自白派主观封闭的叙述模式,塑造出丰满真实的"多重性"自我;同时,它还充分借鉴"非个人化"理论,要求诗人在立足自我生命体验的同时,积极关注他人的生活经历、重建与外部社会的对话关系,创建"似我非我"的主人公形象。虽然身处先锋阵营,但后自白派并没有背离传统,反而深入挖掘既有艺术资源,成功激活了曾被自白派遗弃的艾略特诗学,有效纠偏了自白派激进的诗歌实验,在多重诗学资源的相互参照下完成了对"自白写作"的延续与提升。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美国诗歌之父"的菲利普·弗瑞诺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既有古典主义诗歌的特点,又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从他的"自然"诗,描写"死亡"的诗和赞美印第安人的诗三个方面分析了弗瑞诺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元素,从而得出结论,菲利普·弗瑞诺开创了美国浪漫主义的先河,他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元索对后来的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约翰.多恩诗歌中的矛盾思想,即在爱情诗中思考女人对于爱情究竟是忠诚或不贞,在宗教诗中体现对上帝的困惑与怀疑,并常以条件句、疑问句作为诗的开头。这种矛盾思想主要由社会矛盾冲突和诗人内心冲突产生的。作者希望此文能为学者进一步研究约翰.多恩提供新的视角,或对研究其他玄学派诗人给予借鉴。  相似文献   

17.
西尔维虹·普拉斯是被称为美国异端诗派之一的“自白派”中最有才华的诗人,正如她最杰出的诗集《爱俪儿》的取名一样,她从人到诗,都在这个名字笼罩下具有象征意味。爱俪儿本是莎士比亚最后的名剧《暴风雨》中的一个既可爱又令人同情的精灵。它原被禁钢于荒岛,后救落难的国王普罗什彼罗征服,供其驱遣,为了自身的解放,它兴风作浪,帮助国王夺回权力,自身才获得解脱。普拉斯的一生恰似爱俪儿,为了寻得解放,她竭尽全力地拼搏,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努力克服一个女人面对社会、婚姻、家庭和事业带来的压力和羁绊。她有过辉煌,但更多…  相似文献   

18.
评论界惯常认为普拉斯的经典诗集《阿里尔》是她在婚姻破裂时极端情感的“自白”,个人记忆的表达.本文通过从文化记忆的视角诠释她的《阿里尔》诗集中的名字所包含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下大屠杀的恐惧、文化记忆下的核战争,以使读者摆脱“自白”对她的诗歌的束缚从而真正理解《阿里尔》诗集.诗集被置于历史时空中审视时不仅是普拉斯个体记忆的缩影,更是集体文化记忆的再现,它展示了诗人作为自白派诗人的个体痛苦和经历,也暗含了诗人对政治和历史中集体记忆的关注,尤其是对二战和战后的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等一系列国际事件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的关注.作为20世纪伟大的美国女诗人,普拉斯以其独特的诗歌书写了特别的文化记忆并且重构了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19.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被推崇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在其遗留下来的1 700余首诗稿中,有大约近600首诗歌是以死亡为题材的,是其一生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描写死亡,向世人展现了其对死亡的独特理解。在艾米莉·狄金森的笔下,死亡主题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蕴。艾米莉·狄金森通过对死亡的描述,阐释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她对死亡价值的判断体现了探讨生命真谛、扩展生命张力、让精神永恒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按她自己的形象>是依婉·伯兰的第三部诗集,体现了伯兰挑战诗歌传统、重塑女人形象的思想.在这部诗集里,伯兰探讨了诗歌传统、女人地位和身份确立的问题.伯兰对爱尔兰的诗歌传统及其对女人的描写提出了质疑,试图在她自己的诗歌里按照女人自己的真实形象塑造她们;同时,挑战诗歌传统、重塑女人形象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为她在排挤女性诗人的爱尔兰诗歌传统里寻求自己的位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