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小木棍儿     
国庆放长假,小外孙女回来了。我问她:“每个星期还去奶奶家吗?”她冷着脸说:“不去了。”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孩子咬着牙说:“我不喜欢她,我恨她!”“啥?!”听了孩子的话我有些惊讶。过去孩子每次回来提到奶奶,都赞不绝口地夸奶奶好,说奶奶和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4,(5):36-36
上海市一读者来信问:最近我发现儿子有点怪,他的床下藏有妈妈的乳罩、丝袜,有时孩子还把这些衣物穿在身上。医生让把孩子带来,做些详细检查,可我觉得孩子太小,看医生怕刺激孩子,就没当回事。前不久,我又找到医生说,自己的孩子变成了不知羞耻的“流氓”,经常逃学不算,还专偷人家  相似文献   

3.
黄晓林 《社区》2008,(2):53-53
前几天,几个朋友在一个社区茶馆喝茶,不自觉地聊到孩子上学的事,聊到了“贵族”学校。不用问,一定是为孩子计,大家的兴致很高,都希望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能够多一点对“贵族”学校的了解,毕竟现在我们都只有一个孩子,可马虎不得,或许“贵族”学校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呢!正当聊得正来劲的时候,一位朋友带来的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否定问很少。就句法而言,它们在句于中的位置总是紧靠着被它们否定的词,故用法比较简单。例如在句于“不到长城非好汉”中,否定同“不”和“‘非”分别置于被它们否定的词“到”和“好汉”前,并紧靠着它们。又如在句子“我没有(未)认真听”中,否定调“没有(未)”置于被它否定的同“认真”前,并紧靠着它。英语中否定词较多。用作否定词的不仅有副问,而且还有形容词、名词、复合代词和复会副同等。它们在句中的位置较灵活,故用法比较复杂。在一般情况下,它们同汉语中的否定词一样,也紧靠着被它们否定的同。①Hewhodoesno…  相似文献   

5.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  相似文献   

6.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天津市一家食品厂今年推出一种新的冷饮产品,就是以两种人即“小秘”和“大款”作了品名,那名儿就叫作“小秘傍大款”。 这则报道讲:“一些孩子看到这种冰棍与他们平常吃的不一样,出于好奇拿回家缠着家长问个清楚,‘小秘’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要‘傍大款’?”结果是“让一些家长瞠目结舌”。孩子没法也不可能去问厂家,但当记者“前往生产这种冰棍的厂家问为何起这个名字时,该厂的员工对此表示无法解释。”他们还想问问厂长,“厂长又避而不见”。  相似文献   

7.
孩子上学以后,辅导孩子做作业也就成了我的日课。有一次,孩子拿着他的《语文配套练习》来问我一个题目:“在十二生肖中鼠为何排第一?”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为了让孩子更清楚地了解这方面的一些知识,我找来了有关生肖的一本书,让孩子认真阅读其中一篇名为《十二生肖排位的传说》的文章。孩子基本能知其大意,把“鼠”排第一的原因做了以下概括:人们都称鼠为“老”鼠,论大属它最大,所以排名第一。我认为孩子找的原因不错,免不了夸奖几句,孩子也高兴地拿着作业上学去了。  相似文献   

8.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提出与性有关的问题。“我是怎么生出来的?”这是几乎每个孩子都会问的问题。可是父母的答案往往是哄他们说“捡来的”、“石头里蹦出来的”、“领来的”;或斥责他们“讨厌”、“羞不羞”、“再瞎问就揍你”。这些回答或处理都会破坏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认为性是见不得人的丑事。是不能说实话的。  相似文献   

9.
朋友见面,少不了要问孩子有多大了。得知我还独身着呢,朋友连称“还是你洒脱”的同时,少不了又要再追问上一句“为什么还不着急啊?”这样的问题每每让我无言以对。最终干脆偷懒套一句“大话西游”式的回答:“独身需要理由吗?需要吗?不需要嘛!”不过,对朋友称赞独身洒脱的评语就实在不敢苛同了。  相似文献   

10.
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做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的孩子,又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间里。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间,却发现那乐观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乐观者与悲观者  相似文献   

11.
救命稻草     
在没有更好的东西可依靠时,稻草也是好的。有个村庄被洪水围困了很久,眼看就要淹没了。一个母亲嘱咐她的孩子:如果洪水卷走你,一定要牢牢抓住一切可以抓到手的漂浮物,利用它们赢得被救的机会。孩子天真地问:“难道说就是一根稻草,我也要牢牢抓住它吗?”“是的,孩子。”母亲无比肯定地说:“如果你没有更好的东西可以依靠,一根稻草也是好的。你要牢牢抓住它,直到有人来救你。”村庄淹没那天,这个随波逐流的孩子,果然看到前面  相似文献   

12.
紫藤香     
早上。还晴空万里的。到了下午,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隆隆。 一条崎岖的山路上,成群结队的蚂蚁们正急急忙忙地搬家呢!它们有的独自咬着一小片饼干,有的两个两个咬着一粒米,还有的拖着一片树叶……一只小蚂蚁一边走一边不解地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搬家呀?”  相似文献   

13.
阿里的孩子调查显示,在美国,一对夫妇往往更喜欢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一次,有人问拳击传奇人物穆罕默德·阿里共有几个孩子。“一个男孩,”他回答道,“外加7次失误。”  相似文献   

14.
戒了理想     
吴长海 《社区》2010,(14):50-50
“别跟我谈理想,我戒了。”看到小军的QQ签名时。我不禁哑然失笑。我问:好久不见,最近过得好吗?他竹筒倒豆子般滔滔不绝:没什么好不好,娶了老婆,有了女儿,守着小镇,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还没问他为什么“戒了理想”,他就抱歉地留言:孩子学琴快结束了,要去琴行接孩子,还要去菜场买菜。  相似文献   

15.
最佳动物     
父亲和两个孩子在看电视里的“动物世界”,突然来了灵感,就问孩子:“我来考考你们:世界上许多动物中,哪些动物是既能给你们肉吃,,又能给你们皮鞋穿的?”  相似文献   

16.
黄小平 《今日南国》2014,(11):41-41
秋天,一片黄叶从树梢落下。被风吹着,在空中悠悠地飘。“妈妈,它要飘向哪里?”小女孩问。“春天。”妈妈答。“春天?”春天到了,小女孩指着一片绽开的新叶问:“妈妈,它从哪里来?”“秋天。”“秋天?”“对。还记得那片飘落的黄叶吗?”“记得。”小女孩说完,又指着一朵开放的鲜花问:“妈妈,如果花一直这样开下去,它最终要开成什么样子呢?”“果实。”  相似文献   

17.
诗意联佳客     
一个孩子手持一个桔子,问:“妈妈,为什么桔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  相似文献   

18.
冰心的丈夫吴文藻是颇有建树的学者,但也是一位不太“称职”的丈夫。冰心在美国留学时,曾照了两张照片寄回家中,以慰父母思念之情。后来,吴文藻向岳父要了一张放在书桌上。冰心问他:“你这是一种摆设还是真的每天都看  相似文献   

19.
记得一个美国人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幼儿园老师把一个学生的家长叫来谈话,非常严肃地说:“你孩子有问题。”接着她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问小孩:“宝宝,这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20.
“土豆怎么吃?”问了很多人,大多数人,特别是年龄大点的人,会有一个几乎一致的回答:炒土豆丝。只有几个孩子,确切地说是几个学生,很愉快地说:吃薯片呗。其中有些还从他们的包里拿出用很精美的纸筒包装的薯片,放进嘴里“咔嚓咔嚓”地吃起来,可以看出,他们很喜欢这种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