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2010,(15):1-1
青岛读者李本秀:最近,我的两个小侄女嚼口香糖上了瘾,其中一个常胃疼,我告诉她们嚼口香糖对身体不好,可她们谁也不听,连两个侄女的妈妈也说:“嚼口香糖没啥大事,她们喜欢,就让她们嚼点呗!”  相似文献   

2.
《国际公关》2014,(1):15-15
不久前,我和一群刚刚开始伦敦金融城从业生涯的20多岁的女律师聊过天。其中人告诉我,她对年届中年的同事和客户问她年龄感到不胜其烦。其他人也表示赞同:老是有人问到她们的年龄,她们觉得烦透了,。在她们看来,问这种问题不过是为了削弱她们的威信,把她们“打回原形”。  相似文献   

3.
日本历来有“近代文学就是男作家的天下”的说法,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妇女作家只是处于文学界的外围,她们以模仿在文学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男作家为主,而在表现手法上却无大的突破。但最近几十年来日本社会的变化,为妇女提供了很多施展才能的机会。二次大战后,大批女性作家脱颖而出。特别是自六十年代以来,妇女作家在日本文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她们的许多作品跃出了女流之领域。她们的作品不但因数量多而引人注目,而且也以其质量高得到社会的承认。日本近代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大量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具有优雅的古典美的女性在…  相似文献   

4.
夏小舟 《今日南国》2007,(15):61-62
在日本留学,课余打工固然是常事,但到日本人家中带小孩却挺稀罕(日本已婚妇女就职者颇少,相夫教子是她们自认的天职)。所以,当朋友告诉我有一个家庭想请人照顾小孩时,出于好奇,我欣然应了。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应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委员会的邀请,我出席了在长沙召开的“妇女教育与女性发展国际研讨会”。与中国女性教育的专家、女子院校的院长、老师的交流,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并且,我的论文《现代日本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还与全国妇联莫文秀副主席一起获特别奖。这对于一直研究女性教育的我,实感荣幸。会议使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专家学者对自己事业的热情,她们往往都能通过密切关注包括日本、美国在内的国外女性教育发展的动态,进而优化本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东瀛丽人     
东瀛丽人李兆忠东瀛女性对于我至今仍是一个谜。记得以前在国内偶尔看到那些艳丽逼人的浮世绘美人图时,总以为那是歌舞伎的形象,或是出自一些爱好女性的男性画家的美化夸张。一直到了日本,我才惊讶地发现:人家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东瀛的女子真是太富有装饰情趣了,她们...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 也许你会嘲笑我,但就当我们拉家常。如果你也是母亲,想必能理解我的想法。跟我的女友们偶然扯到这个话题,她们总是哈哈大笑,不是说我杞人忧天,就是笑我心事太重。  相似文献   

8.
向直懦 《社区》2009,(9):57-57
虽然日本早就成为经济大国,可是日本人的节俭意识却很强。就拿家庭主妇来说,她们过日子的小窍门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智慧,让人受益不少。  相似文献   

9.
我在单位里很有人缘,一帮姐妹有空闲就喜欢围着我转。倒不是我的业务能力有多强,而是我的健身方法让她们颇感兴趣:你瞧,平时我是单位里最素面朝天的女人,基本不施粉黛。可比起其他花了很多工夫做美容护肤的姐妹看起来面色更红润、精神更饱满,而且也更健康,感冒咳嗽这类小病基本都不沾身。这可让她们嫉妒万分,变着花样逼我坦白自己的健身秘密。  相似文献   

10.
David  Pilling美  青峰 《社区》2009,(21):57-59
从2000年到2007年中期,日本的主妇们潜心研究全球金融走向.把大量日元投入海外金融市场,以求更丰厚的回报。有人说.她们一手造成了日元近年来的跌势,同时也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泡沫化倾向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1.
肖舟 《华人时刊》2004,(6):19-21
她们大多有过一段不幸福的婚姻,赴日时往往把自己的子女寄养在亲戚家里; 她们大都在日本成了家。丈夫比她们年长许多; 她们把婚姻当作改变自身命运的一次冒险。能心想事成吗; 她们的异国婚姻有着异样的酸甜苦辣。 日前,一些嫁到日本的上海女人回国探亲。她们聚会时,谈起了各自的婚姻经历。  相似文献   

12.
智斗推销员     
江德斌 《社区》2009,(33):62-62
初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地捉摸不透,生病的人也多了起来。母亲打电话来,说小侄女发烧,她爸妈没时间,要我陪她们去医院。  相似文献   

13.
我的家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家中除父母外还有两个哥哥,当父母倾尽家底为两个哥哥成了家以后,家中已一贫如洗了,正上高二的我因为没钱不得不辍学回家。 此时,很多中国女孩纷纷嫁到国外,在我的一些同学中,就有几个人嫁到了国外。后来,她们经常回来探亲,连她们的父母也能借光去国外探亲、工作,很多人在国外干了两三年后回来就成了富翁,买房子、买车,让人羡慕不已。 我的两个嫂子积极鼓动我嫁个外国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也使我做起了异国新娘梦。后来,一个德国人主动提出为我物色一个条件好的对象,我家人立即东挪西凑,凑齐了三万…  相似文献   

14.
我不必漂亮     
漂亮女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最隽永的风景:春天赋予她们妩媚,夏日赋予她们奔放,金秋赋予她们娴静,严冬赋予她们温柔。她们似乎撷取了天地之间所有的精华。漂亮女孩永远都是时代的宠儿。漂亮女孩学习好,更是“锦上添花”;成绩平平,也能“一俊遮百丑”。漂亮女孩不会有寂寞的时候,因为她们身边总是挤满了人。可我偏偏不漂亮。我没有如水双眸,没有如云秀发,没有婀娜身姿,没有笑面桃花。所有所有,一切漂亮女孩该有的我都没有,我平平淡淡如一杯白开水。我羡慕漂亮女孩,羡慕她们“百媚生”的一笑,甚至羡慕她们“梨花带雨”的哭,但我并不嫉妒。…  相似文献   

15.
读者说     
《女人世界》2008,(5):12-12
编辑您好: 虽然我是女人,但也和男人一样喜欢看美女。一直很喜欢贵杂志的封面,模特都很漂亮,更能看到读者喜爱的明星。看着她们我就有动力减肥。再接再厉哟,支持你们!!  相似文献   

16.
张弛 《社区》2008,(35):34-35
每个女人都有她的可娶之处。但基于一夫一妻的限制,迫使男人在这个问题上不得不慎重挑选。虽说是总有一款适合你,但你未必会有这个精力和机遇。因此,按城市这种地理或行政区划给女人分类,便变得风行起来。我比较倾向于找北京女孩,总的来讲,我见过的北京女孩一般都比较独立,她们很少依赖男人,花他们的钱。所以跟她们逛商场我非常放心,她们绝不会拉着你的胳膊要这要那。我认为这是北京女孩的最大优点。  相似文献   

17.
刘军 《可乐》2011,(3):4-M0003
我在公司保安室值班,每天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乎。公司里几千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孩,看得我眼睛都花了。我正在情窦初开的年龄,难免对漂亮女孩动心。可是,意乱情迷之后,我还是摇摇头,她们都不是我想要的女孩。逛街回来,她们手里拿的或者是衣服,或者是化妆品,或者是零食……唯独没有一本书刊。我要的是内外兼修的女孩。  相似文献   

18.
男生很失败     
何泽昊 《新少年》2009,(7):21-21
平时,我们这些男孩子挺看不起女生的,认为她们胆小、娇滴滴的,还经常耍小脾气……不过,有一件事情,却令我对她们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19.
她们被称为“爱情教母”,用她们对一场场恋爱的诠释和讲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人。有人说,女人写作总是在写她自己。情书、细节也总泄露出她们真实的我。  相似文献   

20.
放假期间,我带了几位学员到一所幼儿园讨论她们课题报告的修改,适逢天气寒冷,而讨论也没有收到我想要的结果,心中很纠结。此事引出了我对"指导"一词的诸多感慨,回想自己担任教研员、培训教师和科研主任的二十多年,做过许许多多的指导,不同的指导经历让我百感交集,有喜有忧,有纠结也有舒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