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程度还将不断加深,而家庭养老功能又趋于弱化,所以,政府、社会和社区必须将提供养老公共服务资源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2.
四川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程度还将不断加深,而家庭养老功能又趋于弱化,所以,政府、社会和社区必须将提供养老公共服务资源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3.
彭俊 《浙江统计》2014,(6):13-14
2013年,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市老龄事业持续发展,养老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但面对老龄人口群体的不断扩大,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必须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实情的养老模式,以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快速向老龄化发展给农村家庭带来愈加沉重的养老负担,农民养老保障问题将会愈加凸现出来。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危机,而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范围又非常有限,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威胁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世纪的脚步,我国已迈入老龄化社会。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7.1%,达9062万人,银色浪潮正袭向养老大堤。而老龄人口中的弱势群体在农村,其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人数多,地域分布广,收入差别大,建立符合国情市情的农村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应能体现出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多层次、多方式、多  相似文献   

6.
原亚红 《统计与社会》2007,(3):30-32,36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和趋势。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正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左右,农村的老人占全国老人的75%,所以农村养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民政部最近发布的消息称:“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5到10年后,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我国将迎来一波养老照护的浪潮。面对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传统的“中国式养老”也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近年来,在一些地方,有一些老人为解决养老问题决定“自救”,他们约上好友、同伴走上“抱团养老”的途径,过上另一种前卫新潮的退休生活。  相似文献   

8.
张歌 《统计与决策》2017,(13):63-66
居家养老是我国应对老龄化风险的养老方案,其资金问题一直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构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理论模型,通过求解最大化得出不同收入家庭居家养老服务的最优决策,从而根据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渠道来理顺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加速了老龄服务事业的发展。江苏在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3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突破20%。本文在分析了江苏人口老龄化趋势、居民机构养老需求的基础上,指出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使老年人的赡养系数不断上升,仅仅停留于传统的居家养老并不实际,机构养老在未来养老体系中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提出积极构建社会养老体系、加大宣传转变传统养老观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速度加快,老年人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安徽省1200名60周岁及以上老人调查发现:安徽省绝大多数老人倾向居家养老,养老模式呈"9253"格局;习惯家庭及周边环境是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近二十年来,台州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老龄化发展趋势严峻,存在养老体系系统性差,已有制度存在多种不合理情况;家庭养老暂时难以替代,但又维系艰难等问题。建议提高经济承载能力、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完善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等,应对台州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12.
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北京市石景山区已于2000年步入老龄社会。2010年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达到13.5%,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已经达到9.7%,老年人口规模和比率进一步扩大,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2011年8月中下旬,区民政、计生等相关部门进  相似文献   

13.
冯春梅  郑洁 《统计与决策》2016,(17):104-108
文章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了解影响个体积极老龄化的因素,通过对比分析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居民的积极老龄化影响因素,指出安徽省居民的自我养老意愿仍然较低,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的“养儿防老”观念更强,50~59岁的新成长老年人存在“被自我养老”的现象,60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我养老意愿“城乡差别”更大.最后从实现最佳化的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的视角构建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具有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农村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等特点。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相继出台了诸多领先于全国的政策和举措。但调研发现:浙江农村居民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度存在差异、养老保险覆盖面广但保障水平较低、养老需求以居家养老为主,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断点回归法的“新农保”主观福利效应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的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却日益严重,而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老龄化社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已有文献主要研究的是养老金对老年人收入、消费、家庭代际转移等客观经济福利的影响,较少关注"新农保"的主观福利效应以及政策效果的异质性问题。利用CHARLS项目发布的2011-2012年全国调研数据,采用断点回归法研究"新农保"的主观福利效应,结果发现"新农保"不但能显著提高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健康状况、不同收入水平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而且存在群体异质性,对弱势群体的政策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9):121-128
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逐步显化。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在测算收入贫困的基础上,采用AF方法测算了农村老人的客观多维贫困指数(MPI-I)和包括主观福利的多维贫困指数(MPI-II),涉及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主观福利5个维度。研究发现,MPI-II测量的主、客观多维贫困发生率最高且主观福利贡献最大;MPI-I测量的客观多维贫困次之,收入贫困发生率最低。进一步,对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样本进行交叉识别,收入贫困的农村老人中有96%同时陷入多维贫困,多维贫困样本中一半以上为非收入贫困。这说明虽然收入始终是农村老人多维贫困识别的重要因素,但以主观福利为代表的非收入因素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新农保和新农合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有医疗保险、是否有亲人(除了配偶以外)或朋友能长期照顾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年龄和社交活动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部分显著。根据研究结论,建议老龄问题立法层面应考虑性别差异,适度提升基础养老金水平,进一步发挥新农合的医疗保障作用并加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提出 家庭养老目前是中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子女在其中有十分显著和重要的影响(姚远,2001),农村有超过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依靠子女提供的经济帮助应付日常开支(Xu & Yuan,1997).家庭养老作为主要养老方式是由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现状决定的(刘庚长,1999),但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削弱了家庭的养老功能,在带来更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引起了居住结构的变化,阻碍了代际交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人口普查资料对建立和完善哈尔滨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框架体系提出建议。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的状况下,要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完善社区日常生活照顾体系,健全多层次的社区医疗保健体系,加强社区文化娱乐活动建设,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使哈尔滨市的养老模式适应老龄化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常住人口已达286.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3.8%,按照这一标准,北京市已迈入老龄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有效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北京市养老机构发展状况及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北京市部分养老机构及入住老人开展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